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舉威寒江國東,自慚多病幸優容。
喜來丈室談何妙,往拜高軒願莫從。
宛水春生初縐縠,鍾山雪盡見蟠龍。
新年強起尋芳物,零落宮梅白一重。
刺繡在深閨,總是愁滋味。
方便借人看,不把簾垂地。
弱線手頻挑,碧綠青紅異。
若遣繡鴛鴦,但繡鴛鴦睡。
刺客傳中軻絕倫,後來尪怯寂無人。
秦人更甚燕人恨,不葬燕台留葬秦。
刺齒搜新句,濡毫寫短箋。
讀來疏脫少,歡喜不成眠。
刺繡窗前午夢驚,驪駒堂上禮初成。
旁無粉黛燈籠錦,頓解饑寒瓠子羹。
刺分玉蛹堆盤脆,嚼破冰蠶饒齒涼。
綠宮袍裡素中單,全身卻作如來色。
刺促何刺促,東家迎鸞西家哭。
哭聲休使東家聞,東家新婦嫁郎君。
滿堂笑語看珠翠,夾道風傳蘭麝薰。
浮雲上天花落樹,君心一失無回悟。
明知遣妾何所歸,飲淚行尋出門路。
青銅鏡面無光采,苦心尚在容華改。
東家新婦傾城姿,似妾從前初嫁時。
刺虎騰身萬目前,白袍濺血尚依然。
聖時未用征遼將,虛老龍門一少年。
刺虎屠龍古有名,事於難處迭相矜。
要知真宰爭功意,困得英雄始是能。
刺豹朝淋血,烹龍莫泣脂。
分君新甕盎,及我舊鴟夷。
竹葉供浮蟻,春風入朵頤。
扶衰拜嘉惠,時復一中之。
刺分下蛹堆盤脆,嚼破冰蠶繞齒涼。
刺桐花發草如藍,欲卸綿袍剪紵衫。
一夜春霜忽如雪,江南天氣不家蠶。
刺刺北風吹倒人,乾坤無處不沙塵。
胡兒凍死長城下,誰信江南別有春?
刺繡何如倚市,力耕須要逢年。
留醉堂中老子,日長沽酒無錢。
刺眼煙光聚野堂,無風荷葉自生涼。
幽人到此心先解,不動邊頭白鷺行。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徵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仙郎群從十三魁,司寇諸昆十一牧。
青蚨無貫潤高門,白蠹有編堆破屋。
我家鳳池東復東,我生白晢炯雙瞳。
九歲氣食牛,十歲工彫蟲。
十二容華推宋玉,十三詞藻學揚雄。
春早姣童初奠雁,秋來快婿已乘龍。
自憐妾發初覆額,自信君才非落魄。
乳燕雙棲合巹釵,文鴛並著交歡舄。
定情為雨更為雲,燕婉春朝復秋夕。
百和香薰翡翠衾,九微燈照芙蓉席。
桃葉須臾野繭黃,草根倏忽哀螢碧。
哀螢野繭兩悠悠,玉粉香胭不少留。
珠箔塵迷羞拂鏡,雕樑泥落悵登樓。
石榴裙暗鬼何處,金錯刀斑淚不收。
烏影打霜啼滑滑,鬼燈吹雨夜啾啾。
管停孤鳳難成調,弦到離鸞只聽愁。
孤鳳離鸞顏色故,春鴻社燕流年度。
一旦飄零委逝波,五年骨肉同朝露。
仰首悲旻天,俯首看墟墓。
雨余寒蝶泣虛堂,日暮饑鼯嚙庭樹。
弔影摧心肝,風雲乖所遇。
洛陽季子更無錐,蜀道長卿空有賦。
結得韋郎再世緣,續將秦女已離弦。
雙雌繡出茱萸枕,四牡迎來琥珀韉。
涼月更尋巫峽夢,落花重泛武陵船。
青雲無媒日復日,白髮有根年復年。
丈夫壯志已如許,不願低頭守兒女。
長歌問天天為愁,出門拔劍驅車去。
遊子空悲櫪上駒,畸人寧效倉中鼠。
不草治安趨帝闕,便斬樓蘭獻當寧。
匹馬辭家客路塵,馬頭明月幾回新。
昭王台下猶懷古,督亢亭前早問津。
