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上水清渾。棹影輕於水底雲。去意徘徊無奈淚,衣巾。猶有當時粉黛痕。海近古城昏。暮角寒沙雁隊分。今夜相思應看月,無人。露冷依前獨掩門。
潮漲湛芳橋。難渡蘭橈。捲簾紅袖莫相招。十二闌干今夜月,誰伴吹簫。煙草接亭皋。歸思迢迢。蘭成老去轉無憀。偏恨秋風添鬢雪,不共魂銷。
潮盡海波平,賞盡綠煙涼月。羅袂乍迎風快,悄喜歡不徹。一年好處記如今,朝暮更無熱。庭院晚來些雨,是開尊時節。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海日睛。
遙望四邊雲接水,碧峰千點數鴻輕。
輕鴻數點千峰碧,水接雲邊四望遙。
晴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
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潮來潮往。百里遙相望。喜見卯君初度*,好寄海南拄杖。蕭然四壁坡翁。要求黃木,無從。受用一般苦味,奉揚千載清風。
潮落蒹葭浦,煙沉橘柚洲。黃陵祠下雨聲秋。無限古今愁。漠漠迷漁火,蕭蕭滯客舟。個中誰與共清幽。唯有一沙鷗。
潮平風穩,行色催津鼓。回首望重城,但滿眼、紅雲紫霧。分香解佩,空記小樓東,銀燭暗,繡簾垂,暱暱憑肩語。關山千里,垂柳河橋路。燕子又歸來,但惹得、滿身花雨。彩箋不寄,蘭夢更無憑,燈影下,月明中,魂斷金釵股。
潮生潮落何時了。斷送行人老。消沉萬古意無窮。盡在長空、淡淡鳥飛中。海門幾點青山小。望極煙波渺。何當駕我以長風。便欲乘桴、浮到
潮生抹沙岸,雲薄漏月明。
江頭曉色動,鴉起人未行。
扶攜度長橋,仰視天宇清。
遙憐系舟人,聽我高屐聲。
水檻得小憩,一笑拄杖橫。
澄漪弄孤影,微風吹宿酲。
湛然方寸間,不受塵事攖。
寄語市朝人,此樂未易名。
漢字潮的含義及解釋
潮
(形聲。從水,朝聲。本義:海水的漲落)
同本義 [tide]
潮,水朝宗於海。--《說文》
牛女為江潮。--《春秋·元命苞》
水朝夕而至曰潮。--《初學記卷六水》
有江盜百艘,張幟乘潮,闌入內地。--清·邵長蘅《閻典史傳》
又如:大潮,小潮;低潮;退潮;落潮
比喻大規模的社會變動或運動發展的起伏形勢 [tidal current;social upsurge]。如:風潮;工潮;學潮;暗潮;思潮;怒潮
氣溫變化或持續一段時間的炎熱或寒冷的天氣 [wave]。如:寒潮;熱潮
微濕,潮氣 [damp]。如:防潮;回潮;潮潤;火柴受潮了
潮
兩頰透出 [be suffused with]。
潮 chao
1潮汐。也指潮水:漲~。
2比喻大規模的社會變動或運動發展的起伏形勢:學~、革命高~。
3潮濕:被子有點~。
4技術不高:手藝~。
5指潮州(舊府名,府治在今廣東潮安縣)。
【潮解】〈化〉某些易溶的物質,露置在潮濕空氣中,能自發吸收空氣裡的水蒸氣,在其表面逐漸形成飽和溶液的現象。
【潮流】、因潮汐而引起的水流運動。
2比喻社會變化或發展的趨勢:時代~。
【潮汐】因日、月引力的相互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氣圈中分別產生週期性運動和變化的總稱。由於大氣潮汐和地殼潮汐的影響較小,因而常特指海洋潮汐。
【潮汐發電】利用沿海潮汐水能進行發電。包括用潮汐漲落時壩內外的水位差推動水輪發電機發電和用潮汐漲落潮水的流速直接衝擊水輪機發電。是水力發電的一種。
【潮汐能】在潮汐漲落過程中,高低潮位之間的勢能。可利用於發電,但有週期性,故需水庫調節。
────────────────—
潮chao
⒈海水定時漲落的現象:早~。觀~。
⒉像潮水凶湧起伏那樣的情況:心~。革命高~。建設高~。
⒊濕度大:~濕。~氣。受~。回~。
⒋[潮流]因潮力引起的水流運動。〈喻〉社會的一種傾向、變動或發展趨勢:新~流。歷史~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