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十月交。
殺盛陰欲終。
風烈無勁草。
寒甚有凋松。
軍井冰晝結。
士馬氈夜重。
晨登峴山首。
霜雪凝未通。
息鞍循隴上。
支劍望雲峰。
表裡觀地險。
升降究天容。
東嶽覆如礪。
瀛海安足窮。
傷哉良永矣。
馳光不再中。
衰賤謝遠願。
疲老還舊邦。
深德竟何報。
徒令田陌空。
孟婆且與我、做些方便。
孟冬初寒月,渚澤蒲尚青。飄蕭北風起,皓雪紛滿庭。
行過冬至後,凍閉萬物零。奔渾馳暴雨,驟鼓轟雷霆。
傳雲不終日,通宵曾莫停。瘴雲愁拂地,急溜疑注瓶。
洶湧潢潦濁,噴薄鯨鯢腥。跳趫井蛙喜,突兀水怪形。
飛蚋奔不死,修蛇蟄再醒。應龍非時出,無乃歲不寧。
吾聞陰陽戶,啟閉各有扃。後時無肅殺,廢職乃玄冥。
座配五天帝,薦用百品珍。權為祝融奪,神其焉得靈。
春秋雷電異,則必書諸經。仲冬雷雨苦,願省蒙蔽刑。
孟冬十月。
陰氣厲清。
武官誡田。
講旅統兵。
元龜襲吉。
元光著明。
蚩尤蹕路。
風弭雨停。
乘輿啟行。
鸞鳴幽軋。
虎賁采騎。
飛象珥鶡。
鐘鼓鏗鏘。
簫管嘈喝。
萬騎齊鑣。
千乘等蓋。
夷山填谷。
平林滌藪。
張羅萬里。
盡其飛走。
趯趯狡兔。
揚白跳翰。
獵以青骹。
掩以修竿。
韓盧宋鵲。
呈才騁足。
噬不盡紲。
牽麋掎鹿。
魏氏發機。
養基撫弦。
都盧尋高。
搜索猴猿。
慶忌孟賁。
蹈谷超巒。
張目決眥。
發怒穿冠。
頓熊扼虎。
蹴豹搏貙。
氣有餘勢。
負象而趨。
獲車既盈。
日側樂終。
罷役解徒。
大饗離宮。
亂曰。
聖皇臨飛軒。
論功校獵徒。
死禽積如京。
流血成溝渠。
明詔大勞賜。
大官供有無。
走馬行酒醴。
驅車布肉魚。
鳴鼓舉觴爵。
擊鍾釂無餘。
絕綱縱麟麑。
弛罩出鳳雛。
收功在羽校。
威靈振鬼區。
陛下長歡樂。
永世合天符。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孟子終焉處,遊人得得過。□深黃狖小,地暖白雲多。
孔聖嗟大謬,玄宗爭奈何。空餘峴山色,千古共嵯峨。
花落谷鶯啼,精靈安在哉。青山不可問,永日獨裴回。
塚穴應藏虎,荒碑只見苔。伊余亦惆悵,昨日郢城回。
孟夏百物滋,動植一時好。
麋鹿樂深林,蟲蛇喜豐草。
翔禽愛密葉,游鱗悅新藻。
天和遺漏處,而我獨枯槁。
一身在天末,骨肉皆遠道。
舊國無來人,寇戎塵浩浩。
沉憂竟何益,只自勞懷抱。
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
潯陽多美酒,可使杯不燥。
湓魚賤如泥,烹灸無昏早。
朝飯山下寺,暮醉湖中島。
何必歸故鄉,茲焉可終老。
孟生江海士,古貌又古心。嘗讀古人書,謂言古猶今。
作詩三百首,窅默咸池音。騎驢到京國,欲和熏風琴。
豈識天子居,九重鬱沈沈。一門百夫守,無籍不可尋。
晶光蕩相射,旗戟翩以森。遷延乍卻走,驚怪靡自任。
舉頭看白日,泣涕下沾襟。朅來游公卿,莫肯低華簪。
