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開頭的詩句,披字開頭詩,以披字開頭的古詩詞名句

按字查古詩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開頭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蓑攜杖,坦蕩逍遙

蓑攜杖,坦蕩逍遙。都緣識破塵囂。終日狂歌狂舞,有似王喬。好與童稚嬉戲,更有時、相伴漁樵。無縈系,得真歡真樂,真寂真寥。閒訪山居禪老,使予心,雲鶴引過溪橋。月下歸來,拉得三兩知交。松間庵前小酌,撫玉琴,寶鼎香燒。無俗論,願將來,同上丹霄。

君作我貂,對君白玉壺

君作我貂,對君白玉壺。雪花酒上滅,頓覺夜寒無。

客有桂陽至,能吟山鷓鴣。清風動窗竹,越鳥起相呼。

持此足為樂,何煩笙與竽。

袍□[1]地紅宮錦,鶯語時囀輕音

袍□[1]地紅宮錦,

鶯語時囀輕音。

碧羅冠子穩犀簪,

鳳凰雙□[2]步搖金。

肌骨細勻紅玉軟,

臉波微送春心。

嬌羞不肯入鸞衾,

蘭膏光裡兩情深。

拂芝蘭便斷金,頓成南北豈勝任

拂芝蘭便斷金。頓成南北豈勝任。三年尊酒半生話,千里雲山一寸心。休悵望,莫登臨。夢魂何處不相尋。柔腸欲問愁多少,未比湘江煙水深。

風聽鳥長河路,臨津織女遙相妒

風聽鳥長河路,臨津織女遙相妒。

判知秋夕帶啼還,那及春朝攜手度。

衣未冠櫛,晨起入前林

衣未冠櫛,晨起入前林。

宿露殘花氣,朝光新葉陰。

傍松人跡少,隔竹鳥聲深。

閒倚小橋立,傾頭時一吟。

觀玉京路,駐賞金台址

觀玉京路,駐賞金台址。逸興懷九仙,良辰傾四美。

松吟白雲際,桂馥青溪裡。別有江海心,日暮情何已。

腹忱詞久未呈,浹旬兩詔下宸京

腹忱詞久未呈,浹旬兩詔下宸京。

老臣何路通忱悃,聖主無私燭物情。

鶴隴未渝耕隴志,牛衣空換錦衣榮。

九重自是真知己,莫惜捐糜負此生。

鹿裘,枕白石

鹿裘,枕白石,醉臥松陰當月夕。

寒籐夭矯學草書,天風蕭森入詩律。

忽然夢上百尺顛,綠毛邂逅巢雲仙。

相攜大笑咸陽市,俯仰塵世三千年。

霞戴鹿胎,歲月不能催

霞戴鹿胎,歲月不能催。

飯把琪花煮,衣將藕葉裁。

鶴從歸日養,松是小時栽。

往往樵人見,溪邊洗藥來。

香侍宴插山花,厭著龍綃著越紗

香侍宴插山花,厭著龍綃著越紗。

恃賴傾城人不及,檀妝唯約數條霞。

身輕入寵盡恩私,腰細偏能舞柘枝。

一日新妝拋舊樣,六宮爭畫黑煙眉。

林求木實,拂雪就園蔬

林求木實。

拂雪就園蔬。

濁醪非鶴髓。

蘭餚異蟹蛆。

野情風月曠。

山心人事疏。

徒知守瓴甓。

空欲報璠璵。

髮佯狂走,莽中原

髮佯狂走。莽中原,暮鴉啼徹,幾枝衰柳。破碎河山誰收拾,零落西風依舊,便惹得離人娑婆世界有瘦。行矣臨流重太息,說相思,刻骨雙紅豆。愁黯黯,濃於酒。漛情不斷淞波溜。恨年來絮飄萍泊,遮難回首。二十文章尺海內,畢竟空談何有?聽匣底蒼龍狂吼。長夜淒風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國,忍孤負!

袍□[1]地紅宮錦,鶯語時囀輕音

袍□[1]地紅宮錦,

鶯語時囀輕音。

碧羅冠子穩犀簪,

鳳凰雙□[2]步搖金。

肌骨細勻紅玉軟,

臉波微送春心。

嬌羞不肯入鸞衾,

蘭膏光裡兩情深。

霧青天近,梳頭白髮明

霧青天近,梳頭白髮明。

山河千古恨,風雨五更情。

塞北浮雲慘,關中王氣清。

草廬諸葛在,未得話平生。

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

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蘭氣熏山酌,松聲韻野弦。

影飄垂葉外,香度落花前。興洽林塘晚,重巖起夕煙。

軒肆流覽,雲壑見深重

軒肆流覽,雲壑見深重。空水秋彌淨,林煙晚更濃。

坐隅分洞府,簷際列群峰。窈窕生幽意,參差多異容。

還慚大隱跡,空想列仙蹤。賴此升攀處,蕭條得所從。

襟眺滄海,憑軾玩春芳

襟眺滄海,憑軾玩春芳。積流橫地紀,疏派引天潢。

仙氣凝三嶺,和風扇八荒。拂潮雲布色,穿浪日舒光。

照岸花分彩,迷雲雁斷行。懷卑運深廣,持滿守靈長。

有形非易測,無源詎可量。洪濤經變野,翠島屢成桑。

之罘思漢帝,碣石想秦皇。霓裳非本意,端拱且圖王。

雲得新腴,煮泉聽松風

雲得新腴,煮泉聽松風。

香永味自真,不與余品同。

悠然泊莫留,歸來隱疏鐘。

念昔湘濱游,年年擷芳叢。

遲日照高嶺,新雷驚蟄龍。

落磑快先啜,鼓復欣策功。

夜燈紫筠窗,香生編簡中。

誰與共此樂,臭味有鄰翁。

朅來七里城,日月轉飛蓬。

山川豈不好,予憂日忡忡。

酌此差自慰,思君復無窮。

露已諧平日誌,開雲須信大賢能

露已諧平日誌,開雲須信大賢能。

只餘天道終堪倚,不問人間愛與憎。

披字的漢字釋義

漢字披的含義及解釋

披〈名〉

(形聲。從手,皮聲。本義:引柩帛) 古夾具。即用在柩車兩旁牽挽的帛 [silk ribbon]

披,從旁持曰披。--《說文》

設披周也。--《禮記·檀弓》。註:「披,柩行夾引棺者。」

執披。--《周禮·司士》。註:「柩車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紐以結之,謂之戴。」

執披者旁四人。--《儀禮·士喪禮》

設披。--《儀禮·既夕禮》

披 〈動〉

分開;裂開 [divide;split]

而披其地。--《左傳·成公十八年》。註:「猶分也。」

又披其邑。--《左傳·昭公五年》。註:「析也。」

不折必披。--《史記·魏其安侯傳》。正義:分析也。」

柳條

披pī

⒈穿,覆蓋在肩背上:~衣。~紅。~星戴月(形容早出晚歸或連夜奔走或在野外辛勤勞動)。

⒉翻閱,揭開:~卷。~露。~肝瀝膽(〈喻〉非常忠誠)。

⒊分開,劈開:~沙揀金(〈喻〉細心挑揀,去粗取精)。~荊斬棘(〈喻〉創業艱辛)。

⒋裂開:木頭~了。竹棍~了。

⒌[披靡]原指草木隨風散亂倒伏。後常比喻軍隊潰敗:人馬皆~靡。

⒍[披露]

1顯示,揭露。

2發表,公佈:~露新聞。

────────────────—

披bi 1.古喪具。用帛做成,繫於柩車兩側,備牽挽之用,以防傾覆。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