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榮知辱牢緘口,誰是誰非暗點頭。詩書叢裡且淹留。閒袖手,貧煞也風流。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盡樽前樽限杯。回頭滄海又塵飛。日月疾,白髮故人稀。
不因酒困因詩困,常被吟魂惱醉魂。四時風月一閒身。無用人,詩酒樂天真。
張良辭漢全身計,范蠡歸湖遠害機。樂山樂水總相宜。君細推,今古幾人知。
知章騎馬似乘船。落井眼花圓。汝陽三斗朝天去,左丞相、鯨吸長川。瀟灑宗之,皎如玉樹,舉盞望青天。長齋蘇晉愛逃禪,李白富詩篇。三杯草聖傳張旭,更焦遂、五斗驚筵。一笑相逢,銜杯樂聖,同是飲中仙。
知音者少,算乾坤許大,著身何處。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尋歸路。多景樓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虛名相誤,十年枉費辛苦。不是奏賦明光,上書北闕,無驚人之語。我自匆忙天未許,贏得衣裾塵土。白壁追歡,黃金買笑,付與君為主。蓴鱸江上,浩然明日歸去。
知人昔不易,舉非貴易失。爾何按國章,無罪見呵叱。
平生守直道,遂為眾所嫉。少以文作吏,手不曾開律。
一旦法相持,荒忙意如漆。幼子雙囹圄,老夫一念室。
昆弟兩三人,相次俱囚桎。萬鑠當眾怒,千謗無片實。
庶以白黑讒,顯此涇渭質。劾吏何咆哮,晨夜聞撲抶。
事間拾虛證,理外存枉筆。懷痛不見伸,抱冤竟難悉。
窮囚多垢膩,愁坐饒蟣虱。三日唯一飯,兩旬不再櫛。
是時盛夏中,暵赫多瘵疾。瞪目眠欲閉,喑嗚氣不出。
有風自扶搖,鼓蕩無倫匹。安得吹浮雲,令我見白日。
知識久去眼,吾行其既遠。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寢飯。
子兮何為者,冠珮立憲憲。何氏之從學,蘭蕙已滿畹。
於何玩其光,以至歲向晚。治惟尚和同,無俟於謇謇。
或師絕學賢,不以藝自車免。子兮獨如何,能自媚婉娩。
金石出聲音,宮室發關楗。何人識章甫,而知駿蹄踠。
惜乎吾無居,不得留息偃。臨當背面時,裁詩示繾綣。
英英桂林伯,實惟文武特。遠勞從事賢,來吊逐臣色。
南裔多山海,道裡屢紆直。風波無程期,所憂動不測。
子行誠艱難,我去未窮極。臨別且何言,有淚不可拭。
吾友柳子厚,其人藝且賢。吾未識子時,已覽贈子篇。
寤寐想風采,於今已三年。不意流竄路,旬日同食眠。
所聞昔已多,所得今過前。如何又須別,使我抱悁悁。
勢要情所重,排斥則埃塵。骨肉未免然,又況四海人。
嶷嶷桂林伯,矯矯義勇身。生平所未識,待我逾交親。
遺我數幅書,繼以藥物珍。藥物防瘴癘,書勸養形神。
不知四罪地,豈有再起辰。窮途致感激,肝膽還輪囷。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已不學,既學患不行。
子今四美具,實大華亦榮。王官不可闕,未宜後諸生。
嗟我擯南海,無由助飛鳴。
寄書龍城守,君驥何時秣。峽山逢颶風,雷電助撞捽。
乘潮簸扶胥,近岸指一發。兩巖雖雲牢,水石互飛發。
屯門雖雲高,亦映波浪沒。余罪不足惜,子生未宜忽。
胡為不忍別,感謝情至骨。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
銜杯樂聖稱世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
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漢字知的含義及解釋
知
(會意。小篆字形,從口矢。段玉裁:「識敏,故出於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認識、知道的事物,可以脫口而出。本義:知道)
同本義 [know]
知,識也。--《玉篇》
知汝遠來應有意。--唐·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心徹為知。--《莊子·外物》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謀反耳。--《史記·留侯世家》
不知何氏女。--《後漢書·列女傳》
又
日知基所亡。
汝亦知射。--宋·歐陽修《歸田錄》
不知幾千里。--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知其不可而為之。--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風(知道情況
知zhī
⒈曉得,明瞭:~曉。~道。~己~彼。
⒉使知道:通~。告~。
⒊感覺,認識到:~覺。
⒋見識,學識,學問:~識。求~。真~。
⒌瞭解:相~。〈引〉相親:新~。~己。~音。~心人。
⒍主持,主管:~縣、~事(舊時指縣長)。
⒎〈古〉通"智"。聰明,智慧。
⒏[知遇]被賞識和重用。
⒐[知情]知道案情或事情的底細:~情人。
────────────────—
知zhi 1.聰明;智慧。 2.姓。春秋時晉有知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