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士女游晴晝。花信輕寒羅袖透。爭尋穿石道宜男,更買江魚雙貫柳。竹枝歌好移船就。依倚風光垂翠袖。滿傾蘆酒指摩圍,相守與郎如許壽。
黔婁住何處,仁邑無餒寒。豈悟舊羈旅,變為新閒安。
二傾有餘食,三農行可觀。籠禽得高巢,轍鮒還層瀾。
翳翳桑柘墟,紛紛田里歡。兵戈忽消散,耦耕非艱難。
嘉木偶良酌,芳陰庇清彈。力農唯一事,趣世徒萬端。
靜覺本相厚,動為末所殘。此外有餘暇,鋤荒出幽蘭。
黔中桃李可尋芳。摘茶人自忙。月團犀胯斗圓方。研膏入焙香。青箬裹,絳紗囊。品高聞外江。酒闌傳碗舞紅裳。都濡春味長。
漢字黔的含義及解釋
黔〈形〉
(形聲。從黑,今聲。本義:黑色) 同本義 [black]
黔,黎也。從黑,今聲。秦謂民為黔首,謂黑髮也,同謂之黎民。--《說文》
以為黔首則。--《禮記·祭義》
邑中之黔。--《左傳·襄公十六年》
又如:黔口(黑嘴巴);黔黑(深黑);黔丑(污黑醜陋)
黔 〈名〉
指百姓 [common people]。如:黔庶(百姓,平民);黔細(黔首和細民的別稱);黔落(百姓所居的村落);黔愚(無知的百姓);黔民(平民百姓)
貴州省的簡稱 [short name for Guizhou (Kweichow)]。如:黔江(即烏江)
姓
黔 〈動〉
曬黑,染黑,燻黑 [blacken]
烏不日黔而黑。--《莊子·天運
黔qian
⒈黑色:~口。
⒉貴州的簡稱。
⒊[黔首]戰國及秦代時期對平民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