年比士龍初入洛,才如五羖便歸秦。
雲邊幹鵲聯青瑣,日下鵷鸞拜紫宸。
詞客盡叨三館祿,酒人爭買九衢春。
泥塗不復知鴻寶,草莽無緣問小臣。
青草霸圖寧買骨,白衣祖道未歸輪。
盧龍戍老千牛衛,涿鹿天空萬騎屯。
獻策馬周終不達,干時曲逆莫辭貧。
鶯遷苑路如隨馬,燕掠宮牆不見人。
蟋蟀啼來惟閉戶,蘼蕪多處正沾巾。
蟋蟀蘼蕪生又滅,感遇傷時兼恨別。
淒淒歲暮望眼枯,綿綿遠道中腸結。
老奴夜號衣裳單,瘦馬晝眠芻粟竭。
炙硯不融指如墮,暖罩無權面欲裂。
繡虎含毫業似掾,神龍出匣終非鐵。
魚困渧涔目是珠,驥服鹽車汗成血。
以茲感歎歲華更,又逐征夫更北征。
天劃故關無雁度,雲連衰草斷人行。
元戎盡錫飛魚服,黠虜皆堅市馬盟。
虎帳曉愁沙磧雨,龍荒暮慘濁河聲。
黃花較獵安西卒,玄菟高烽海北營。
雪卷牙旗朝草檄,月高鈴閣夜談兵。
射鵰原上雲初淨,散馬回中草漸平。
疊鼓椎牛威遠堡,登陴饗士受降城。
髑髏天黑呼群泣,磷火秋深逐隊明。
從古請纓非浪子,由來談劍屬書生。
書生任俠空馳逐,蕩子從軍非碌碌。
前年靈武全軍覆,昨日遼陽新鬼哭。
惟聞螭陛發邊餱,不見虎頭飛食肉。
腰間寶刀悔未試,篋裡陰符懶將讀。
黑貂盡敝臥牛衣,白龍不遇空魚服。
幾年滄海變桑田,何日陽春回黍谷。
萬事升沉笑棘猴,一朝得失同蕉鹿。
著書無計學虞卿,去國有袍憐范叔。
虞卿雙璧委蒿萊,范叔一寒如此哉。
歲歲白扉題鳳字,年年華發困龍堆。
笛中楊柳愁難寫,曲裡關山恨未裁。
漠漠秋煙生筆塚,萋萋春草上琴台。
冰因腹冷終難解,木為心堅更不灰。
萬里橋邊題柱過,一丸關外棄襦回。
蕭蕭隴樹蕭蕭淚,續續胡笳續續悲。
白眼風塵羞故土,汴水漳河復東魯。
鄴下荒台鳥雀悲,靈光廢殿牛羊聚。
龜蒙山勢到平原,馬頰河聲通覆釜。
逆旅誰憐似楚囚,羈人翻笑為秦虜。
長淮東下且停橈,五兩邗江廿四橋。
瓜步北來猶有渡,廣陵南去不通潮。
石頭波浪連三楚,京口帆檣問六朝。
柳帶盡將牽別思,榆錢都把買宮腰。
風風雨雨千重恨,燕燕鶯鶯百倍嬌。
鶯鶯若有情,燕燕還多態。
過馬或遺鞭,逢郎應解佩。
採蓮若嘗蓮子心,摘菱莫笑菱花背。
詞賦客如雲,風流花作隊。
買棹發吳謳,對酒論興廢。
蘇小門前粉黛銷,西施苑內琉璃碎。
垂楊十里萬條斜,珠勒羅衣問狹邪。
夜月家家寒食酒,春風處處斷腸花。
王孫客路愁芳草,游女深閨正破瓜。
眉翠新妝月顏朱,欲襯霞檀口半遮。
歌宛轉玉纖,無力送琵琶。
琵琶聲已變,宛轉歌初囀。
萬古鐘情不似崔,一夜離魂應比倩。
願作蠶上絲,纏綿同一線。
願作鸞邊鏡,團圞同一面。
鏡將比儂貌,持來歲歲光。
線將比郎意,牽來縷縷長。
羞看倚門笑,焚卻舞衣裳。
君才學鸚鵡,妾願學鴛鴦。
懷書去國無人識,賣劍移家非故鄉。
鄣嶺千重高似掌,豐溪百轉曲如腸。
親知隔絕疑天遠,桂玉艱難恐歲荒。
雛出鳳巢皆有彩,駒名驥子定稱良。
甫因潦倒留夔府,白也漂零困夜郎。
世路亂山多坎坷,人情衰草易淒涼。
已拚涸水資蛟蟄,亦有卑棲侮鳳凰。
寧不感恩終按劍,豈無知己但空囊。
嚴霜摵摵啼征雁,小雨瀟瀟泣夜蒐。
此時思婦腸堪斷,此際空閨坐愁歎。
君邊青鏡風光好,妾處紅顏歲華晏。
尺素寥寥雙鯉遲,明河耿耿三星爛。
海上雲生歸夢懸,溪南草長春思亂。
