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目未嘗無,臨機道什麼。
錢是足陌,物是定價。
坐破七個蒲團,捲簾方見天下。
千里追風非駿馬。
觸熱褦襶幾許,我生何艱哉。
九天星斗初轉,汲井意徘徊。
不解鳴珂帝所,踉蹡沒塵埃。
為問晚嫁盧姬,一笑為誰開。
觸塗是礙。一任浮沈何必改。有個人人。自說居塵不染塵。謾誇千手。千物執持都是有。氣候融怡。還取青天白日時。
觸目成幽興,詩今十數篇。
風傾竹上雪,鳥度水中天。
急雨涔涔日,迎人小小船。
更逢清管發,聲到客愁邊。
觸石便溟蒙,經旬失遠空。
深疑竹箭浪,兼起蓼花風。
淨長苔痕綠,寒催木葉紅。
蒼蒼不可問,惆悵漢陵東。
觸石興雲走列峰,天官日日課分龍。
有懷競喜神靈雨,無術添驅變化筇。
枕上佳聲欣濺瀑,田間樂事喻號鐘。
連朝風伯何從惡,敢不凌兢為肅容。
觸目驚猶故,逢茅伏自遮。
扶行衣盡莿,衰削面如瓜。
橋斷深宜厲,途昏曲恐差。
斜風飄細雨,啼殺未棲鴉。
觸翻茶瓢,眉毛掛劍。
殺活不分,邪正難辨。
古今同轍不同途,妙悟玄機轆轆轉。
觸事老來情緒懶,西湖債未曾還。試呼小艇訪孤山。昔年鷗鶴侶,總笑鬢斕斑。仙去坡翁山耐久,煙霏空翠憑闌。日斜尚覺酒腸寬。水雲天共色,欸乃一聲間。
觸寒歷險來特特,愧無以當欣有得。
向來憂患不相捨,知子用心堅鐵石。
人畏有心事無難,此語雖鄙理則然。
君今意在翰墨間,他日人爭讓一先。
觸煙入溪口,岸岸唯檉櫟。其中盡碧流,十里不通屐。
出林山始轉,絕徑緣峭壁。把籐借行勢,側足憑石脈。
V牙斷行處,光滑猿猱跡。忽然風景異,乃到神仙宅。
天晴茅屋頭,殘雲蒸氣白。隔窗梳發聲,久立聞吹笛。
抱琴出門來,不顧人間客。山院不灑掃,四時自虛寂。
落葉埋長松,出地才數尺。曾讀上清經,知注長生籍。
願示不死方,何山有瓊液。
觸目絕對待,萬法無不在。
是汝心不知,非汝心不會。
不會無不會,不知無不知。
只個不會知,殊特也大奇。
觸目儘是清淨地,清淨地上無佛祝
趙州教人急走過,狸奴倒上菩提樹。
觸事嫌猜只一喑,出門固羨砌蟲吟。
無情河漢西流去,惟有白雲知此心。
觸熱嫌尋訪,閉門如路窮。
手持東野集,思與何人同。
候雨坐簷樹,聽蟬得晚風。
因之過林叟,歸步月明中。
觸目錢塘昨夢非,行春載酒憶當時。
花間不輾香輪入,柳外空鞭駿馬飛。
落日荒山和靖墓,斷雲流水子胥祠。
忘情鷗鷺間於我,應笑江湖客未歸。
觸熱相過敢憚煩,會呼童子掃蓬門。
俗流未許通車馬,年契長期到子孫。
已擬置棋勀揪鄭炭蘋髂嘧稹?/p>
荒園半畝清風足,他日應消楚客魂。
觸眼嗟黃落,憑高接翠微。
幽禽私自語,寒蝶晚相依。
醉熟風吹帽,愁生帶減圍。
功名竟何許,尊酒莫相違。
觸戰蠻征一掃空,和雲占斷最高峰。
單提破钁頭邊事,佛祖當機不見蹤。
觸熱行萬里,煩促詎可論。
泊船鄂州步,終日如炮燔。
搖扇腕欲脫,揮汗白雨翻。
推枕再三起,散發臨前軒。
秋近更漏長,天旱星宿繁。
甘澍何時來?太息憂元元。
漢字觸的意思
觸〈動〉
(形聲。從角,蜀聲。本義:以角撞物)
用角抵人或物 [butt]
觸,牴也。--《說文》
獸窮則觸。--《新序雜事》
觸槐而死。--《左傳》
羝羊觸藩。--《易·大壯》
又如:觸藩(以角觸撞藩籬);觸藩羝羊(公羊牴觸藩籬,角被掛,無法擺脫很焦急)
撞,碰 [strike;hit]
手之所觸。--《莊子·養生主》
又如:觸損(傷害);觸抵(牴觸頂撞);觸搏(撞擊)
接觸 [touch;contact]。如:觸物(接觸景物、事物);觸桶(便桶);觸冒(接觸,冒著)
遇到;遭受 [meet with;suffer]
觸草木,盡死。--柳宗元《捕蛇者說》
又如:觸受(觸及,遭受);觸值(遭遇);
觸 chu
1接觸;碰:~電、一~即發。
2觸動;感動;感~、忽有所~。
【觸機】觸動靈機:不假思索:~即發。
【觸角】〈生〉通常指動物頭部細長的感覺器官。在節肢動物中由附肢變成。具觸覺、嗅覺功能。有的種類還具其他多種功能。
【觸景生情】為眼前的景物所觸動而產生某種情感。
【觸覺】〈生〉機械刺激引起的皮膚感覺。狹義指刺激輕輕接觸皮膚所引起的膚覺。廣義還包括壓覺和振動覺。盲聾啞人的觸覺多有高度的發展,以補償聽覺和視覺缺陷。
【觸類旁通】掌握某種知識或規律後,推知相關的知識或規律。旁通:互相貫通。
【觸目驚心】見【怵目驚心】。
【觸目傷懷】看到某種事物而引起內心傷感。
【觸手】〈生〉無脊椎動物頭部細長柔韌的突起物。主要作觸覺和卷攫用,間或也有呼吸、運動、支持身體等功能。水螅、沙蠶、海參等都具觸手。
────────────────—
觸(觸)chu
⒈抵,用角頂撞:有角者~。
⒉碰撞,碰著:~動。~礁。~電。接~。~目驚心。
⒊冒犯:~犯。~怒。
⒋[觸覺]皮膚、毛髮等跟物體接觸時所產生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