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看功臣樹色蒼,故山端的勝殊方。
桑麻原隰連香徑,金碧樓台峙寶坊。
瀹雪小齋雲半榻,貫花新偈入千行。
春深四大輕安否,佛祖權衡賴抑揚。
厭調鞍馬佩金壺,默坐空窗氣晏如。
已覺胸襟忘得喪,那知花草就榮枯。
弦何庸絕琴寧有,聲未曾銷塵本無。
此語倘教遊子聽,料應誚我一何愚。
厭踏千山折,欣逢屋數椽。
衣冠存古制,松雪對華巔。
自漉甕中酒,仍烹澗底泉。
桃源疑此是,不必問神仙。
厭聽野雀語雕簷,
怕見楊花撲繡簾。
拈起繡針還倒拈。
兩眉尖,一半兒微舒一半兒斂。
厭代人間世,收神天上游。
遽然虛玉座,不復望珠旒。
待旦移巾幘,饔人改膳羞。
尋常飛白幾,寂寞暗塵福
厭直承明兩建牙,更將義概浹朝家。
舉杯珍重吾歸矣,林下需君步軟沙。
厭浥[1]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
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
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
雖速我獄,室家不足!
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
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
雖速我訟,亦不女從!
厭晴思滴瀝,閔雨思開霽。
姑欲快吾私,豈暇計豐歲。
身如姑射山,物物無疵癘。
可笑建除家,卜日論開閉。
堂堂百年中,雇已閱半世。
徭蜑且友朋,百粵即魯衛。
厭離塵垢。便志樂虛閒,清淨為友。劍掛寒光,兵安雲將,戰勝五行之寇。收得洞玄靈寶,跳出陰陽之殼。大丹就。煉摘騎日月,摩挲星斗。英秀。超前後。隨應萬機,明顯神通手。鐵板門庭,金針玉線,到處七穿八透。引出錦麒獅子,振水禽山獸。速回首。向碧霞堆裡,高眠清晝。
厭踏塵中路,遠尋濠上行。
水聲喧夜塹,月色滿春城。
{街圭換土}{街圭換土}交遊樂,依依里巷情。
優哉不知老,何暇慕軒纓。
厭厭夜飲忘更深,客不來辭主有情。
僮僕觸屏成蝶夢,姬姜擫笛作蟬聲。
月如有待行行慢,風不生嗔細細清。
萍散人生何可料,嬋娟千里共交盟。
厭厭別酒商歌送。蕭蕭涼葉秋聲動。小泊畫橋東。孤舟月滿篷。高城遮短夢。衾藉餘香擁。多謝五更風。猶聞城裡鐘。
厭直坡鑾引郡章,玉虯移刻對清廂。
留符懇避離宮簽,懷綬貪過白晝鄉。
書閣迥巢雙鳳羽,詔泥殘和五芝房。
追鋒只恐歸期迫,胥蟹腴魚計早嘗。
厭見塵泥汩,喜看沙水清。
魚攢偎日暖,鷗去帖波輕。
寒渡人來少,閒舟岸與橫。
不須催去槳,溪曲不論程。
厭逐紛紛兒女曹,掛帆江海寄吾豪。
鯨吞鼉作渾閒事,要看秋濤天際高。
厭上烏橋送別頻,湖光爛熳望行人。欲將夜舸陪嘉月,
肯住空林伴老身。獨鶴翩翻飛不定,歸雲蕭散會無因。
從何得道懷惆悵,莫是人間屢見春。
厭逐京師車馬塵,乞為林下水邊人。
江湖入夢歸心壯,道路生輝使節新。
豈弟宜民推善政,清閒無訟稱天真。
如聞此府多遷擢,剩醉西湖爛漫春。
厭踏軟紅塵,閒居江上村。
養魚寬鑿沼,愛竹別移門。
月色侵書幌,山光入酒樽。
我慚行役擾,猶未卜田園。
厭世心成癖,那堪病作魔。
已知餘日少,更見此身多。
藥石充香積,呻吟當羯磨。
文殊如有問,一默竟如何。
厭直承明老從臣,不將人事撓天真。
幾年欲作山中相,今日得為林下人。
竹裡醉吟聊遣興,水邊宴坐足怡神。
回思當日游從地,過眼渾如陌上塵。
漢字厭的意思
厭 ya
一物壓在另一物上 [press]
厭,笮也。--《說文》。段註:「此義今人字作壓,乃古今字之殊。」
地震隴西,厭四百餘家。--《漢書·五行志下之上》
如牆厭之。--《荀子·彊國》
厭目而視者,視一以為兩。--《荀子·解蔽》
又如:厭覆(車翻人壓)
泛指壓制;抑制 [restrain]
東厭諸侯之權,西遠羌胡之難。--《漢書·翼奉傳》。--師古曰:「厭,抑也。」
故賢人立朝,折衝厭難,勝於亡形。--《漢書·辛慶忌傳》。師古曰:「厭,抑也。」
又如:厭抑(壓制)
以迷信的方法,鎮服或驅避可能出現的災禍,或致災禍於人 [pray for suppres
厭(厭)yan
⒈憎惡,煩膩:~惡。~煩。~倦。討~。〈引〉嫌:山不~高,海不~深。
⒉飽,滿足,也作"饜":貪婪無~
────────────────—
厭yā 1.一物壓在另一物上。 2.指被壓。 3.指被壓死。 4.覆壓。 5.壓制;抑制。 6.以迷信的方法,鎮服或驅避可能出現的災禍,或致災禍於人。 7.鎮壓。 8.堵塞。 9.迫近。 10.著;佩帶。 11.壓降;降低。 12.收縮。 13.承當。
────────────────—
厭yǎn 1."魘"的古字。惡夢。 2."黶"的古字。掩蔽;掩藏。 3.通"奄"。忽然。參見"厭的"。
────────────────—
厭yān 1.安然。 2.和悅。參見"厭然"。 3.微弱;不振。 4.疲倦;睏倦。 5.見"厭厭"。
────────────────—
厭yi 1.長揖。 2.見"厭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