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青衣海上還,八年兩度雪封山。
如今一水平如鏡,好釣桐江五百灘。
午枕回清夢,疏林逗遠風。
茶甌烹葉白,果飣剝方紅。
小壘常稀訟,鄰邦近息戎。
民謠知善政,佽助亦何功。
午照當窗樹影疏,靜聽{左埒右虎}{左埒右虎}水鳴除。
便將一日平分了,半用酣眠半讀書。
午行清湘縣,妍暖春事嘉。
柴荊鬧桃李,冥冥一川花。
故園豈少此,愈此百倍加。
我寧不念歸,顧作失木鴉。
百年北窗涼,安用天一涯。
君恩重喬岳,敢計征路賒。
鄉心與官身,鑿枘方聱牙。
橘柚走珍貢,何如鑿匏瓜?
明當復露奏,天日臨幽遐。
儻許清江使,曳尾還污邪。
午雞聲不到禪林,柏子煙中靜擁衾。
忽憶西巖道人語,杖藜乘興得幽尋。
午門同出獨歸遲,立斷銅壺漏下時。
添得綠荷千萬柄,雨聲強半在西池。
午窗睡起懶衣裳,獨立樓頭數過航。
苔蘚瓦連蒼暈古,梧桐桅覆綠陰涼。
北來話舊玉堂雨,西望懷人白筆霜。
午景蔽浮雲,芳林散清雨。
虛窗度遙吹,稍覺青葉舉。
殘蔬知夏余,隕葉兆秋序。
幽獨無往來,烹茶誰晤誰。
午景簾櫳靜,薰風草木酣。
誰知恭儉德,彩縷出親蠶。
午陰雲弄日,水漲浪侵磯。
小港漁舟聚,深村酒戶希
牛閒童自睡,蠶熟客方歸。
隔岸人家近,繅聲出翠微。
午夜山房月色深,十分明白墮功勳。
撥開向上通天竅,煙嶂重重不見人。
午思昏昏不肯醒,倦投竹枕睡難成。
曉然有夢疑非夢,聽得人聲及水聲。
午未未未申,申卯卯辰辰。
巳巳巳午午,朔望一般輪。
午陰初轉御橋灣,齋退從容出九關。
天上好風重送喜,鑾輿明日幸鍾山。
午橋莊上千竿竹,綠野堂中白日春。
富貴極來唯歎老,功名高後轉輕身。
嚴更未報皇城裡,勝賞時游洛水濱。
昨日庭趨三節度,淮西曾是執戈人。
午夜漏聲催曉箭,寒盡春生洛陽殿。
漢主山河錦繡中,可惜春光不相見。
自胡之反持干戈,一生抱恨空咨嗟。
我已無家尋弟妹,此身那得更無家。
南極一星朝北斗,每依南斗望京華。
午夜君山玩月回,西鄰小圃碧蓮開。
天香風露蒼華冷,雲在青霄鶴未來。
午香簾影靜浮華,對面機心萬里賒。
夾騎倒戈窺虎穴,亂烏橫陣占鷗沙。
當人不讓爭先著,袖手須饒老作家。
欲訪爛柯山下客,洞深春染碧桃花。
午枕汗如洗,曉櫛氣稍蘇。
落蛩試風露,滿意鳴相呼。
倦客感節物,流光不躊躇。
秋聲已如許,殘暑何足驅。
人言今歲熱,迥與常歲殊。
此理恐未然,豈不知頭顱。
年年有三伏,日日非故吾。
婆娑今尚可,後當彌不如。
病骨須一涼,未暇惜居諸。
坐來有清思,西風搖井梧。
午夜涼生翠幔。簾外行雲撩亂。可恨白蘋風,欲雨又還吹散。腸斷。腸斷。楚夢驚殘一半。
漢字午的意思
午
(象形。本義:御馬索)
同本義 [rope that use to manage horse]
[甲骨文「午」字]疑當是索形,殆馭馬之轡也。--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
地支的第七位 [the seventh of the twelve Earthly Branches]
與天干相配,用以紀年
太歲在午曰敦羊。--《爾雅》
用以紀月。即農曆五月
午,五月陰氣午逆陽,冒地而出。--《說文》
用以紀日
庚午之日,日始有謫。--《左傳》
用以紀時,即十一時至十三時;正午,白天十二時 [noon]
午戰於彼。--《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時已過午。--《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過午已昏。--明·歸有
午wǔ
⒈地支的第七位,也用作次序第七。
⒉[午時]十一點到十三點。
⒊特指正午(十二點):~餐。上~。中~。下~。
⒋[午夜]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