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太守才且賢,郡中無事高枕眠。
太守到來山出泉,黃砂磧裡人種田。
敦煌耆舊鬢皓然,願留太守更五年。
城頭月出星滿天,曲房置酒張錦筵。
美人紅妝色正鮮,側垂高髻插金鈿。
醉坐藏鉤紅燭前,不知鉤在若個邊。
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黃金錢,
此中樂事亦已偏。
敦崇妙本膺丕貺,濬發鴻源示永年。
吉語密傳當乙夜,粹儀祗覿擁祥煙。
皇心翼翼精齋至,祖德綿綿道誨宣。
誕集純禧彰錫羨,交修茂典表欽先。
爰稽大壯新瓊宇,仰法殊庭設綺筵。
山積瑰材鹹備矣,神扶華棟見巍然。
元龜獻兆良辰協,哲匠施勤庶藝全。
四柱如翬循寶勢,觚稜削玉燦珠躔。
黼帷夙設宸居麗,翠葆躬臨聖志虔。
昭答明靈陳盛會,睿詞敷暢煥雲牋。
敦煌水涸龍駒伏,未央廄前秋草綠。
驢駝負石玉門關,舊苑空餘三十六。
憶昔高皇馬百匹,騊駼車府無監牧。
只留太僕掌天閒,不許田駑食民谷。
古來貴良不貴多,須信儉余奢不足。
任監手畫百驊騮,五色如雲散平陸。
八月風高水草甘,飲嚙舒閒肆馳逐。
騅黃莫復辯,水葉風花亂人目。
任公生遭太平世,結思驅毫逞神速。
四海無虞百將閒,無乃圖形華山麓。
吾聞善相東門京,坐閱群龍眼如燭。
帛家口齒謝家鬃,皎皎那容在空谷。
爭如下乘得休安,骨相雖凡好毛肉。
杏花煙外柳陰中,絆絡無加飽芻粟。
嗚呼此畫世已稀,徒有千金未輕鬻。
老矣支郎俊氣銷,撫卷空歌天馬曲。
敦篤情懷世所稀,昔年今日事難追。
雪霜未始寒無甚,□桂可嘗色暫移。
洛邑士人雖我信,天津風月只君知。
夢魂不悟東都遠,依舊過從似舊時。
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方苞方體,維葉泥泥。
慼慼兄弟,莫遠具爾,或肆之筵,或授之幾。
肆筵設席,授幾有緝御,或獻或酢,洗爵奠斝。
醓醢以薦,或燔或炙,嘉殽脾臄,或歌或咢。
敦弓既堅,四鍭既鈞,捨既然均,序賓以賢。
敦弓既句,既挾四鍭,四鍭如樹,序賓以不侮。
曾孫維主,酒醴維醹,酌以大鬥,以祈黃耇。
黃耇台背,以引以翼,壽考維祺,以介景福。
敦詩說禮中軍帥,重士輕財大丈夫。常與師徒同苦樂,
不教親故隔榮枯。花鈿坐繞黃金印,絲管行隨白玉壺。
商皓老狂唯愛醉,時時能寄酒錢無。
敦牂開歲斗回杓,共慶元正視朔朝。
仗下法官陳禹會,宴開平樂奏虞韶。
北邦膚使星持節,近侍詞臣頌獻椒。
共效華封人吉語,勤勤三請祝唐堯。
敦復想為詩,目見無全牛。
天工忌其才,小邑使拘囚。
漫塗以塵埃,訟訊群啾啾。
尚於紛紜中,逸興時奔流。
不知誰使之,瞥爾為南遊。
驊騮解其縶,鷹隼脫於鞴。
山川困搜羅,風月遭嘲咻。
舉手聊探之,縱橫爛琳璆。
不有同行人,更歌而迭酬。
天應憫子勞,久苦暫使休。
奈何少縱之,一放不可收。
歸來見我喜,逸氣凌高秋。
我竊不自量,妄將挾甚輈。
心知不可追,子幸為我留。
君方嚴旗幢,我亦戒戈矛。
將圖詰朝見,百敗非予羞。
敦篤情懷世所稀,昔年今日事難追。
雪霜未始寒無甚,松桂何嘗色暫移。
洛邑士人雖我信,天津風月只君知。
夢魂不悟東都遠,依舊過從似舊時。
漢字敦的意思
敦
(形聲。從「」,表示與以手持械的動作有關。本義:投擲)
厚道。誠樸寬厚;厚重;篤實 [honest;sincere]
說禮樂而敦詩書。--《左傳·僖公二十七年》
乞言,從求善言,可以為政者,敦使受之。--《詩·行葦·序》鄭箋
盡力莫如敦篤。--《左傳·成公十三年》
敦祗恭厚。--《韓非子·難言》
樂者敦和。--《禮記·樂記》
乃夫敦樂而無憂。--《禮記·樂記》
敦外親。--《漢書·鮑宣傳》
又如:敦雅(敦厚文雅);敦固(敦厚鞏固);敦篤(敦厚篤實);敦勉(敦厚勤勉);敦至(篤實周全);敦善(敦良,敦厚善良)
厚實 [thick]
使虞敦匠。-
敦 dūn
1誠懇:~請。
2姓。
【敦促】誠懇地催促。
【敦厚】忠厚。
【敦煌石窟】中國著名石窟。位於甘肅省敦煌縣東南。前秦建元二年(366),僧樂尊開始鑿窟造像。歷經隋、唐以至元代,均有所修建。現尚存有壁畫和雕塑作品的共486窟,計有壁畫12萬平方米,造像2415尊。壁畫包括本生、佛傳、經變、供養人和建築彩畫圖案等;造像都是泥塑,有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等。這些作品反映了中國從4世紀到14世紀的部分社會生活及歷代造型藝術的發展情況。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發現藏經洞後,窟內歷史文物和藝術品遭到斯坦因、伯希和、華爾納等外國掠奪者的大量盜竊和破壞。建國後設立敦煌文物研究所,進行修復、保管和研究工作。1987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名錄。又名千佛洞、莫高窟。
【敦刻爾克撤退】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英法盟軍從法國向英國的一次大撤退。1940年5月,德軍侵入比利時,擊敗英法盟軍。在比利時境內的英法盟軍約40萬人,約有34萬人經法國北部的敦刻爾克海港通過英吉利海峽撤至英國,避免了主要軍事力量全軍覆沒的危險。
【敦請】誠心地邀請。
【敦實】(人或物)粗短而結實。
────────────────—
敦duī 1.治理,管理。 2.投擲;捶擊。 3.獨處貌。 4.比試。
────────────────—
敦dui 1.古代食器。用以盛黍﹑稷﹑稻﹑粱等。形狀較多。一般為三短足,圓腹,二環耳,有蓋。圈足的敦,蓋上多有提柄。流行於春秋戰國時期。 2.指形制較大的酒器。 3.通"憝"。怨恨,怨怒。
────────────────—
敦dun 1.豎。 2.同"墩"。土堆。 3.指形狀似土堆的東西。
────────────────—
敦tun 1.布陳,屯聚。 2.古時軍伍編製單位。參見"敦長"。
────────────────—
敦tuan 1.聚攏貌。 2.謂聚攏。 3.通"團"。圓形。參見"敦瓜"。
────────────────—
敦diāo 1.雕畫,文飾。參見"敦弓"﹑"敦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