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嶺書翻昨夜風,主人應辟出山中。
長淮再定因前畫,小邑頻難試後功。
辦得分明歸版籍,寫將清靜入絲桐。
朝堂赴日勤延問,應說無它只至公。
葉葉下高梧,端居失所圖。亂離時輩少,風月夜吟孤。
舊疾衰還有,窮愁醉暫無。秋光如水國,不語理霜須。
葉外應無葉,心中更有心。
葉葉秋聲中,霏霏蚤英蔌。
分持有如松。繁華匪慚菊。
勃蔚襲軒墀,薰沾滿衣服。
情人擢纖指,拾蕊動盈掬。
蘼蕪見離騷,苓藿入語錄。
葉葉復翻翻,斜橋對側門。蘆花惟有白,柳絮可能溫。
西子尋遺殿,昭君覓故村。年年芳物盡,來別敗蘭蓀。
葉老蠶登箔,泥肥燕葺窠。
曉風帆腹飽,夜雨柂梢高。
久客交遊少,一春行役多。
短蓬終日坐,煮茗讀離騷。
葉葉征衫來自東,相逢笑語竹窗中。
傍人底死催人去,細雨吹涼一夜風。
葉君隻字雙南金,予子拳石藏幽深。
百名以上辭不淫,我豈識子猶漸襟。
黃山之阿墓林林,斷碑日爍秋雨霖。
彼豈孫子力不任,人莫過問嗥孤禽。
子以窮餓死苦吟,束棺逆旅無衣衾。
末乃得此世所欽,子視昔者孰與今。
區間壽短升與沉,長留天地誰無心。
於中詩人最嶇嶔,竟亦朽腐如書蟫。
何獨遺子天球琳,上與郊島名相尋。
雖無薦藉鬼已歆,況立之後主釜鬵。
期以數歲頭勝簪,有田可稼桑可紝。
收拾舊稿編朱鋟,未必千載無知音。
請我書此碑之陰,大亮一語不肯侵。
嗚呼讀者悲不禁,牛羊勿踐木森森。
葉滿苔階杵滿城,此中多恨恨難平。疏簷看織蠨蛸網,
暗隙愁聽蟋蟀聲。醉臥欲拋羈客思,夢歸偏動故鄉情。
覺來獨步長廊下,半夜西風吹月明。
葉嫩藏修節,苞遺出紺膚。
葉葉裡。一枝冷浸銅瓶水。銅瓶水。飛英簇簇,硯屏香幾。夜來雪片敲窗紙。半衾芳夢相料理。相料理。梨花漠漠,江南千里。
葉是青霞剪作衣,花如靜女不爭時。
豈應更浥薔薇露,撩得窺園不下幔
葉落滿庭陰,朱門試院深。昔年辛苦地,今日負前心。
葉公好畫龍,龍固不可晤。
安知下其室,驚駭暗楹霧。
昭王亦貿骨,冀以得馬故。
相者競舉肥,終然駒遠去。
葉落才悲草又生,看看少壯是衰形。關中秋雨書難到,
江上春寒酒易醒。多少系心身未達,尋思舉目淚堪零。
幾時拋得歸山去,松下看雲讀道經。
喔喔晨雞滿樹霜,喧喧曉渡簇舟航。數星昨夜寒爐火,
一陣誰家臘甕香。久別羈孤成潦倒,回看書劍更蒼黃。
逢人舉止皆言命,至竟謀閒可勝忙。
野堂吟罷獨行行,點水微微凍不鳴。十里溪山新雪後,
千家襟袖曉寒生。只宜醉夢依華寢,可稱羸蹄赴宿程。
日苦幾多心下見,那堪歲晏又無成。
僻居多與懶相宜,吟擁寒爐過臘時。風柳欲生陽面葉,
凍梅先綻嶺頭枝。山川自小拋耕釣,骨肉無因免別離。
賴有陶情一尊酒,愁中相向展愁眉。
一帶長溪淥浸門,數聲幽鳥啄雲根。
松亭盡日唯空坐,難得儒翁共討論。
葉聲落如雨,月色白似霜。
夜深方獨臥,誰為拂塵床?
葉實根株尚老蒼,龍鱗皋比貴先嘗。
千林斷送詩騷酒,三絕無逾色味薌。
爛醞恢台養風骨,涵滋沆瀣結天漿。
怕寒僻處深於越,贄貢無階遇有唐。
蔥鬱梧楸共庭戶,風流芝玉秀齋房。
剖緘絳錦紛狼藉,瑩手摩尼可比方。
頳卵鱗皴雄俎豆,雙珠同蒂媚釵梁。
摘憂林薄明朝竭,繆論蕉盧幾許黃。
口腹定非孤寓客,甘腴盡道勝吾鄉。
峽山高詠詩日白,韶石英風賦予張。
芍葯亦能煩驛置,蒲萄豈必擅西涼。
彈圜金橘差堅久,瑛赤含桃詎可雙。
逆目提籠過闤闠,解頤夢渴吸湖江。
仲宣鴻筆絲綸手,摩詰清才黼藻光。
妙絕揀枝牆欲動,纖扦稱擘侍於傍。
翰林紀績延真賞,縣長繩愆且彌忘。
賜燕行看與懷核,分題今日記升堂。
傷時有似少陵杜,上疏豈惟臨武羌。
深忌河豚恕瑤柱,沈思橄欖過糠霜。
詞情鑒裁俱超卓,促召龍墀獻皂囊。
葉隨流水歸何處,牛載寒鴉過別村。
葉滿筐箱花滿簪,低頭微笑出桑陰。
後來若有秋鬍子,說與黃金必動心。
葉淅歷而爭墮,菊徘徊而尚開。
流年逼人太甚,佳客折簡不來。
漢字葉的意思
葉
(形聲。從艸,葉聲。植物的葉子。「葉」,同「協」,會意字,從十從口。本是兩個字。本義:草木之葉)
同本義 [leaf]
葉,草木之葉也。--《說》
其葉為胡蝶。--《列子·天瑞》。註:「散也。」
枝葉未有害。--《詩·大雅·蕩》
又如:葉尖(植物學名詞。葉片的尖端部位);葉序(植物學名詞,葉在莖上的排列方式稱為葉序);葉芽(植物學名詞。與花芽相對。發育後成為莖、枝及葉的芽);葉基(植物學名詞。葉片的下端靠近葉柄的部分)
比喻輕小、輕飄像葉子的東西 [leaf-like thing]
萬里風波一葉舟。--李商隱《無題》
又如:百葉窗;一葉扁舟
葉xie
⒈和恰,合,共同:~和。~韻。~句。~謀。
────────────────—
葉(葉)ye
⒈植物的營養器官之一,長在莖上,多為片狀、綠色:茶~。樹~子。菜~兒。
⒉像葉的:~輪。鐵~。百~窗。
⒊ 時期:清朝初~。二十世紀末~。
⒋ 同 "頁"。
⒌[葉落歸根]〈喻〉不忘本源。
⒍[葉落知秋]〈喻〉從微小的變化而預測到事物的發展、趨向。
────────────────—
葉she 1.古邑名。在今河南省葉縣南。春秋時屬楚領地。漢置縣。 2.姓。春秋楚有葉公諸梁。見《左傳.定公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