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白山人再造唐,謀家議國慮深長。
功成拂袖還歸去,高節依稀漢子房。
衣以青為色,謂如天骨青。
近年全不食,飲水自通靈。
心信生狂語,清羸改俗形。
半空仙樂奏,曾向靜中聽。
衣囊緘鐍竟胡為,只與偷兒便挈攜。
髻重得無猜祖珽,璧亡遮莫議張儀。
館人求屨古未免,有力負山人得知。
不用經營辦春服,舊紉蘭芷扈玄蘺。
衣冠原廟漢家儀,羽衛親來此一時。
天子當懷霜露感,都人亦歎鼓簫悲。
紛紛瑞氣隨雲漢,漠漠榮光上日旗。
塵土未驚閶闔閉,綠槐空覆影參差。
衣服田方無內客,一入廬雲斷消息。應為山中勝概偏,
惠持惠遠多蹤跡。尋陽有個虛舟子,相憶由來無一事。
江邊月色到巖前,此際心情必相似。似不似,寄數字。
衣食支吾婚嫁畢,從今家事不相仍。夜眠身是投林鳥,
朝飯心同乞食僧。清唳數聲松下鶴,寒光一點竹間燈。
中宵入定跏趺坐,女喚妻呼多不應。
衣冠不但數城南,百世詩書味孔甘。
夜半辭金知畏四,璞中有玉刖寧三。
宦情本與秋俱薄,旅夢每驚春未酣。
已矣參軍誰喜慍,一陂綠水鎮涵涵。
衣染鶯黃。愛停歌駐拍,勸酒持觴。低鬟蟬影動,私語口脂香。簷露滴,竹風涼。拚劇飲淋浪。夜漸深,籠燈就月,子細端相。知音見說無雙。解移宮換羽,未怕周郎。長顰知有恨,貪耍不成妝。些個事,惱人腸。試說與何妨。又恐伊、尋消問息,瘦減容光。
衣足一囊弊,粟余三釜陳。
猶依食貧地,已愧省煩人。
塵土病催老,風波愁過春。
詩書今在眼,還欲詩經綸。
衣上征塵鬢畔霜,信州古驛憩歸裝。
悲歌未肯彈長鋏,?氣猶能臥大床。
半暗殘燈搖北壁,常饑老馬臥東廂。
鄰雞唱罷衣篝暖,自笑行人日日忙。
衣裘不單薄,車馬不羸弱。
藹藹三月天,閒行亦不惡。
壽安流水館,硤石青山郭。
官道柳陰陰,行宮花漠漠。
常聞俗間語,有錢在處樂。
我雖非富人,亦不苦寂寞。
家僮解絃管,騎從攜杯杓。
時向春風前,歇鞍開一酌。
衣縫密密今垂老,襁褓咿咿漸趁行。
君縱無情到閨閫,那應母子亦無情。
衣冠不改只如先,關會通行滿市廛。
北客南人成買賣,京師依舊使銅錢。
衣錦還鄉人盡見,長時富貴許誰知。
無言童子呵呵笑,望得風光滿面歸。
衣冠南渡紫微郎,流落天涯事可傷。
鄙視詩人終不會,亂山深處過重陽。
衣薪難以大留形,破石空山浪予名。
倘信此心無起滅,一身那得有三生。
衣冠葉葉著師儒,創見皇家異代無。
前事盛哉申國呂,近時繼者武夷胡。
累朝經學堪貽厥,三世名家列友於。
莫道新來凋一萼,西園老柏更清。
衣冠不整,謂之外惰。
行義不修,謂之內惰。
內外俱惰,何人不唾。
衣上征塵,鏡中殘黛。
千花百草慵回睞。
帶羅自暖舊時香,同心結在終難解。
別夢成雲,春愁如海。
游絲苦恨重簾礙。
年年芳草遍天涯,香車只在斜陽外。
衣食無多悉自營,今年真個是歸耕。
屏居大澤群囂息,乍得清寒百體輕。
橋北潦收波淺碧,埭西霜近葉微赬。
一杯弄筆元無法,自愛龍蛇入卷聲。
漢字衣的意思
衣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領口,兩旁象袖筒,底下像兩襟左右相覆,為上衣形。「衣」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衣」的字與衣服有關。本義:上衣)
同本義 [upper garment;jacket]
衣,所以蔽體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說文》
一戎衣。--《書·武城》。傳:「服也。」
薄澣我衣。--《詩·周南·葛覃》
東方未明,顛倒衣裳。--《詩·齊風·東方未明》
綠衣黃裳。--《詩·邶風·綠衣》
荀九家乾為衣。--《易·說卦》
夜披衣坐。--唐·李朝威《柳毅傳》
披紫衣。
又如: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褲(上衣與褲子)
服裝
衣yī
⒈上衣。泛指衣服:~裳。內~。~冠楚楚。
⒉包在物體外面的:胞~。糖~炮彈。
────────────────—
衣yi穿:~輕裘。~羽絨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