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包盡太虛空,拄杖擊破三千界。
世界若還擊得碎,拄杖何止如許大。
若言包得太虛空,虛空卻在布袋外。
如何偏愛此等物,常與小兒作一隊。
問世人,會不會。
奪了他拄杖,搶了他布袋。
打殺許多小孩兒,看他彌勒何能解。
彌勒撫掌笑呵呵,明月清風無罣礙。
等到龍華三會時,依前有一彌勒在。
佈施非凡,出俗因緣。捨嬌兒、入道搜玄。人人稱善,個個稱賢。便遠揚名,名揚遠,出秦川。父母深恩,要報聽言。我人除、擒捉心猿。氣通八脈,功滿三田。救九玄尊,七祖父,共成仙。
佈局先存根地,可關可拆最利,六三勝是九三投,鐵網七三非計。
行子要得實地,垂蓮大角用意,神頭倚蓋扭雙飛,尖軋飛關審細。
探子觀其動靜,正應留作伏兵,敵棋應錯大侵分,亦有全軍覆盡。
侵分須觀外勢,搜根實己完全,敵棋正應莫投完,留作伏兵休戀。
點方破眼要著,其餘留作伏兵,稍能借此可攻侵,點實卻無空隙。
罩法牆高可用,尖出應以斜飛,讓他一子不為奇,雖活得其外勢。
孤棋先軋眼位,被圍細算出頭,他孤吾走暗侵搜,攻逼無根軋瘦。
斷頭原分長短,應斷不可遲疑,相思明暗看清些,軋法連環要細。
攻逼先帶含補,也須照應鄰棋,攻伊必應莫遲疑,最忌殺機存意。
補病必須補淨,內外照應無虞,虛中實不補,要補實中虛。
立子兩邊有應,實己兼逼他棋,倘然呆立卻非宜,病處何曾迴避。
硬字獨言應子,以退為進稱良,硬中帶軟甚庸常,應硬亦當細想。
棄子無論大小,細看應與不應,脫先轉換勢能成,因此反能取勝。
脫先先作本處,可丟便去脫先,棄小就大莫遲延,可脫不宜貪戀。
搜法尋求空隙,先得實地為君,去其眼位使無根,總走便宜失盡。
半局須看空隙,吊軋轉換騰挪,借意得實為主,大小看明攻補。
夾乃乘虛而用,借他先手最宜,斷頭長短莫狐疑,有夾須當看細。
殺要奪路破眼,細觀寬緊出頭,釣竿獨立頂頭收,殘局莫教遺漏。
做寬成眼對半,不能護斷為先,做緊斷撲頂頭連,下子先存成算。
劫棋通盤不打,長生彼此難收,便宜他處暫時丟,大小寬三莫就。
活法不宜執一,細觀過渡兼攻,外投內活更玲瓏,一劫做成妙用。
奇乃兵家變法,手談何異行兵,他奇吾正變難生,受困必須奇應。
渡過兩邊連絡,立拖虛實不離,盤頭頂軋最便宜,通局還當審細。
征棋共有四名,盤征反正回紋,臨征仔細看分明,獨有盤征尤甚。
門棋原非一種,盤門軟硬大門,敵棋另有一無根,放走兩邊受困。
盤頭最為得勢,先手活渡勿遲,收法他呆我實,留心籠逼他棋。
封頭乘其未活,三面有應必封,斷頭先與頂頭封,收得中腹受用。
成勢或成大塊,勿貪些小便宜,使他走破最難醫,折本何堪加利。
頂子阻連破腹,又能避軋避分,細看呆子最多情,要處用之妙甚。
官子要得實地,一路二路轉頭,破空收空細搜求,彼此相持勿走。
布襪元不破,霜雪遮頭顱。
政自要老醜,肯剃頷底須。
經卷聊關身,帳座種種無。
安用古銅瓶,捉以高鼻奴。
草鞋掛龍床,九州一蚍蜉。
如何是木平,初落斤斧歟。
龐眉宣道人,緬想骨已枯舊炊玉粒飯,
洗缽獨我呼。跛跛遷臣歸,
饑面黧且。至今說法處,
井索纏轆轤。唐時李衛公,
鑄鐵為浮圖。此塔有壞滅,
是事端勿渝。
漢字布的含義及解釋
布〈名〉
(形聲。從巾,父聲。本義:麻布)
同本義(古時無棉布) [hemp cloth]
坤為布。--《易·說卦》
抱布貿絲。--《詩·衛風·氓》
女有餘布。--《孟子》
果布輻湊而常然。--左思《吳都賦》
商祝免袒,執功布入。--《儀禮·既夕禮記》
許子必織布而後衣乎?--《孟子·滕文公》
又如:布衣(平民,老百姓。古時老百姓穿麻布衣服,所以稱平為「布衣」);布槽(布制的馬槽);布褐(粗布衣服;又指平民);布總(古代喪服,以麻布束髮)
棉、麻、苧、葛等織物的通稱 [cloth]
足纏白布。--明·魏禧《大鐵椎傳》
又如:土布(手工紡織的布);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