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等行旅,能費幾春秋。元龍謾矜豪氣,百尺臥高樓。昨日青青雙鬢,今日星星滿鏡,轉首歲華流。歸去便去,何處覓菟裘。一枝筇,一壺酒,寄真游。姑山玉立千仞,直下看神州。欲語幽情誰可,賴有白鷗知我。塵世盡悠悠。一笑對妻子,出處不須籌。菊軒君才名道叢推重一世,值金季亂亡,闢地龍門山中。遁庵君既沒,菊軒君從來徙晉寧北郭,閉門讀書余四十年優遊。
人世何為,江湖上、漁蓑堪老。鳴榔處,汪汪萬頃,清波無垢。欸乃一聲虛谷應,夷猶短棹關心否。向晚來、垂釣傍寒汀,牽星斗。砂磧畔,蒹葭茂。煙波際,盟鷗友。喜清風明月,多情相守。紫綬金章朝路險,青蓑箬笠滄溟浩。捨浮雲、富貴樂天真,釃江酒。
人生燭上花,光滅巧妍盡。
春風繞樹頭,日與化工進。
只知雨露貪,不聞零落盡。
我昔飛骨時,慘見當塗墳。
青松靄朝霞,縹緲山丁村。
既死明月魄,無復玻璃魂。
念此一脫灑,長嘯祭崑崙。
醉著鸞皇衣,星斗俯可捫。
人生都幾日,一半是離憂。但有尊中物,從他萬事休。
人生宦游亦不惡,無奈從來宦情薄。
既不能短衣射虎在南山,又不能鬥雞走馬宴平樂。
惟有釣船差易具,問君胡為不歸去?片雲雨暗玉笥峰,斜日人爭石旗渡。
渡頭酒壚堪醉眠,白酒醇釅鱸魚鮮;菰米如珠炊正熟,蓴羹似酪不論錢。
翁唱菱歌兒舞棹,醉耳那知朝市鬧。
城門幾度送迎官,睡擁亂蓑呼未覺。
人繞湘皋月墜時。斜橫花樹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誰知。東風冷、香遠茜裙歸。鷗去昔游非。遙憐花可可,夢依依。九疑雲杳斷魂啼。相思血,都沁綠筠枝。
人說泰山神廟,金碧炫似皇宮。對仁聖天齊,每年三月,雲雨雷風。獨笑疏狂學士,醉歸來得共倒騎驄。有客訪予不遇,書門屐齒留蹤。氣吞北海志盤胸。憐老背龍鍾。說即日時光,人民困竭,囤乏囊空。滿地旌旗無數,樓頭鼓角仗兵戎。若識往來興廢,六爻細細推窮。
人各有是非,犯時為患害。
唯詩以譎諫,言者得無悔。
汾王昔監謗,變雅今尚載。
末俗忌諱繁,此理寧復在。
南山詠種豆,議法過四罪。
玄都戲桃花,母子受顛沛。
疑似已如此,況欲諄諄誨。
事變故不同,楊劉可為戒。
漢字人的含義及解釋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側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能製造工具改造自然並使用語言的高等動物)
同本義 [human being;person;man;woman]
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此籀文象臂脛之形。--《說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禮記·禮運》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異,戴發含齒,倚而食者,謂之人。--《列子·黃帝》
人未有不樂為治平之民者也。--清·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滿(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
人ren
⒈能製造工具且能使用工具從事勞動的動物:~類。
⒉指每一個人:~手一冊。~自為戰。
⒊指別人,他人:助~為樂。專門利~。
⒋指人的品質、表現:那個~挺好。
⒌指人格或面子:真丟~。
⒍指人的身體:~不舒服。
⒎[人口]人的數目。
⒏[人次]若干次人數的總和。
⒐[人世]人間。
⒑[人士]對社會裡上層分子的通稱,泛指某些方面有代表性的人:愛國~士。
⒒[人事]
1關於人員的錄用、培養、管理、調配、獎懲等工作:~事工作。
2人的離合、境遇、存亡等:~事變化。
3人情事理:不懂~事。
4人的意識:不省~事。
5人力所能做的事:聊盡~事。
⒓[人手]指參加某項工作的人:正缺~手。
⒔[人品]人的品質、品格。
⒕[人格]
1人的道德品質:~格高尚。
2人的權利和義務:尊重~格。
⒖[人和]指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