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脤清邊服,乘驄歷塞塵。當聞漢雪恥,羞共虜和親。
受降城下紫髯郎。戲馬台南舊戰場。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歸故鄉。
受持鼻祖五千言。留得谷神存。伴我賦詩茅屋,饒渠待詔金門。此翁歲晚,有書充棟,有酒盈樽。君看多花早落,孰如仙李蟠根。
受脤新梁苑,和羹舊傅巖。援毫動星宿,垂釣取韜鈐。
赫奕三川至,歡呼百姓瞻。綠油貔虎擁,青紙鳳凰銜。
外壘曾無警,中廚亦罷監。推誠人自服,去殺令逾嚴。
赳赳容皆飾,幡幡口盡鉗。為兄憐庾翼,選婿得蕭鹹。
郁倔咽喉地,駢臻水陸兼。度橋鳴紺幰,入肆颺雲帆。
端月當中氣,東風應遠占。管弦喧夜景,燈燭掩寒蟾。
酒每傾三雅,書能發百函。詞人羞布鼓,遠客獻貂襜。
歌榭白團扇,舞筵金縷衫。旌旗遙一簇,舄履近相攙。
花樹當朱閣,晴河逼翠簾。衣風飄靉靆,燭淚滴巉巖。
玉斝虛頻易,金爐暖更添。映鐶窺艷艷,隔袖見纖纖。
謝傅何由接,桓伊定不凡。應憐郡齋老,旦夕鑷霜髯。
受命恤人隱,茲游久未遑。鳴騶響幽澗,前旌耀崇岡。
青冥台砌寒,綠縟草木香。填壑躋花界,疊石構雲房。
經制隨巖轉,繚繞豈定方。新泉洩陰壁,高蘿蔭綠塘。
攀林一棲止,飲水得清涼。物累誠可遣,疲氓終未忘。
還歸坐郡閣,但見山蒼蒼。
受遺仍幾,負扆擁文明。勤翼助持盈。徽音不獨流笙管,青冊更崢嶸。羽軿上漢玉衣輕。隙駟去無程。宸心追遠嚴成配,億世鄉粢盛。受天明命,作漢發靈長。龍日夢休祥。真人承體應圖菉,慶祚啟無疆。望舒未滿殞清光。舜慕極旻蒼。禰宮崇祔申追養,禘祫復蒸嘗。
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鹹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
漢字受的含義及解釋
受
(會意。甲骨文字形,像兩手中間有一隻舟,表示傳遞東西。本義:接受;承受)
同本義 [receive]
受,相付也。--《說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說受,則是受授同字矣。」
受其幣。--《周禮·天官·司書》
主婦拜受爵。--《儀禮·特牲饋食禮》
則受之。--《周禮·司干》。註:「取藏之。」
受以小功衰。--《儀禮·喪服》。註:「猶承也。」
顓頊受之。--《國語·楚語》。註:「承也。」
釜十五,吾受,而宮出之以百。--《管子·海南》
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後漢書·列女傳》
臣
受shou
⒈接納:~納。接~。承~。不~禮物。~教育。
⒉遭到:遭~。~傷。~寒。~濕。~累。
⒊忍耐:忍~。~得起。
⒋中,適合,得益,舒服:~聽。~用。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