諒非軒冕族,應對多差參。萍蓬風波急,桑榆日月侵。
奈何從進士,此路轉嶇嶔。異質忌處群,孤芳難寄林。
誰憐松桂性,競愛桃李陰。朝悲辭樹葉,夕感歸巢禽。
顧我多慷慨,窮簷時見臨。清宵靜相對,發白聆苦吟。
采蘭起幽念,眇然望東南。秦吳修且阻,兩地無數金。
我論徐方牧,好古天下欽。竹實鳳所食,德馨神所歆。
求觀眾丘小,必上泰山岑。求觀眾流細,必泛滄溟深。
子其聽我言,可以當所箴。既獲則思返,無為久滯淫。
卞和試三獻,期子在秋砧。
孟公好飲寧論鬥,醉後關門防客走。
不妨閒過左阿君,百謫終為賢太守。
老居閭裡自浮沉,笑問伯松何苦心。
忽然載酒從陋巷,為愛揚雄作酒箴。
長安富兒求一過,千金壽君君笑唾。
汝家安得客孟公,從來只識陳驚座。
孟春百草靈,古俗迎紫姑。
廚中取竹箕,冒以婦裙襦,豎子夾扶持,插筆祝其書,俄若有物憑,對答不須臾。
豈必考中否,一笑聊相娛,詩章亦間作,酒食隨所須。
興闌忽辭去,誰能執其袪。
持箕畀灶婢,棄筆臥牆隅。
幾席亦已徹,狼藉果與蔬。
紛紛竟何益,人鬼均一愚!
孟春才過了,看兩葉,坼堯*。正杏蕾包紅,梅花謝白,楊柳回青。東風此時須記,是當年、河岳降英靈。刀筆名香禁署,絲綸寵佩天庭。夜來南極老人星。光彩照前廳。見廳上高人,鳴琴清坐,闔境安寧。因來捧杯添壽,指莊椿、直到八千齡。更有無垠福祿,汪洋別比滄溟。
孟秋首歸路。
仲月旅( 一作旋 )邊亭。
聞道蘭山戰。
相邀在井陘。
屢斗關月滿。
三捷虜雲平。
漢軍追北地。
胡騎走南庭。
君為幕中士。
疇昔好言兵。
白虎鋒應出。
青龍陣幾成。
披( 一作據 )圖見丞相。
按節入鹹京。
寧知玉門道。
翻( 一作空 )作隴西行。
北海朱旄落。
東歸白露生。
縱橫未得意。
寂寞寡相迎。
負劍空歎息。
蒼茫登古城。
孟月攝提貞,乘時我後征。晨嚴九折度,暮戒六軍行。
日御馳中道,風師卷太清。戈鋋林表出,組練雪間明。
動植希皇豫,高深奉睿情。陪游七聖列,望幸百神迎。
氣色煙猶喜,恩光草尚榮。之罘稱萬歲,今此復同聲。
漢字孟的含義及解釋
孟
(形聲。從子,皿聲。本義:妾媵生的長子稱「孟」,正妻生的長子稱「伯」,後來統稱長子)
同本義[eldest brother]
孟,長也。--《說文》
孟侯。--《書·康誥》
天子太子年十八曰孟侯。--《書·大傳》
彼美孟姜。--《詩·鄭風·有女同車》。傳:「齊之長女。」
孟,姊也。--《方言十二》
惠公元妃孟子。--《左傳·隱公元年》
胡衛道三子:孟曰寬,仲曰定,季曰宕。--周密《癸辛雜識前集》
又如:孟兄;孟孫;孟仲叔季(兄弟姊妹的長幼順序,順次排行為大、二、三、四)
始,四季中每季的第一個月 [the first month of a season]
孟meng
⒈舊時,兄弟姐妹排行用孟(伯)、仲、叔、季為序,孟是老大:~兄。~女。
⒉四季中每季的第一個月:~春。
⒊[孟浪]魯莽,冒失:不可~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