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開頭的詩句,避字開頭詩,以避字開頭的古詩詞名句

按字查古詩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開頭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地依真境,安閒似舊溪

地依真境,安閒似舊溪。干戈百里外,泉石亂峰西。

草瑞香難歇,松靈蓋盡低。尋應報休馬,瓶錫向南攜。

俗從來恨不深,家園栽種偶成陰

俗從來恨不深,家園栽種偶成陰。

西連幾曲菖蒲澗,東接無窮薝卜林。

烏臼谷寒迎野步,金沙泉冷洗塵襟。

清音可寫吾詩拙,它日君來試抱琴。

風善闡台,極目見籐越

風善闡台,極目見籐越。

悲哉古與今,依然煙與月。

自我居震旦,翊衛類夔契。

伊昔頸皇運,艱難仰忠烈。

不覺歲雲暮,感極星回節。

元昶同一心,子孫堪貽厥。

喧非傲世,幽興樂郊園

喧非傲世,幽興樂郊園。好古每開卷,居貧常閉門。

曙鍾來古寺,旭日上西軒。稍與清境會,暫無塵事煩。

靜看雲起滅,閒望鳥飛翻。乍問山僧偈,時聽漁父言。

體羸諳藥性,事簡見心源。冠帶驚年長,詩書喜道存。

小池泉脈湊,危棟燕雛喧。風入松陰靜,花添竹影繁。

灌園輸井稅,學稼奉晨昏。此外知何有,怡然向一樽。

兵窮嶺海,我豈文休孫

兵窮嶺海,我豈文休孫。

慨彼鳴鳳郊,化為逐鹿原。

北吹戰塵腥,南接瘴霧昏。

森然一彗孛,敢近六龍暾。

轉舟大籐峽,脫死鱷與黿。

纜裊蒼崖樹,落日銜未吞。

忽得素書尺,若闚黃裳坤。

招我以隱淪,雉澤遺塵樊。

游心太易初,捃逐萬化根。

耿光百世後,樂此不亡存。

寧知虎符下,擁公萬旌幡。

英威祖豫州,非心折王敦。

從容謝東山,逆氣沮桓溫。

自昔國其國,治忽信有源。

豈容社稷鎮,端老孤獨園。

至人心淑清,一為斯民渾。

胡騎卻長嘯,晉史徒清言。

武侯揮白羽,亦有軍務繁。

要封鯨鯢觀,復睹宸極尊。

功成去冥冥,與我俱鴻軒。

亂無深淺,蒼黃古驛東

亂無深淺,蒼黃古驛東。草枯牛尚齕,霞濕燒微紅。

□□時時□,人愁處處同。猶逢好時否,孤坐雪濛濛。

石攀蘿去不迷,行時舉步似丹梯

石攀蘿去不迷,行時舉步似丹梯。東軒海日已先照,

下界晨雞猶未啼。郭裡雲山全佔寺,村前竹樹半藏溪。

謝公吟望多來此,此地應將峴首齊。

馬台中貴,登車嶺外遙

馬台中貴,登車嶺外遙。還因貢賦禮,來謁大明朝。

地入商山路,鄉連渭水橋。承恩返南越,尊酒重相邀。

賢初罷相,樂聖且銜杯

賢初罷相,樂聖且銜杯。

為問門前客,今朝幾個來?

