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來使湘州,氣象日淳美。
不為察察明,自謂平平耳。
未須走原顯,但使心如水。
儻無耳目蔽,庭戶即千里。
頃聞上封章,便欲返桑梓。
其如矍鑠姿,難著湖山裡。
春風一札下,趣往勤覲天咫。
新淥渺滄洲,揚舲一何駛。
士方處遠外,憂國抱蘊底。
寧應立君前,輔車有或柅。
煌煌四門開,側席問民疻。
百慮原畢陳,高風泚餘子。
公居穎水上,德與穎水清。
身閒道轉勝,內足無復營。
平昔富交遊,開門坐常盈。
退居萬事樂,獨恨無友生。
汝穎亦多士,後來非老成。
趙公平生舊,情好均弟兄。
少年結意氣,晚歲齊功名。
攜手踐廊廟,躡足辭鈞衡。
徜徉里閭間,脫略世俗縈。
興來忽命駕,一往千里輕。
白髮儼相映,元勳各崢嶸。
人生會面難,此會有餘情。
遨遊西湖中,仲夏草木榮。
壺觴列四坐,歌舞羅前楹。
畫舫極公溯,肩輿並逢迎。
棹進鳧鴨亂,樂作蟲魚驚。
近寺駢履跡,高台吹笑聲。
往事語京洛,余歡發吟賡。
拳拳主人厚,款款來客誠。
此樂有時盡,此好何由傾。
公家常匆務,退食用寢訛。
相思雖勞勤,書問不能多。
時雨光萬物,開雲見羲和。
乾坤有美意,畎澮未盈科。
凱風吹南榮,官槐綠婆娑。
鷾鴯將其匹,來巢自成家。
於物無譏嫌,人亦不誰何。
眷言生理拙,無地牧雞鵝。
丈人春秋高,雛鷇勤摩挲。
在公每懷歸,安得借明駝。
畏塗失無鄉,酌海持一蠡。
平生未絲繩,寂寞長生窠。
故人纍纍去,宰木上女蘿。
生存半白首,會面阻山河。
趙侯秉金玉,不與世同波。
從容覺差晚,鄙心寄琢磨。
外物良難必,歲寒不改柯。
公乎公乎,提壺將焉如?
屈平沈湘不足慕,徐衍入海誠為愚。
公乎公乎,床有菅席盤有魚。
北裡有賢兄,東鄰有小姑。
隴畝油油黍與葫,瓦甒濁醪蟻浮浮。
黍可食,醪可飲,公乎公乎其奈居。
被發奔流竟何如?賢兄小姑哭嗚嗚。
公昔新著進士衫,道酣氣岸清且髯。
政事堂堂史冊載,威儀肅肅民具瞻。
光風回春靄芳草,剩水殘山振枯槁。
至今吾鄉諸父老,去思劇口談公好。
當時進士幾百人,奔趨袞袞登要津。
時雍所溉聖澤厚,仕宦未有如公貧。
公之家世秉周禮,伯叔兄弟官濟濟。
飲冰食櫱二十載,濁徑終不污清渭。
而今四海樂太平,太平天子堯聰明。
台閣諸老皆老成,豈不與公書大名?鄢城絃歌固非左,達以長官無不可。
故人天上待公來,繡衣白簡青驄馬。
公乎公乎,提壺將焉如?
屈平沈湘不足慕,徐衍入海誠為愚。
公乎公乎,床有菅席盤有魚。
北裡有賢兄,東鄰有小姑。
隴畝油油黍與葫,瓦甒濁醪蟻浮浮。
黍可食,醪可飲,公乎公乎其奈居。
被發奔流竟何如?賢兄小姑哭嗚嗚。
漢字公的含義及解釋
公〈形〉
(會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私」的本字)。合起來表示「與私相背」,即「公正無私」的意思。本義:公正,無私)
同本義 [just]
公,平分也。--《說文》
背謂之公,或說,分其以與人為公。--《韓非子·五蠹》
公之為言公正無私也。--《春秋·元命苞》
兼覆無私謂之公。--《賈子·道術》
舉公義,辟私怨。-《墨子·尚賢上》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公氣(正大,公正);公素(公正質樸);公潔(公正廉潔);公慎(公正謹慎);公誠(
公gōng
⒈國家的或集體的,跟"私"相對:~文。~款。~糧。~而忘私。立黨為~。愛護~共財產。
⒉正直,合理:~事~辦。~正無私。買賣~平。
⒊共同的,大家認可的,大家適用的:~約。~認。~海。
⒋能普遍用於同類事物的:~式。
⒌讓大家知道:~布賬目。可以~開。發佈~報。
⒍雄性的:~牛。
⒎稱祖輩或年老的男人:大~。外~。老~ ~。
⒏丈夫的父親:贍養~婆。
⒐對男子的尊稱:諸~。
⒑〈古〉五等爵位(~侯伯子男)的第一等。
⒒公制的計量單位和曆法:~斤。~裡。~尺。~歷。~元。
⒓[公司]合股或單股經營的工、商企事業組織:石油~司。服務~司。
⒔[公子]舊時稱王、侯、官僚的兒子。也用於對別人兒子的敬稱。
⒕[公主]皇帝或國王的女兒。也指皇帝或國王的姑母、姐妹等。
⒖[公民]具有一個國家的國籍,按憲法或法律規定享有權利與承擔義務的人。
⒗[公使]由一國元首派駐到別國的、低於大使級的代表。通常都授有"特命全權公使"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