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瀛山上風颼颼,五月六月常如秋。
松花落地鶴飛去,萬頃白雲空翠浮。
夜半蟾蜍落丹井,琪林深鎖寒葉暝。
滿天白露點蒼苔,蛙市一散萬籟靜。
三樹兩樹啼斷猿,樹冷棲禽夜不眠。
數點飛螢戀沙徑,山腰石潤悲寒泉。
鐘聲隔斷華胥路,不知蝴蝶蜚何處。
摩挲兩眼摺紙衾,人道今辰正端午。
曉雨初霽梅子肥,龍孫脫籜新燕飛。
山居蕭然無一物,摘薺搗麥充晨炊。
憶著往年五月四,葛巾羽扇鸞溪市。
龍艘破浪槳萬枝,鉦鼓聒天旗掣水。
紙錢飛起屈原祠,行人往來如蟻移。
桐花入鬢彩系臂,家家御疫折桃枝。
庭前綠艾制綠虎,細切菖蒲斟綠醑。
羹鵝鱠鯉辦華筵,冷浸水團包角黍。
今年寂寞坐空山,山雨山風生曉寒。
默菴令我休噫氣,作詩略述山居意。
安得兩腋生飛翰,與君飛上泬寥間,
免使在世賦辛酸。
方池新漲蒲萄綠。曉來雨過花如浴。測測杏園風。梢頭一捻紅。危樓愁獨倚。一寸心千里。宿酒尚微醺。懶裝堆髻雲。
方丈三韓外,
崑崙萬國西。
建標天地闊,
詣絕古今迷。
氣得神仙迥,
恩承雨露低。
相門清議眾,
儒術大名齊。
軒冕羅天闕,
琳琅識介圭。
伶官詩必誦,
夔樂典猶嵇。
健筆凌鸚鵡,
〔金舌〕鋒瑩〔辟鳥〕鵜。
友於皆挺拔,
公望各端倪。
通籍逾青瑣,
亨衢照紫泥。
靈虯傳夕箭,
歸馬散霜蹄。
能事聞重譯,
嘉謨及遠黎。
弼諧方一展,
班序更何躋。
適越空顛躓,
游梁竟慘淒。
謬知終畫虎,
微分是醯雞。
萍泛無休日,
桃陰想舊蹊。
吹噓人所羨,
騰躍事仍睽。
碧海真難涉,
青雲不可梯。
顧深慚鍛煉,
材小辱提攜。
檻束哀猿叫,
枝驚夜鵲棲。
幾時陪羽獵,
應指釣璜溪。
方花古礎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銀罌。華筵鼓吹無桐竹,
長刀直立割鳴箏。橫楣粗錦生紅緯,日炙錦嫣王未醉。
腰下三看寶玦光,項莊掉箭攔前起。材官小臣公莫舞,
座上真人赤龍子。芒碭雲瑞抱天回,咸陽王氣清如水。
鐵樞鐵楗重束關,大旗五丈撞雙環。漢王今日須秦印,
絕臏刳腸臣不論。
方壺小有人誰到。底事春知早。使君和氣粲如花。更築百花深處、駐春華。雲關遠枕苕溪淺。未放歸懷展。看殘紅紫綠陰斜。鸞鳳干霄卻上、玉皇家。
方舡載酒下江東。簫鼓喧天浪拍空。萬山紫翠映雲重。擬看岳陽樓上月,不禁石首岸頭風。作箋我欲問龍公。
方丈堆空瞰碧潭。潭光山影靜相涵。開軒千里供晴嵐。流水桃花疑物外,小橋煙柳似江南。挽將風月入醺酣。
漢字方的含義及解釋
方〈動〉
(象形。下從舟省,而上有並頭之象。故知並船為本義。本義:並行的兩船;泛指並列;並行)
同本義 [parallel boats;parallel]
方,併船也。像兩舟總頭形。--《說文》
大夫方舟。--《爾雅》。李註:「並兩船曰方舟。」
方舟而濟於河。--《莊子·山木》
不足方。--《儀禮·鄉射禮》。註:「猶併也。」
方舟設泭。--《國語·齊語》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詩·周南·漢廣》
操軍方連戰艦,首尾相接。--《資治通鑒》
蜀漢之粟,方船而下。--《史記·酈食其列傳》
又如:方軌(兩車並排行駛);方軒(並排的窗戶)
等同;相當 [m
方 fāng
⒈四角都是直角的四邊形或每個面都是直角四邊形的六面體:正~形。長~形。立~體。
⒉正直:~正。志行忠~(志行:志向和行為)。
⒊位置,地位:上~。西北~。
⒋一邊或一面:後~。靜觀對~。志在四~。〈引〉一個區域或地帶:地~。~言。~內安寧。
⒌法子,辦法:~法。教子有~。〈引〉處方,藥方:開個~子。按~揀藥。
⒍副詞。正,正在,正當:~興未艾。來日~長。
⒎副詞。剛,才:~才到達。事後~知。
⒏
【方針】引導事業前進的指針。
⒐
【方略】計劃和策略。
⒑
【方案】具體規劃,實施辦法或規定。
⒒
【方向】
1東西南北等區域的劃分。
2目標:做事要看清~向。
⒓一個數目的自乘:平~(本數乘本數)。立~(本數乘本數乘本數)。
⒔量詞。
1計量面積:一~(一平方米)地板。
2計量體積:一~(立方米)木材。五~沙子。
3計算方形的東西:兩~硯台。
⒕
【方寸】一寸見方。〈喻〉人的心:~寸亂矣。
⒖
【方圓】周圍:~圓十里茂竹林。
⒗
【方式】講話、做事所採用的方法和形式:生活~式。講究~式方法。
⒘
【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
方fang 1.通"房"。穀物初生尚未結實之謂。 2.通"防"。防禦。
────────────────—
方pang 1.通"旁"。廣大;廣博。 2.指遍及。 3.見"方羊"。 4.見"方皇"。
────────────────—
方wǎng 1.見"方良"。
────────────────—
方fēng 1.響度級單位。用方表示的聲音的響度級,數值上等於根據人耳判斷為等響的1000赫純音的聲壓級的分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