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夢初回,柳眠未起,新陰才試花訊。雛鴛迎曉偎香,小蝶舞晴弄影。飛梭庭院,早已覺、日遲人靜。畫簾輕、不隔春寒,旋減酒紅香暈。吟欲就、遠煙催暝。人欲醉、晚風吹醒。瘦肌羞怯金寬,笑靨暖融粉沁。珠歌緩引。更巧試、杏妝梅鬢。怕等閒、虛度芳期,老卻翠嬌紅嫩。
草堂三鼓夢遊仙,到蓬壺閬苑。正白雲滿地無人掃,信幽圃,香風旋。群真朝列黃金殿。醉流霞瓊*宴。頓覺來一片清涼意,似明月,山頭見
草生龍陂下,鴉噪城堞頭。
何人此城裡?城角栽石榴。
青絲系五馬,黃金絡雙牛。
白魚駕蓮船,夜作十里游。
歸來無人識,暗上沉香樓。
羅床倚瑤瑟,殘月傾簾鉤。
今日槿花落,明朝桐樹秋。
若負平生意,何名作莫愁?
草廬寄窮巷,甘以辭華軒。
正夏長風急,林室頓燒燔,
一宅無遺宇,舫舟蔭門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果菜始復生,驚鳥尚未還。
中宵佇遙念,一盼周九天。
總發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形跡憑化往,靈府長獨閒,
貞剛自有質,乃石乃非堅。
仰想東戶時,餘糧宿中田,
鼓腹無所思,朝起暮歸眠。
既已不遇茲,且遂灌我園。
漢字草的含義及解釋
草
(形聲。從艸,早聲。小篆艸,像兩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說文》:「草,草鬥,櫟實也」(櫟實:櫟樹的莢果,即皂角)。借為「草木」之「草」以後,則另造「皂」字來代替。本義:櫟實)
草本植物的總稱 [grass]
艸,百卉也。從二屮。會意。經傳皆以草為之。漢書多以屮為之。--《說文》
大草不生。--《呂氏春秋·任地》。註:「草,穢也。」
草食者羶。--《呂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辭·悲回風》。註:「生曰草。」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唐·劉禹錫《陋室銘》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