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綿我瓜瓞,引蔓空爾長。
有子將得力,棄之往他鄉。
他鄉與故里,兩地永相望。
獨有中天月,遠照雙松堂。
雙松我所植,念之猶不忘。
況復兒與女,不見今六霜。
大兒逾弱冠,有姊同已長。
想當望我時,齊行松樹旁。
見樹不見父,嗚咽淚成行。
小女年尚稚,與弟走踉蹡。
相呼戲樹下,何處褰父裳。
反哺有慈烏,跪乳有羔羊。
人事獨暌乖,俯仰我心傷。
綿州附子漢州姜,最好沉黎出麝香。
魯子師僧才一嗅,鼻頭裂破眼睛黃。
綿綿隋堤草,草色翠如茵。
梧桐間桃李,穠艷驕陽春。
楊柳垂金堤,拂舞無纖塵。
行人不敢折,守吏嚴呵嗔。
大業一崩隕,九廟猶荊榛。
隋堤草與木,采斫雜樵薪。
秋風號枯枝,野火燒陳根。
園林宮館尚禾黍,草木於爾何足論。
綿綿鐘漏洛陽城,客舍貧居絕送迎。
逢君貰酒因成醉,醉後焉知世上情。
綿綿若論太幽深,即是流珠不是金。
萬卷經文兼在目,機關絕妙有浮沈。
綿綿女蘿。
施於松標。
稟澤洪干。
晞陽豐條。
根淺難固。
莖弱易雕。
操彼纖質。
承此沖飆。
綿裡裹刀難近傍,飯中有藥出閩鄉。
至今怕飲山中水,我昔曾遭蠱毒傷。
綿州八月秋氣深,芙蓉溪上花陰陰。
使君喚船復載酒,書生快意仍長吟。
擊鼓吹笙歡客飲,脫巾露發看日沈。
歸來不知其所往,但見月高松樹林。
綿野喜相依,長亭亟解攜。
寒銷雲棧北,春遍錦城西。
邛醬傳芳蒟,巖祠頌縹雞。
時平通守貴,千騎斗鄣泥。
綿蕝南湖屋數椽,鷗邊一壑許容儂專。
小軒東面雲生樹,貢檻前頭水接天。
餉客清風無盡藏,可人明月不論錢。
愛閒聞取身頑健,逸老祠旁理釣船。
綿瓞憐同帶,鋤耰莫誤芸。
浮泉滋紺質,巾綌透清芬。
積石三年熟,瑤池五色文。
靜思空洞美,寧問邵平君。
綿蕝無傳,莫克用人。
孰播其馨,孝明是似。
綿綿葛藟[1],在河之滸。終遠兄弟,謂他人父。
謂他人父,亦莫我顧!
綿綿葛藟,在河之涘[2]。終遠兄弟,謂他人母。
謂他人母,亦莫我有!
綿綿葛藟,在河之漘[3]。終遠兄弟,謂他人昆。
謂他人昆,亦莫我聞!
綿蠻黃鳥,止於丘阿,道之去遠,我勞如何。
飲之食之,教之誨之,命彼後車,謂之載之。
綿蠻黃鳥,止於丘隅,豈敢憚行,畏不能趨。
飲之食之,教之誨之,命彼後車,謂之載之。
綿蠻黃鳥,止於丘側,豈敢憚行,畏不能極。
飲之食之,教之誨之,命彼後車,謂之載之。
綿綿遠念近來多,喜鵲隨函到綠蘿。雖匪二賢曾入洛,
忽驚六義減沈痾。童扳鄰杏隳牆瓦,燕啄花泥落砌莎。
好更因人寄消息,活州歸去已蹉跎。
常憶團圓繡像前,東歸經亂獨生全。孤峰已住六七處,
萬事無成三十年。每想苑牆危逼路,更思缽塔曉凌煙。
如今憔悴荊枝盡,一諷來書一愴然。
綿綿夕漏深,客恨轉傷心。
撫弦無人聽,對酒時獨斟。
故鄉萬里絕,窮愁百慮侵。
秋草思邊馬,繞枝驚夜禽。
風度谷余響,月斜山半陰。
勞歌欲敘意,終是白頭吟。
綿蠻黃鳥不堪聽,觸目離愁怕酒醒。雲散碧山當晚檻,
雨催青蘚匝春庭。尋芳懶向桃花塢,垂釣空思杜若停
晝夢不成吟有興,揮毫書在枕邊屏。
綿絹,割兩耳,只有面。
綿綿千丈絲,就此一寸的。
但願的成蓮,莫教蓮蒂意。
綿綿瓜瓞,施於中林。
顧於烝嘗,匪今斯今。
漢字綿的意思
綿
(會意。從帛,從糸。本義:絲棉,精絲綿,新絲綿)
同義 [silk floss]
絳緹郊規啃趺唷(D-《急就篇》。顏註:「漬繭擘之,精者為綿,粗者為絮。今則謂新者為綿,故者為絮。」
身衣布衣,木綿皁帳。--《資治通鑒》
吳綿軟如雲。--白居易《新制布裘》
又如:綿子(絲綿);綿衣(內裝絲綿的衣服);綿帛(絲綿絹帛的總稱);綿矩(加工絲綿的工具)
通「棉」 [cotton]。如:綿花(棉花);綿絮(指彈松的絲綿或棉花);綿絨(軋去棉籽尚未彈松的棉花)
絲絮狀物 [floc]
想見東郊攜手日,海棠如雪柳飛綿。--陸游《醉中懷眉山舊遊》
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
綿(綿)mian
⒈蠶絲結成的片或團:絲~。
⒉薄弱,軟弱:~力。軟~ ~。~薄(又〈喻〉才能、力量薄弱)。
⒊連續不斷:~延。~地千里。
⒋[綿邈]時間久,距離遠:年代~邈。
⒌[綿密]思考、言行等周密細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