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字開頭詩句,對開頭的古詩,開頭字是對字的古詩詞詩句,第1個字起頭字是對字的詩詞

古詩詞開頭字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開頭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黃花猶自滿庭開,那恨過重陽。憑闌干醉袖,依依晚日,飄動寒香。自歎平生豪縱,歌笑幾千常白髮欺人早,多似清霜。誰信心情都懶,但禪龕道室,黃卷僧床。把偎紅調粉,拋擲向他芳。□喚汝、東山歸去,正燈明、松戶竹籬旁。關門睡,儘教人道,癡鈍何妨。

坐當清夜,茆堂野水西。

破窗秋燭冷,高木老猿啼。

跡與孤雲並,身將一夢齊。

幽懷言未已,明月落前溪。

花味道興何長,好學顏家到坐忘。

莫與紅塵兒輩道,心清正自得真香。

酒心不樂,見君動行舟。回看暮帆隱,獨向空江愁。

晴雲淡初夜,春塘深慢流。溫顏風霜霽,喜氣煙塵收。

馳馹數千里,朝天十二樓。因之報親愛,白髮生滄洲。

花時節不曾忺。見花殘。任花殘。小約簾櫳,一面受春寒。題破玉箋雙喜鵲,香燼冷,繞銀屏,渾是山。待眠。未眠。事萬千。也問天。也恨天。髻兒半偏。繡裙兒、寬了還寬。自取紅氈,重坐暖金船。惟有月知君去處,今夜月,照秦樓,第幾間。

琴台、不堪塵涴,春風微露纖指。崢嶸鶴膝翹空勢,取次著花安蕊。偏有意。把竹外一枝,飛灑輕煙裡。月痕如洗。又底事丹青,何須水墨,虛白闞清泚。華堂暮,珍重休彈麈尾。靜中留此佳致。橋西幾度香浮處,回首都隨流水。閒徙倚。歎汩沒黃埃,變幻皆如此。蜚廉莫起。待別有神人,風斤一運,和影上窗紙。

汝還成歎,寒更坐轉深。

異鄉垂老計,春草隔年心。

蠟炬明殘夜,天風破積陰。

遙憐幾稚子,酒罷一長吟。

水看山別離,孤舟日暮行遲。

江南江北春草,獨向金陵去時。

我脫粟盤,徐餐休祝鯁。

嗟余何不辰,備極生人凶。

偶全折脅范,屢脫南冠鐘。

再醮亦何為,孫枝發枯桐。

鬼猶果求食,寧吐殺與豐。

兩兒如我長,無田學圃農。

鄭忽敢辭昏,冗食哀我翁。

茲外尚難言,二女累橋公。

荊笄嫁不售,誰論德與容。

幼也抱奇疾,此歲日尪癃。

亦既就膏肓,二豎不可攻。

而我事奔走,過家如狂風。

豈無旬浹留,奈此旦夕暮。

吞酸一執手,掣去如飛蓬。

心知不再見,衰淚紛無從。

書來報哀訃,齎恨歸亡窮。

莫聞忍死言,稿葬青蓮宮。

為父我安忍,為兒汝何逢。

興言一及此,鏃刃戕心胸。

梅花每恨匆匆,竟日望斷胡梅瀧。

欲往從之秋水隔,參橫月落夢渠儂。

敵何曾挫一毫,避人堪笑卻成逃。

莫思蓬戶飛三箭,且向椿闈帶兩髦。

年少枉隨流水去,老來方悟入山高。

兒童已辨新詩句,擬釘門符換書桃。

酒應從暮吹號,酒行還喜薦溪毛。

若將物象評詩思,須向江頭看怒濤。

尊前、簪花騎竹,老胡起起能舞。春風浩蕩天涯去,惟有薰吟自語。槐正午。看萬戶蜂脾,簾幕雙雙乳。嬌兒呆女。漫學得琵琶,依稀馬上,總是主恩處。凌煙像,空倚臨風玉樹。升沈事遽如許。劉郎貫是瑤池客,又醉碧桃三度。花下數。記三度三千,結子多紅雨。年年五五。共準擬階庭,釵符獻酒,裊裊綴雙虎。

坐茶甌日兩回,胸懷真率向人開。

茶甌客如前度,不見先生杖屨來。

酒寂不語,悵然悲送君。明時未得用,白首徒攻文。

澤國從一官,滄波幾千里。群公滿天闕,獨去過淮水。

舊家富春渚,嘗憶臥江樓。自聞君欲行,頻望南徐州。

窮巷獨閉門,寒燈靜深屋。北風吹微雪,抱被肯同宿。

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時。舟中饒孤興,湖上多新詩。

潛虯且深蟠,黃鵠舉未晚。惜君青雲器,努力加餐飯。

酒無言興盡還,豆花棚下有青山。

明朝欲釣鱸魚去,君若來時恐未閒。

芳晝。甚怕冷添衣,傷春疏酒。正緋桃如火,相看自依舊。閒簾深掩梨花雨,誰問東陽瘦。幾多時,漲綠鶯枝,墜紅鴛甃。堤上寶鞍驟。記草色薰晴,波光搖岫。蘇小門前,題字尚存否。繁華短夢隨流水,空有詩千首。更休言,張緒風流似柳。

景誰能不賦詩,憑高著眼到幽微。

下臨無地仙三島,水遠兼天山四圍。

豈但追陪閒著句,更應珍重為留衣。

北山他日移文去,蕙帳無人月滿扉。

面不相見,用心同用兵。算人常欲殺,顧己自貪生。

得勢侵吞遠,乘危打劫贏。有時逢敵手,當局到深更。

植同奇樹,扶疏近軒。

舊經梁苑賦,初結太山根。

就簡供書刻,乘秋爽些魂。

鳶風朝作籟,鶴露夜留痕。

招隱宜先桂,忘憂可並萱。

會當充鳳食,薦實帝家園。

對字的釋義

漢字對的意思

(會意。從口,從「丵」,即,古「叢」字,像草木叢生。),從寸。寸,法度也。漢文帝以為責對而偽,言多非誠,故去其口,以從土。本義:應答)

同本義 [answer;reply]

對,答也。--《廣韻》

聽言則對。--《詩·大雅·桑柔》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論語·述而》

唐且對曰:「臣未嘗聞也。」

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孟子·梁惠王下》

冠者對。--《儀禮·士冠禮》。註:「應也。」

對曰:「非禮也敢辭。」--《儀禮·曲禮》。註:「答問也。」

操喚楊修問之,修以雞肋之意對。--《三國演義》

又如:無言以對;對當(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