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動各已息,在汝夢中游。塵埃大地如水,兒女不堪愁。寂寂古人安在,冉冉吾年如此,何處有高樓。客有洞簫者,淚下不能收。庾樓墜,秦樓渺,楚樓休。知公所恨何事,不是為封侯。自有此山此月,說甚何年何處,重泛木蘭舟。起舞酹英魄,餘憤海西流。
□群山以延想,吾獨閔乎嶺中。
彼嶺中兮何有,有天含之玉峰。
殊閟絕之極顛,上聞產乎翠茸。
欲采之以將壽,眇不知夫所從。
大淵蘊蘊兮絕棧岌岌,非梯梁以通險,當無路兮可入。
彼猛毒兮曹聚,必憑托乎阻修。
常儗儗兮伺人,又如何兮不愁。
彼妖精兮變怪,必假見於風雨。
常閃閃而伺人,又如何兮不苦。
欲仗仁兮托信,將徑往兮不難。
久懹懹以夌惋,卻遲回而永歎。
若不可乎遂已,吾終保夫直方。
則必蒙皮篻以為矢,弦毋筱以為弧。
化毒銅以為戟,刺棘竹以為殳。
得猛烈之材,獲與之而並驅。
且舂刺乎惡毒,又引射夫妖怪。
盡群類兮使無,令善仁兮不害。
然後采梫榕以駕深,收樅橞兮梯險。
躋予身之飄飄,承予步之足炎足炎。
入嶺中而登玉峰,極閟絕而求翠茸。
將吾壽兮隨所從,思未得兮馬如龍。
獨翳蔽於山顛,久低回而慍瘀。
空仰訟於上玄,彼至精兮必應。
寧古有而今無,將與身而皆亡。
豈言之而已乎。
群山四瀆,暮天晴、揮斥陰魔潛伏。太一巖前風道快,千尺波翻蟾足。怒雪驚濤,沖堤拍岸,雷輥雲*逐。青鷗白鷺,月明江上飛速。高下萬疊千群,相呼相召,會合清江曲。寶月神珠時逗引,輥出都忘鈐束。踴躍飄飄,玲瓏燦燦,價忽連城玉。含弘光大,上天入地翻覆。
漢字群的含義及解釋
群
(形聲。從羊,君聲。本義:羊群;獸群;人群)
三個以上的禽獸相聚而成的集體 [crowd;group]
群,輩也。--《說文》
獸三為群。--《國語·周語》
或群或友。--《詩·小雅·吉日》
三百維群。--《詩·小雅·無羊》
大夫不掩群。--《禮記·曲禮》
群疑滿服,眾難塞胸。--諸葛亮《後出師表》
故近者聚而為群。--柳宗元《封建論》
又如:群才(有才能的人們);群生(一切生物);群立(站立在人群中);群有(佛教指眾生或萬物);群兒(一群小兒。多用作輕蔑之辭);群品(萬事萬物;佛教指眾生)。也指其他動物相聚而成的集體。又如:豬群;馬
群(群)qun
⒈〈古〉指羊群。泛指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南沙~島。三五成~。
⒉聚集,會合:~天下之英傑。
⒊眾,許多:~眾。~策~力。~威~膽。
⒋量詞: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