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年至正壬寅,同在京華,遇其壽日,語及舊作,遂再和前韻四海之間,難弟劣兄,白頭二人。記昌期瑞旦,行年在卯,善門餘慶,維岳生申。科第佳名,祠宗優秩,常奉天香降紫宸。身通貴,只貧安分定,老益書親。簡編不負辛勤。羨進德揚名邁等倫。任家無厚積,融融度日,詩多好句,藹藹回春。明月清風,交梨火棗,竹裡行廚脯擘麟。吾何事,但問花攜酒,專競芳辰。
三更裡,一陽動。金鼎熬煎玉爐烹。煉就真鉛汞。匠手鑿開玉蓮蓬。兩道霞光照昆頂。萬顆珍珠迸。
三載寄關東,所歡皆遠違。思懷方耿耿,忽得觀容輝。
親燕在良夜,歡攜辟中闈。問我猶杜門,不能奮高飛。
明燈照四隅,炎炭正可依。清觴雖雲酌,所愧乏珍肥。
晨裝復當行,寥落星已稀。何以慰心曲,佇子西還歸。
三五半圓夜,二七素秋天。銀河耿耿,中渡絳節會星軿。寶鵲喜傳佳信,丹鳳歡迎仙仗,瑞彩映珠躔。此意天長久,不比在人間。多情客,捧香餌,潔賓筵。慇勤拜舞,乞壽乞富乞團圓。宜與人人願足,更看家家歡洽,喜氣滿江山。今夕莫辭醉,後會是來年。
漢字三的含義及解釋
三〈數〉
[three]
參,三也。--《廣雅》。後作「三」。
參天兩地而倚數。--《易·說卦》。虞註:「參,三也。」
大都不過參國之一。--《左傳·隱公元年》。註:「三分國城之一。」
參伍以變。--《易·系辭上》。疏:「參,三也。」
志以發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參以定之。--《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註:「志言行三者具,而後身安存。」
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荀子·天論》。註:「人能治在時地財而用之,則是參於天地。」
參天地而獨立兮。--《漢書·楊雄傳上》。師古曰:「參之言三也。」
三(三)sān"三"的大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