暑佳人不著妝,水晶冠子薄羅裳

暑佳人不著妝。水晶冠子薄羅裳。摩綿撲粉飛瓊屑,濾蜜調冰結絳霜。隨定我,小蘭堂。金盆盛水繞牙床。時時浸手心頭熨,受盡無人知處涼。

世一丘壑,似漁非世漁

世一丘壑,似漁非世漁。

獨吟嘉橘頌,不遺子公書。

筍蕨園林晚,絲緡歲月除。

安知冶容子,紅袖泣前魚。

焚於水涘,溺於山隅

焚於水涘,溺於山隅。

此計未必然,憂患實多途。

前為榮貴引,後有貧賤驅。

所以達者心,止足不願余。

仲蔚今何歸,吾欲從之居。¤

人五陵去,寶劍值千金

人五陵去,寶劍值千金。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

祿免危疾,棄鉛得黃金

祿免危疾,棄鉛得黃金。

鬚眉藹如漆,便覺老難侵。

江湖足幽遯,市卒或可尋。

莫思芙蓉子,丹田亂君心。

世安時,同塵處順

世安時,同塵處順,淵默至人誰識。鶉居*食,蘚徑蘿龕,深密養廉寧極。浮枕有定,出入無方,逆順神機難測。樂簞瓢、笑傲林泉,未肯折腰形役。當此際、*幾松窗,唇歌舌彈,渴飲玉壺春色。一懷皓月,兩袖清風,真個個中消息。方外生涯,靜中意味,不許等閒攀摘。待迷雲、吹散玉繩高潔,自知端的。

暑府西亭,晚歸有閒思

暑府西亭,晚歸有閒思。

夏淺蟬未多,綠槐陰滿地。

帶寬衫解領,馬穩人攏轡。

面上有涼風,眼前無俗事。

路經府門過,落日照官次。

牽聯縲紲囚,奔走塵埃吏。

低眉悄不語,誰復知茲意。

憶得五年前,晚衙時氣味。

地淹留已自悲,況逢寒食慾沾衣

地淹留已自悲,況逢寒食慾沾衣。濃春孤館人愁坐,

斜日空園花亂飛。路遠漸憂知己少,時危又與賞心違。

一名所繫無窮事,爭敢當年便息機。

影將息陰,自然知音稀

影將息陰,自然知音稀。向來深林中,偶亦有所窺。

飛鳥口銜食,引雛上高枝。高枝但各有,安知宜不宜。

止止復何雲,物情何自私。

寂諸緣息,安貧百慮寬

寂諸緣息,安貧百慮寬。

嬾如常抱疾,退似本無官。

皎潔鶴翎扇,嵯峨龜屋冠。

何勞問唐舉,徹屋是清寒。

地歲時晚,竄身筋骨勞

地歲時晚,竄身筋骨勞。

詩書遂牆壁,奴僕且旌旄。

行在僅聞信,此生隨所遭。

神堯舊天下,會見出腥臊。

避字的漢字釋義

漢字避的含義及解釋

(形聲。從),辟聲。本義:躲開,迴避)

同本義 [dodge;avoid]

避,回也。--《說文》

避,去也。--《蒼頡篇》

無乃實有所避。--《國語·周語》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有書生避雨簷下。--清·周容《芋老人傳》

又如:避風雨;避秦(秦時苛政擾民,人民紛紛逃避而隱居);避言(言語謹慎,避免說錯話);避宅(到處躲藏,不住在家裡)

離去 [leave]

左右攘辟。--《禮記·曲禮》。註:「疏遠也。」

桓公避席再拜。--《呂氏春秋·直諫》。註:「下席也。」

又如:避地(離去,遷居他處以避禍。或指隱遁);避趨(離開

避 bi

1躲開;迴避:~開、~風。

2防止:~暑。

【避諱】

1封建時代為了維護等級制度的尊嚴,說話寫文章時遇到君主或尊親的名字都不直接說出或寫出,叫做避諱。如漢文帝叫劉恆,就改為。

2不願說出、聽到或看到某些不吉利、令人不快的言行:漁民~說。

3迴避。

【避雷器】限制電氣設備或線路上的過電壓的主要保護裝置。通常裝在被保護設備附近。主要類型有閥型避雷器、管型避雷器等。

【避實擊虛】見【避實就虛】。

【避實就虛】軍事上指避開對方的實力,攻擊其薄弱環節。又作避實擊虛。

【避孕】用藥物或用具阻止精子和卵子相結合,使不受孕。

【避重就輕】避開重要的而揀次要的來承擔。也指迴避實質性的問題,只談無關緊要的方面。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