旗亭誰唱渭城詩。酒盈卮。兩相思。萬古垂楊,都是折殘枝。舊見青山青似染,緣底事,澹無姿。情緣不到木腸兒。鬢成絲。更須辭。只恨芙蓉,秋露洗胭脂。為問世間離別淚,何日是,滴休時。
旗亭西畔朝雲住。沈水香煙長滿路。柳陰分到畫眉邊,花片飛來垂手處。妝成盡任秋娘妒。裊裊盈盈當繡戶。臨風一曲醉朦騰,陌上行人凝恨去。
旗尾指船頭,篙工告風便。
張帆弛雙櫓,去勢如脫箭。
船傍兩高山,過目若流電。
波平船穩馳,客寢兀未變。
吾聞西江龍,神力回宇縣。
往來萬夫禱,正直巧獲願。
嗟予何所恃,誠確無所薦。
神豈哀我窮,有賜不待獻。
乃知人窮我,本不坐神譴。
人間事若異,未易以言辯。
坐令千里遠,近若在幾研。
慚非謝宣城,攫筆賦淨練。
旗蓋運遷,衣冠事乖,豈非命來。自黃粱枕覺,分明看破,翠蓬舟近,及早抽回。誰料山深,也同鼎沸,步步危機忙裡催。愁無奈,過青山萬疊,碧水千隈。此愁何計能推。算何日天教眉鎖開。記六橋花舫,晴邊訪柳,孤山草酌,雪後評梅。回首西湖,傷心前事,覆水如何收上杯。東風好,問如今吹入,誰處樓台。
旗尾指船頭,篙工告風便。
張帆弛雙櫓,去勢如脫箭。
船傍兩高山,過目若流電。
波平船穩馳,客寢兀未變。
吾聞西江龍,神力回宇縣。
往來萬夫禱,正直巧獲願。
嗟予何所恃,誠確無所薦。
神豈哀我窮,有賜不待獻。
乃知人窮我,本不坐神譴。
人間事若異,未易以言辯。
坐令千里遠,近若在幾研。
慚非謝宣城,攫筆賦淨練。
漢字旗的含義及解釋
旗〈名〉
同本義 [bear-figured flag]
旗,熊旗五游,以象罰星,士卒以為期。--《說文》
熊虎曰旗。--《廣雅》
師都建旗。--《周禮·春官》
熊虎為旗及國之大閱。--《周禮·司常》
望其旗靡。--《曹劌論戰》
泛指各種旗幟 [flag;banner]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賈誼《過秦論》
以為旗章。--《禮記·月令》
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管子·兵法》
又如:旗纛(古代軍隊和儀仗隊用的大旗);旗牌(擔任傳遞號令等的武吏);旗鼓(指槍棒等武藝的架式、門戶);旗頭(旗手);旗麾(將旗)
表識,標誌 [pennant]。如:旗亭(
旗qi
⒈用布、綢、紙等做成的標幟,多為長方形或方形:~子。軍~。國~。升~。
⒉清代初期將滿族軍隊和成員編為八旗。後又增編蒙古八旗、漢軍八旗。凡在旗籍的人統稱"旗人"。又特指滿族的:~袍。~裝。
⒊內蒙古自治區行政區劃的一級,相當於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