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憶文房舊日題,余干水落弋陽溪。
平沙渺渺孤城在,朝暮猶聞山鳥啼。
頗怪韓夫子,猶疑謝自然。
至今成福地,自古有神仙。
頗憶家山好,去鄉茲六年。
此間行樂地,小有洞庭天。
頗愛晚涼出,適當秋霽初。
豐年田父語,喬木野人廬。
畦稻根根直,池荷葉葉疏。
冷官無事業,歸捨了殘書。
頗訝蓬萊主,相忘不寄詩。
荊溪雖有集,桂隱未容窺。
地勝人難老,春回律自移。
梅花如有語,莫似去年時。
頗怪寒威一倍添,天花迴旋落層簷。
慵賡險韻偏工絮,自哂微官獨帶鹽。
問訊梅梢半封萼,爭看蝶舞不鉤簾。
小兒學誦封胡句,羔袖烘爐任附炎。
頗得山居趣,悠然醉復醒。
閉門延爽氣,數竹寄閒情。
清磬敲殘月,寒潭浴曉星。
誰能牽世綱,汩汩苦勞生。
頗聞東山盛行樂,坐想風前酒興豪。
領略正應胸次別,吟哦更覺筆端高。
頗聞學士防風粥,曾吃詩人錦帶羹。
豈謂茯苓宜歲晚,已收粳稻得霜晴。
腥膻習漫從教洗,禽鳥形殘不忌烹。
飽食未須論月給,石杉偕坐聽松聲。
頗怪旄頭異,何曾玉色怡。
惡言聞佛耳,夷猾上堯眉。
河豈無清日,天曾有壞時。
嗣皇新纘禹,遺老喜還悲。
頗憶三江遠,乘流意若何。
水深秋氣入,竹密雨聲多。
熟果當尊落,驚禽拂棹過。
柳陰催繫纜,欹枕聽漁歌。
頗憶朝除禫,俄驚夜徹幔
自堪從子住,何用與夫歸。
起隧新籐茁,重轝宿菵排。
通家只今盡,老淚逐風揮。
頗疑蜂蝶過鄰家,知是東牆去歲花。
駿馬無因迎小妾,鴟夷何用強隨車。
頗聞四境有弦聲,雉傍人飛犬不驚。
在處棠陰應勿伐,等閒花判亦流行。
掞庭子盍摛新藻,絕廩□□□落英。
台府諸公衡尺審,春風薦子有誰爭。
頗思菱角問雞頭,且放蓮房擅早秋。
蠲渴滌煩須底物,未應接綆汲溪流。
頗知歌舞無竅鑿,我心塊然如帝江。
花裡雄蜂雌蛺蝶,同時本自不作雙。
頗聞譜與壽溪通,桑樟吾寧不敬恭。
東漢聘君真處士,晚唐先輩亦文宗。
文當夭矯驚春蟄,未可呻吟學凍蛩。
老矣麾幢俱屏去,空弮難與子爭鋒。
頗怯冥搜惱藏神,卻瘞思硯學元實。
墨家何以得公重,詩債又來欺我貧。
鏡面松身紛楚楚,金舉笏樣本陳陳。
嬾邊此寶端無用,送似草玄揚子雲。
頗恨東風巧入簾,不論朱戶與茅簷。
青春處處為誰好,白髮年年空自嫌。
市酒豈能供燕笑,官娃無復問穠纖。
強隨兒輩追時節,菜壓香盤未損廉。
頗怪風能急,還疑雨不成。
疏疏聞夜半,璀璀及天明。
安否妻子念,乖難兄弟性。
誰令負湖海,政使落蠻荊。
漢字頗的意思
頗
(形聲。從頁,皮聲。頁,人頭。本義:頭偏)
同本義 [oblique;be inclined to one side;slant]
頗,頭偏也。--《說文》
偏,傾斜,不平正 [inclined]
循繩墨而不頗。--《楚辭·離騷》
天不頗覆,地不偏載。--《史記·匈奴列傳》
無偏無頗,遵王之義。--《書·洪範》
又如:頗覆(偏至一側,只覆蓋一部分。喻偏頗不公平;傾覆,傾倒);頗迴(偏差不正);頗側(偏側,不正);頗緣(飾有斜紋的邊緣)
偏邪,不公正 [partial;prejudiced;biased]
君刑已頗,何以為盟主?--《左傳·昭公二年》
朝廷不頗。--《荀子·臣道》
刑之頗纇。--《左
頗pō
⒈偏,偏差:偏~。
⒉很,稍微,相當的:~多。~似(很像)。山界~開(頗開:稍微開闊了一些)。~不容易。
────────────────—
頗pǒ 1.不可。
────────────────—
頗po 1.姓。明有頗廷相。見《明史·張承蔭傳》。
────────────────—
頗pi 1.參見"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