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路入芙蓉,秋高見早鴻。
蕩雲飛作雨,海日射成虹。
一水通龍穴,諸峰盡佛宮。
如何靈運屐,不到此山中。
驛路飄黃葉,關門薄紫荊。
上都瞻處近,北斗坐來平。
塞冷胡笳斷,原荒野燒明。
終軍雖老大,還欲請長纓。
驛酒沽來滿滿斟,現成詩句不須尋。
輕雲閣雨風聲軟,淡霽籠雲日影沉。
夾路梔花香野水,隔山杜宇響喬林。
草菴飯了從容睡,門外通衢無古今。
驛使前時走馬回,北人初識越人梅。
清香莫把荼醾比,只欠溪頭月下杯。
驛路孤亭含落暉,綠蕪風暖燕頻飛。
城頭潮上酒初歇,江畔月明人獨歸。
才滯莫疑天道遠,路貧方覺世情非。
淒涼十二年來事,惟有臨歧淚染衣。
驛路新發掌面平,揚塵從此去朝京。
清風只欠蒼松立,留待他時我種成。
驛路風吹楊柳枝,江雲江草不勝悲。
也知遠道終須別,借得離筵駐片時。
驛騎駸駸犯露霜,定知遐俗喜生光。
千官弩矢迎郊外,百姓壺漿夾道旁。
要使遠謀安井邑,盡令諸將守封疆。
更將餘力籌邊策,歸日收功坐廟堂。
驛報行天下,君王棄萬幾,
鶴翔雲漢遠,龍向鼎湖飛。
杞國天初隱,咸池日尚微。
臨軒思往事,備淚不停揮。
驛西斜日滿窗前,獨憑秋欄思渺綿。數尺斷蓬慚故國,
一輪清鏡泣流年。已知世事真徒爾,縱有心期亦偶然。
空愧荀家好兄弟,雁來魚去是因緣。
驛畔爭撏草,車前自餵牛。鳳城一別幾經秋。身在天涯海角、忍回頭。旅夢驚殘月,勞生寄小舟。都人應也望宸遊。早晚蔥蔥佳氣、滿皇州。
驛外清江十里秋,雁聲初到荻花洲。
征車已駕晨窗白,殘燭依然伴客愁。
驛路崎嶇泥雪寒,欲登籃輿一長歎。
風光不見桃花騎,塵土空留杏葉鞍。
喪乘獨歸殊不易,脫驂相贈豈為難。
并州好馬應無數,不怕旌旄試覓看。
驛亭三楊樹,正當白下門。吳煙暝長條,漢水嚙古根。
向來送行處,回首阻笑言。別後若見之,為余一攀翻。
驛捨聞泣者甚怨問之乃昔富而今貧者乃作一詩今以贈楊君一題贈楊耆,而以現題為引。
孤村漸一作微雨逐秋涼,逆旅愁人怨夜長。
不寐相看惟櫪馬,愁吟一作悲歌互答有寒螿。
天寒滯穗猶橫畝,歲晚空機尚倚牆。
勸爾一杯聊復睡,人間貧富海茫茫。
驛卒征夫旦復休,鸞輿未必竟南遊。
見說江淮民力困,行宮風雨使人愁。
驛奴莫問客為誰,但報房湖水石知。
象鼻卷筩和月吸,鳳膺橫玉倚風吹。
江淮消息愁端厭,關洛功名老色欺。
陶寫此情須會得,行廚催喚莫教遲。
驛使初回,新陽才報。時和倍覺青春早。華燈和月擁朱轓,花間萬點寒星校團扇歌清,重裀舞妙。遊人只恐歸來悄。明年親侍輦輿行,未應肯記濡須好。
驛路穿林斷復通,客程蛇繞亂山中。
三杯軟飽千林暝,萬事從來一笑空。
珍重故人相問意,自憐羈客尚飄蓬。
江湖易有淹留興,已許滄浪伴釣翁。
驛官近日逢迎少,清隱何妨結草堂。
門對好山蒼霧濕,窗連修竹翠雲涼。
侍童解誦《閒居賦》,過客求書《急就章》。
愧我驅馳塵滿面,濯纓為爾詠滄浪。
漢字驛的意思
驛
(形聲。從馬,睪聲。本義:古代供傳遞公文或傳送消息用的馬)
同本義 [post horse]
驛,置騎也。--《說文》
即孟子置郵,所謂遽也。
馹為傳車,驛為馬騎。
楚子乘驛。--《左傳·文公十六年》
使驛謁諸王。--《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後數日驛至。--《後漢書·張衡傳》
驛站 [post]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陸游《卜算子·詠梅》
又如:驛遞夫馬(驛馬);驛馬星(星相家的迷信說法,若占卜得驛馬星,表示將遠行、赴任、移居);驛吏(管理驛站的官吏);驛亭(古代作為行旅中途休息住宿的處所);驛書(以驛馬傳送的文書);驛館(旅館,驛
驛(驛)yi〈古〉供傳遞公文或傳送消息用的馬:走~。〈引〉驛站(供驛馬與傳遞人中途休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