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有當世志,誰肯專詩名。
自古巧文字,與道關廢興。
傾座聽君語,雄辨窮粗精。
目中無全牛,肯綮技未經。
胡為趁風月,候蟲相與鳴。
靜夜誦佳什,泠然如夢醒。
瘦語自腴澤,險句自穩平。
譬彼有源水,隨流作幽清。
奇抱歎皓首,敗屋挑寒燈。
天運豈其然,人力非所能。
我讀淵明詩,悠悠千古情。
銜觴豈好飲,采菊非餐英。
何時共皋益,賡歌在虞庭。
士如天馬龍為友,雲夢胸中吞八九,秦皇殿上奪白璧,項羽帳中撞玉鬥。
張綱本不問狐狸,董龍何足方雞狗。
風埃蹭蹬不自振,寶劍床頭作雷吼。
憶遇高皇識隆準,豈意孤臣空白首!即今埋骨丈五墳,骨會作塵心不朽。
胡不為長星萬丈掃幽州?胡不如昔人圖復九世讎?封侯廟食丈夫事,齪齪生死真吾羞!
士勇赴知己,義重身固輕。
尊公況有命,子得辭此行?結廬出門去,迢迢過蠻荊,泝江卜風色,入峽聽猿聲。
萬里一紙書,南寄孤雁征,山陰在何處?計子難為情。
願言早來歸,鄰曲當出迎。
檥舟柯橋市,一榼手自傾。
士寒餓,古猶今,向來亦有子桑琴。
倚楹嘯歌非寓淫,伯牙山高水深深,萬世丘壟一知音。
閻君七弦抱幽獨,晁子為之梁父吟。
天寒終緯悲向壁,秋高風露聲入林。
冷絲枯木拂珠網,十指乃能寫人心。
村村擊鼓如鳴鼉,豆田見角谷成螺。
歲豐寒士亦把酒,滿眼飣餖梨棗多。
晁家公子屢經過,笑談與世殊臼科。
文章落落映晁董,詩句往往妙陰何。
閻夫子,勿謂知人難,使琴抑怨久不和。
明光晝開九門肅,不令高才牛下歌。
士厭貧賤思起家,富貴何在發已華。
不如為國戍萬里,大寒破肉風捲沙。
誓捐一死報天子,兜鍪如箕鎧如水。
男兒墮地射四方,安能山棲效園綺!塞雲漠漠黃河深,涼州新城高十尋。
風餐露宿寧非苦,且試平生鐵石心。
士友惜賢人,天朝喪守臣。才華推獨步,聲氣幸相親。
理析寰中妙,儒為席上珍。笑言成月旦,風韻挹天真。
丹地膺推擇,青油寄撫循。豈言朝象魏,翻是臥漳濱。
命賜龍泉重,追榮密印陳。撤弦驚物故,庀具見家貧。
牢落風悲笛,汍瀾涕泣巾。只嗟蒿里月,非復柳營春。
黃絹碑文在,青松隧路新。音容無處所,歸作北邙塵。
漢字士的含義及解釋
士〈名〉
(會意。從一,從十。善於做事情,從一開始,到十結束。本義:古代男子的美稱)
同本義 [bachelor in old China;man]
士,事也。--《說文》
通古今,辯然不,謂之士。--《白虎通·爵》
學以居位曰士。--《漢書·食貨志》
以才智用者謂之士。--《後漢書·仲長統傳》
太子晉,胄成人,能治上官,謂之士。--《周書》
是以為大夫卿士。--《書·牧誓》
列國之大夫,入天子之國,曰某士。--《禮記·曲禮》
其士女之問桃葉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錯也。--《馬伶傳》
嘗試語於眾曰:「某良士,某良士。」其應者必其人之與也。--唐·韓
士shi
⒈〈古〉指男子,特指未婚男子:以谷我~女(谷:養活)。
⒉我國商、周時代貴族的最低一級,介於卿大夫和庶民之間的一個階層。
⒊指讀書人:學~。碩~。~農工商。
⒋軍銜名。在尉級以下:上~。中~。又泛指軍人:戰~。激勵~氣。
⒌具有某種專業技術或某種品質的人:護~。技~。院~。以(因)才智用者謂之~。
⒍對人的美稱:人~。壯~。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