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奏隨廉使,周行外冗員。白髭空受歲,丹陛不朝天。
秉燭千官去,垂簾一室眠。羨君青瑣裡,並冕入爐煙。
伏波自托真主,淮陰願為假王。
病厭鳶飛鼓躁,晚悲鳥盡弓藏。
伏生年九十,腹貯秦坑書。
終童年十八,手擲漢關繻。
一老一妙年,智勇夫何如。
兩皆濟南人,稟受風氣殊。
乾坤妙融結,山水清有餘。
鍾賢代不乏,一變可魯儒。
吾友子張子,世於此焉居。
烏哺奉甘旨,鵷行贊都俞。
將指許假道,榮哉兼熊魚。
甲此一都會,築堂冠蓋趨。
萬象納戶牖,八荒來庭除。
陽丘古邑南,均是宅一區。
粗中必有精,所見獨異諸。
人見花與竹,我見皆道腴。
彝鼎日玩弄,簡冊日卷舒。
拔出形器上,漉水月本無。
譬若椰子腹,中有萬卷儲。
何必西域賈,剖股藏明珠。
矢詩說解悟,指天撮空虛。
何如登君堂,嘯傲傾觴壺。
伏枕不成寐,側聽司晨嗥。
嚴霜切重衾,疾風梳敗蕉。
寒燠固有常,龍蛇由所遭。
集菀本非羨,白首甘蓬蒿。
伏虎巖頭向上層,袈裟幾度憶同登。
薜荔石屋應無恙,風雨誰明徹夜燈。
伏櫪已無千里志,臥雲聊作一枝棲。
田翁笑喜桑麻長,山北山南雨意低。
伏暑不可耐,所思惟執冰。
常時月桂紅,乃作素色凝。
維南實炎方,草木氣所憑。
索馨與茉莉,玉色俱相仍。
得非因月感,光射尚能乘。
伏閣何其壯,登舟得許哀。
人多稱快者,上豈少恩哉。
惡草毋留種,夭桃不待媒。
九重方遠佞,寧放鄭詹來。
伏藏終不見,巧拙是兼非。
至道光懷古,周通隱聖機。
清天何物性,濁地故相依。
修煉真堪惜,疏慵有順違。
伏枕人間萬事輕,偶探殘歷喚愁生。
初疑玉殿仍頒朔,不謂玄冥再主盟。
病似黃楊多進退,情如芳草易枯榮。
誰憐止酒無多睡,夜夜清霜閏五更。
伏枕梅簷過柳衙,北湖又復負荷花。
門因謝客全無籍,身欲稱僧尚有家。
七尺向拚同草木,三生知久痼煙霞。
餘年倘遂幽棲志,剩我清湍舊釣槎。¤
伏櫪丹霞外,遮園煥景舒。行雲泛層阜,蔽月下清渠。
亭中奏趙瑟,席上舞燕裾。花落春鶯晚,風光夏葉初。
良朋比蘭蕙,雕藻邁瓊琚。獨有狂歌客,來承歡宴餘。
伏枕已三月,清明節已過。
光陰流水去,風雨落花多。
病久難禁酒,愁深懶聽歌。
門前舟楫動,無奈客懷何。
伏波恩信動南夷,交趾喧傳四瑞詩。燕鼠孕靈褒上德,
龜蓮增耀答無私。迴翔雪侶窺簷處,照映紅巢出水時。
盡寫流傳在軒檻,嘉祥從此百年知。
伏軾長嘶動石門,時艱滿目幾消魂。
非干冀北空群久,羈靮年來苦漸繁。
伏龍山橫洲渚地,人如白蘋自生死。
洪崖成道二千年,唯有徐君播青史。
伏枕高齋有所思,諸賢莫訝拜恩遲。
聖躬不豫倉皇日,正是累臣請代時。
伏餘西景移,風雨灑輕絺。燕拂青蕪地,蟬鳴紅葉枝。
伏枕候明發,夢遊滄海中。
中有萬斛船,蕩漾隨天風。
舵師兀昏睡,環視立眾工。
波濤正洶湧,欲往迷西東。
寤寐惕驚起,魂魄猶忡忡。
伏枕屢經旬,醫庸藥不靈。
自從春意動,才覺病魂醒。
露洗桃心赤,風揩柳眼青。
勞君相憶夢,每夜到巖扃。
漢字伏的意思
伏〈動〉
(會意。從人,從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樣地匍伏著。本義:俯伏;趴下)
同本義 [lie prostrate]
伏,司也。--《說文》
伏瘞亦如之。--《周禮·犬人》。司農註:「課伏犬以王車轢之。」
伏,覆也。--《釋名·釋姿容》
寢毋伏。--《禮記·曲禮上》
雌雞伏子。--《漢書·五行志中之上》
楚子伏己而鹽其腦。--《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一府中皆滀伏,莫敢起。--《史記·項羽本紀》
廡下一生伏案臥。--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及敵槍再擊,寨中人又鶩伏矣。--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又如:伏屍(倒在地上的屍體,多
伏 fu
⒈趴,臉面向下,身體前屈:~地。~案。
⒉隱藏,隱匿:埋~。潛~。兩側~兵。打~擊戰。
⒊屈服,認錯或認罰:~輸。~判。~誅。
⒋低下去:時起時~。此起彼~。
⒌〈古〉通"服"。敬佩:~其為人。
⒍
【伏特】簡稱"伏"。電動勢、電位差、電壓的單位,代號V。
⒎
【伏日】通常是指夏至後第三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後十天止。這一段時間,每十天為一伏,分為初伏、中伏、末伏,統稱三伏,是我國每年最熱的時期。故有"熱在三伏"的說法。
────────────────—
伏fu 1.指禽鳥孵卵。 2.量詞。用作時間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