一年一度燕都歸,飛去飛來雲不散。
金鴨灰寒寶篆銷,玉魚帳冷銀屏暗。
鵜渼何心春去留,杜鵑無主花羞看。
人知妾有夫,棄妾不如無。
秋荷捧朝露,難將紉作明月珠。
秋林落晚霞,難將剪作紅羅襦。
潮水尚遙猶有信,月圓雖好只須臾。
朅到死心難折,楊柳逢春眼不枯。
楊柳結深愁,菤發心愴。
鄉國路悠悠,鄉關雲莽莽。
鄉夢偏驚欹枕時,鄉心怕到高樓上。
朅來鄉語暫為歡,搖落鄉園花不賞。
故里偏思鄉信歸,故山只送鄉人往。
到門有客問沈淪,同調相憐意倍親。
似我盤跚非故步,逢人巧笑效初顰。
巴渝九折終歸海,越絕千峰盡向閩。
百感故人燈下淚,十年羈旅夢中身。
殘冬對酒還今夕,除夜題詩又此辰。
憶昔題詩兼對酒,舊事談來堪白首。
一半交知埋草根,幾家池館余衰柳。
碌碌生涯且莫悲,悠悠書劍今何有。
斷鴻天遠消息稀,少婦春寒別離久。
郎今莫怨山下山,妾處願為口中口。
閉門小隱是雞棲,天馬峰前歙水西。
菰米葉干秋水盡,木綿花落夕陽低。
河流灣到三三盡,雲雨峰迷六六齊。
何處關山何處月,一行征雁一行啼。
歸來兮采芑,家人兮色喜。
一圍新竹鳳池邊,數畝荒田虎丘趾。
歸來兮采薇,野人兮息機。
鰲峰台畔三椽屋,螺女江頭一釣磯。
天高海闊路行難,一事無成淚不幹。
為語妻孥休歎息,筆花猶在劍光寒。
刺史諸侯貴,春城海水邊。
層城臨媚景,水合數百源。
山色佳有餘,雲門吼瀑泉。
遊山憶謝公,頻游任履穿。
三寸如黃金,朱橘不論錢。
瀟灑到江心,石瀨月娟娟。
翠華擁吳岳,誰扶黃屋尊。
御榻在嵽嵲,佳氣拂周旋。
多除南省郎,一麾出守還。
城中賢府主,今之黃穎川。
筆落驚風雨,談論淮湖奔。
君書一萬卷,分明在眼前。
老氣橫九州,黃鵠摩蒼天。
歷職漢庭久,磊落映時賢。
否臧太常議,正直朱絲絃。
東下姑蘇台,戮力效鷹鸇。
謁帝似馮唐,明公獨妙年。
列宿頓輝光,馨香粉署妍。
卿月升金掌,等級敢比肩。
巢許山林志,虛心味道玄。
此邦承平日,接近與名藩。
時節立復度,水旱其數然。
百谷漏波濤,狂風大放顛。
江流氣不平,地軸為之翻。
人煙眇蕭瑟,茅茨寄短椽。
凋瘵滿膏肓,誅求何多門。
至尊方旰食,鴻雁美周宣。
平生方寸心,窮年憂黎元。
恐辜明主恩,筋力不辭煩。
晨趨閶闔內,應對如轉環。
制可題未乾,御札早流傳。
斯人亦何幸,已聞動行軒。
滯務茲一掃,煩苛法令蠲。
撫養甚分明,連檣並米船。
蜂蠆不敢毒,歌笑輕波瀾。
驕陽化為霖,江鳴夜雨懸。
公鎮踰歲月,人安若泰山。
且如今年冬,祁寒為之暄。
蕭蕭理體靜,迥出諸侯先。
何時降璽書,誰能叫帝閽。
絲綸實是新,載渥照乾坤。
借問今何官,蓬萊漢閣連。
鴛鷺回金闕,會是正陶甄。
煊赫舊家聲,風流今尚存。
嚴家聚德星,文雅見天倫。
曾參與游夏,寔為親弟昆。
潘輿送喜頻,堂後自生萱。
國與大名新,中堂有神仙。
令子各清標,芝蘭疊璵璠。
今朝烏鵲喜,仙鶴下人間。
甘作老人星,晨霞朝可餐。
但求椿壽永,何曾藉偓佺。
獻壽更稱觴,肅肅秩初筵。
爛漫倒芳樽,華燭蟠長煙。
清朝燕賀人,尚為諸侯客,
坐客寒無氈。未見有知音,
非理誰與論。始知賢主人,
見我顏色溫。包蒙忻有擊,
豁達露心肝。竊效貢公喜,
兼盡賓主歡。吹噓人所羨,
推轂期孤鶱。
