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船千里凌波去,略為吳山留顧。
雲屯水府,濤隨神女,九江東注。
北客翩然,壯心偏感,年華將暮。
念伊蒿舊隱,巢由故友,南柯夢,遽如許。
回首妖氣未掃,問人英雄何處。
奇謀復國,可憐無用,塵昏白扇。
鐵鎖橫江,錦帆衝浪,孫郎良苦。
但愁敲桂□,悲吟梁父,淚流如雨。
放扁舟、萬山環處,平鋪碧浪千頃。仙人憐我征塵久,借與夢遊清枕。風乍靜。望兩岸群峰,倒浸玻璃影。樓台相映。更日薄煙輕,荷花似醉,飛鳥墮寒鏡。中都內,羅綺千街萬井。天教此地幽勝。仇池仙伯今何在,堤柳幾眠還醒。君試問。□此意、只今更有何人領。功名未竟。待學取鴟夷,仍攜西子,來動五湖興。
放了孤山鶴。向西湖、問訊水邊,嫩寒籬落。試粉盈盈微見面,一點芳心先著。正日暮、煙輕雲薄。欲攪清香和月咽,倩馮夷、為洗黃金杓。花向我,勸多酌。單于吹徹今成昨。未甘渠、琢玉為堂,把春留卻。倚遍黃昏欄十二,知被兒曹先覺。更笑殺、盧仝赤腳。但得東風先手在,管綠陰、好踐青青約。方寸事,兩眉角。
放下著,須彌山。分明北斗面南看。沒絲毫,相阻攔。休儱侗,莫顢頇。含元殿上問長安。欲歸家,行路難。
放花開,催花謝,誰解東君意。要遣花王,獨佔花蹊邃。且看玉鏡台前,霞觴新舉,紅玉軟、曉妝慵試。好風味。須信金屋中人,誰堪並嬌媚。隱約微潮,應向尊前醉。最憐紋錦搴帷,青羅飛蓋,塵土外、輕盈相倚。
放溜下松滋,登舟命楫師。
寧忘經濟日,不憚冱寒時。
洗幘豈獨古,濯纓良在茲。
政成人自理,機息鳥無疑。
雲物吟孤嶼,江山辨四維。
晚來風稍緊,冬至日行遲。
獵響驚雲夢,漁歌激楚辭。
渚宮何處是,川暝欲安之?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為吳山留顧。
雲屯水府,濤隨神女,九江東注。
北客翩然,壯心偏感,年華將暮。
念伊嵩舊隱,巢由故友,南柯夢,遽如許!
回首妖氛未掃,問人間、英雄何處?
奇謀報國,可憐無用,塵昏白羽。
鐵鎖橫江,錦帆衝浪,孫郎良苦。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淚流如雨。
漢字放的含義及解釋
放〈動〉
(形聲。從,方聲。本義:驅逐,流放)
同本義 [banish]
放,逐也。--《說文》
見伯夷之放跡。--《楚辭·悲回風》
卿大夫外淫者放。--劉向《列女傳》
放驩兜於崇山。--《虞書》
放弒其君則殘之。--《周禮·大司馬》
放其大夫。--《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齊放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戰國策·齊策》
雖放流,眷顧楚國,系心懷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
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又如:流放(把犯人驅逐到邊遠地方去);放伐(以武力討伐並放逐暴君);放徒(放野。放逐於野);放遠(遠逐);放廢(放逐罷黜);放遷(
放 fang
⒈解脫約束,獲得自由:解~。釋~。~松。~手。〈引〉
1散,耍:~學回家。~暑假。~工休假。
2趕牲畜或家禽到野外活動、覓食:~牛兒。~羊子。~鴨。~鴿子。
⒉任意,不拘束:~任自流。大~厥詞。~蕩不羈。
⒊發出,發射,點燃:~電。~炮。~焰火。~火燒荒。
⒋借錢財給人,收取利息:~債。
⒌擴大,擴展:~大一寸。~寬一尺。~眼世界。〈引〉花開:百花齊~。江南紅梅已~春。
⒍擱。置:安~。存~。~在床上。
⒎
【放心】消除憂慮和牽掛。
⒏
【放晴】陰雨之後轉晴。
⒐
【放棄】丟掉,不再保留。
⒑
【外放】舊時指京官調任出京任職。
⒒
【流放】
【放逐】舊時將人驅逐到邊遠地區。
⒓
【放哨】站崗、警戒或巡邏。
────────────────—
放fǎng 1.倣傚;模擬。 2.依據。 3.彷彿,類似。 4.至,到。 5.姓。《書.堯典》有放齊。
────────────────—
放fāng 1.並船。兩船並列。 2.背逆,違背。 3.副詞。正;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