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齡不厭山,山不養伯齡。松顛有樵墮,石上無禾生。
不忍六尺軀,遂作東南行。諸侯盡食肉,壯氣吞八紘。
不唧溜鈍漢,何由通姓名。夷齊餓死日,武王稱聖明。
節義士枉死,何異鴻毛輕。努力事幹謁,我心終不平。
伯英死後生伯高,朝看手把山中毫。先賢草律我草狂,
風雲陣發愁鍾王。須臾變態皆自我,象形類物無不可。
閬風游雲千萬朵,驚龍蹴踏飛欲墮。更睹鄧林花落朝,
狂風亂攪何飄飄。有時凝然筆空握,情在寥天獨飛鶴。
有時取勢氣更高,憶得春江千里濤。張生奇絕難再遇,
草罷臨風展輕素。陰慘陽舒如有道,鬼狀魑容若可懼。
黃公酒壚興偏入,阮籍不嗔嵇亦顧。長安酒榜醉後書,
此日騁君千里步。
伯牙道喪來,弦絕無人續。誰知絕唱後,更有難和曲。
層峰與清流,逸勢競奔蹙。清文不出戶,仿像皆在目。
霧雪看滿懷,蘭荃坐盈掬。孤光碧潭月,一片崑崙玉。
初見歌陽春,韶光變枯木。再見吟白雪,便覺雲肅肅。
則知造化源,方寸能展縮。斯文不易遇,清爽心豈足。
願言書諸紳,可以為佩服。
伯鸞兮已遠。
名山兮不返。
逮紺草之可結。
及朱華之未晚。
紲余馬於椒阿。
漾余舟於沙衍。
臨星朏兮樹闇。
看日爍兮霞淺。
淺霞兮駁雲。
一合兮一分。
映壑兮為飾。
綴澗兮成文。
碧色兮婉轉。
丹秀兮芬蒀。
深林寂以窈窈。
上猿狖之所群。
群猿兮聒山。
大林兮蔽天。
楓岫兮筠嶺。
蘭畹兮芝田。
紫蒲兮光水。
紅荷兮艷泉。
香枝兮嫩葉。
翡累兮翠疊。
非郢路之遼遠。
實寸憂之相接。
欷美人於心底。
願山與川之可涉。
若溘死於汀潭。
哀時命而自愜。
伯夷惡一世,季也皆鄉人。
吾嘗論夫子,有似季之倫。
人情路萬殊,近世頗荊榛。
唯君游其間,坦坦得所循。
意君誠愷悌,慕向從宿昔。
奈何初相歡,鷁首已雲北。
莓莓郊原青,漠漠風雨黑。
冠蓋滿津亭,君今去何適。
漢字伯的含義及解釋
伯
通「霸」。原指春秋時諸侯的首領 [chief of feudal princes]
穆公任之,強配五伯、六卿施。(五伯,即五個盟主,五霸: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荀子·成相》
又如:伯氣(霸氣)
伯
稱霸 [dominate;tyrannize]
一朝而伯。--《荀子·儒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