刺婺廉閩動帝台,唯將清淨作梯媒。綠沈槍卓妖星落,
白玉壺澄苦霧開。仁愛久懸溪上月,恩光又發嶺頭梅。
天資劉邵龔黃筆,神助韓彭衛霍才。古驛劍江分掩映,
畫旗花舫下喧豗。鳳麟帟幕芙蓉坼,洞壑清威霹靂來。
禮樂封疆添禮樂,塵埃時節勿塵埃。荔支花下驅千騎,
薝卜林中禮萬回。視事蠻奴磨玉硯,邀賓海月射金盃。
謳歌合合千門樂,鼙角雄雄一閣雷。君父恩深頭早白,
子孫榮襲日難陪。東陽緇素如何好,空向生祠祝上台。
刺繡非無暇,幽窗自鮮歡。手香江橘嫩,齒軟越梅酸。
密約臨行怯,私書欲報難。無憑諳鵲語,猶得暫心寬。
刺桐城邊桐葉飛,刺桐城外行人希
客來別我有所適,問客此去何當歸。
林卿妙齡才秀髮,胸中萬卷湧溟渤。
家聲合沓蓋九州,裡第嶙峋表雙闕。
劫來試吏天南方,驥縶焉能騁所長。
梅仙脫身東市卒,杜老落筆中書堂。
傳道淮壖減豺虎,政須禮樂事明主。
之子軒軒霄漢姿,好向春風刷毛羽。
漢字刺的意思
刺
激烈的撞擊或爆炸聲 [wham;loud,sharp sound]。如:刺的一聲,他滑了一個跟頭
刺
(形聲。從刀,朿聲。本義:扎入,用尖利的東西刺)
同本義 [stab;prick;pierce]
君殺大夫曰刺。刺,直傷也。--《說文》
刺,殺也。--《爾雅》
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周禮·司刺》
夫專諸之刺王僚也,慧星襲月。--《戰國策·魏策》
又如:刺焚(刺股、焚膏之略詞,比喻刻苦攻讀);刺子(暗劍);刺心(以刀等刺進心臟。喻刺痛內心);刺血(刺手指出血。表示虔誠的一種苦行);刺臂(古代一種黥刑,在犯者臂部刺字;刺臂出血,用以盟誓)
諷刺 [satirize;
刺 cī象聲詞:車胎~地一聲漏氣了。又見ci。
────────────────—
刺 ci名帖。相當於現在的名片:通~倪寬。(王充《論衡·骨》)
2尖的東西進入或穿過物體:~傷、~繡。
3某睚感覺器官反應強烈:~眼。
4暗殺:~殺。
5偵探;~探軍情。
6諷刺:譏~挖苦。
7尖銳像針的東西:骨~。又見cī。
【刺刺不休】說話囉嗦,沒完沒了。
【刺槐】見【洋槐】。
【刺激】作用於有機體並引起其反應的外部或內部因素。感受刺激的能力普遍存在於生物界,並隨著動物進化而得到高度發展。如眼感受光刺激,耳感受聲刺激。
【刺客】用武器進行暗殺的人。
【刺配】古代刑罰。在犯人臉上刺字,並發配到邊遠地方。
【刺蝟】哺乳動物。頭小肢短,身上有硬刺。晝伏夜出,吃昆蟲、鼠等,對農業有益。
【刺吸式口器】昆蟲口器的一種類型。整個口器形成針狀的管,不能食固體食物,只能刺入動植物體內吸食汁液。如蚜蟲、蟬、蚊的口器。
【刺細胞】腔腸動物特有的細胞。一般產生於外胚層,觸手上特別多。其特點是細胞向外的一端有一刺針,細胞質內有一刺絲囊。碰著外物時,刺絲可刺入,放出毒素。
【刺繡】
1一種手工藝。用彩色絲絨在絲織品或布上繡花鳥、景物等各種圖案。
2刺繡工藝的產品,如蜀繡等。
────────────────—
刺qi 1.見"刺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