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利判陰陽位。樸散氤氳成器。母懷子腹,兒因母產,杳冥分瑞。體化成純粹。廓神室、雲收塵累。現風清月朗,金童飛舞,傲嘉山,景奇異。宴罷歸來沉醉。到華胥,玉關猶閉。劈開璧帳,主人邀我,密傳祖意。豈有三空,體顯清淨,圓明不二。放縱橫自在,無縈無系,與虛空類。
乾坤皆數五,日月正符同。
但仰重離照,難名厚載功。
乾坤何處不披圖,覓勝誰從此地過。
三相神功垂舜治,千秋廟貌壯勾湖。
衢通瑞象無塵境,山隔眠牛有坦途。
伏臘歲時同到此,祠前瞻拜一諠呼。
乾坤交泰重彌綸,當日巖陵道最淳。
大漢中興得英主,先生高退作閒人。
灘頭風月遺千古,台上綸桿寄一身。
今日病夫祠下過,獨知疲懦長精神。
乾坤莽回互,日月相盪摩。
百年才瞬息,萬類總麼麼。
是身非吾有,造物如我何。
觸事會心少,幽棲廢興多。
眷言意所適,樂此山之阿。
修篁擢親干,老木榮舊柯。
谷聲傳地籟,松韶答天和。
獨石介而安,寒泉淡無波。
園蔬掇纖嫩,名果仍駢羅。
紅綻著雨花,碧卷受風荷。
隨意坐莓苔,絺衣掛薜蘿。
得酒即酩酊,作詩苦吟哦。
嘯長情浩蕩,舞短影婆娑。
妻奴鹿門趣,黃綺商山歌。
崎嶇路辭遙,迢遞誰見過。
交親憶同調,出處矢靡他。
每憐傷弓禽,因感赴燭蛾。
無心更□□,試藝趁投戈。
自覺此身浮,相看雙鬢皤。
人事何時休,歸來勿蹉跎。
乾坤持中樞,動運非物圖。
鬱鬱彼靈鷲,飄飄如飛鳧。
層空累怪石,古木生其膚。
仁虎終安棲,白猿時號呼。
錢源注鮫室,謝月揚天衢。
曩喆多遺塵,清風來四隅。
乾坤悠悠書兩幅,墨光深照西湖淥。
人間番覆似浮雲,此紙完全如璧玉。
少陵瘦硬真入評,右軍姿媚宜雲俗。
想當援筆對梅花,誰用官奴寒把燭。
自然心畫得天妙,一字百金酬不足。
乃知形貌列仙,石帶煙霞山少肉。
巖巖氣節高百世,奚假文章身後錄。
東坡去後古祠荒,月下不聞迎送曲。
遺跡君家豈偶然,天遣清風激修竹。
憑君開卷望孤山,三灌薔薇咀秋菊。
乾鵲鳴簷,慇勤振、玉人生旦。端巧遇、迎長添線,的堪稱讚。律轉一陽葭已動,復來七日梅初綻。符義經、□數迓新祺,綿高算。萱春永,斑衣絢。蘭房煥,琴聲λ。盎一門和氣,流霞深泛。世濟忠貞貂珥七,羊登強仕鵬程萬。未起家、清賞敵神仙,閒遊玩。
乾道群充賦,尚書獨主盟。
當今賢使者,似我老先生。
湛輩追隨念,韓門顧盼情。
相逢談不了,敢更以詩鳴。
乾坤掃陰霾,晴色敞幽谷。
山川薦秋容,奇秀若可櫝。
千巖寄一筇,萬里付雙目。
行行翠煙中,日與清景逐。
乾道淳熙間,隨牒公之邑。
我閒時曳裾,公喜當折屐。
過從未多時,情好已相得。
功名打門催,馬首遽湖北。
一為盧溪留,便作弱水隔。
解後五羊城,恍如不相識。
初驚面顏蒼,徐視髭鬢黑。
款曲遍諮諏,交遊半淒惻。
一別十五年,種種事非昔。
更著一回別,又豈勝歎息。
梅雨逗談機,槐風速行色。
愁邊更添愁,客裡仍送客。
笑騎五馬歸,郎省平步入。
天南九萬里,誰得礙鵬翼。
語離當有詩,頌德似無益。
清暉百尺虹,方廣千丈碧。
高蓋山下松,極樂巖裡石。
一切奇傑觀,無不入我集。
轉眼雖寥寥,捫胸猶歷歷。
公歸為致言,久疏頗關憶。
老葛年少盧,亦有風月癖。
唱酬舊知音,來往今掃跡。
相逢問撙齋,依舊四立壁。
乾坤爻變括天心。樞簡易浮沉。斡旋升降成甘露,種黃芽、陸地根深。瀲灩滋榮金蕊,丹霞照,萬神欽。雲收天靜酒重斟。韻聒耳鳴琴。醺醺酩酊乘風舞,恣神怡、鼓掌歌吟。深入洞天靜境,得真樂,寫知音。
乾坤添白髮,江海限紅塵。
獨樹逢殘月,清宵憶故人。
蝶占春後夢,鶴想病中身。
安得西歸翼,裁書慰爾頻。
乾坤本無邊,我命自荊棘。
去住風濤中,生死無消息。
茲晨夢中歸,真幻竟莫測。
形聲各已改,老稚不我識。
一燈話清涼,喜極淚始滴。
出門動經年,還合甫浹昔。
雲胡作驚鷗,又復告行役。
雨聲挾離思,春晚作秋色。
暮山試回首,上有雲氣白。
天長眼力短,此意幾悽惻。
乾坤一覆育,日月恆迴旋。
百川滾滾流,晝夜不捨旃。
豈無桃杏姿,孰與構筠堅。
物理耐則勝,人事敗以獧。
君看伯禹功,手足甘胝胼。
苟無尼父志,緇磷多夤緣。
躁輕易與耳,頑頓終安然。
吾宗伯也亢,學世其家傳。
韜藏第懷寶,穮蔉須豐年。
雙扉儼庭牖,一字深葦弦。
此意當竟成,永言願無愆。
吾聞約與樂,仁者斯兩全。
君能處以一,我見成皆天。
伊傅終佐時,吳鄧徒多錢。
他時軒中人,更耐官九遷。
乾健坤順,群生首資。
日常月升,四時葉熙。
帝嗣天歷,後崇母備。
黼黻承暉,王化是基。
乾坤秀氣孕三奇,勳人間有口碑。
台近常陰遺法在,樓輝秋萼起人思。
後先玉季金昆政,多少丹山碧水詩。
世事蕩來尚膠轕,賴君一手紛絲。
乾高寅缺築牛宮,卮酒豚蹄酹土公。
牯牸無瘟犢兒長,明年添種越城東。
乾坤生長我,貧病怨尤誰。
乾坤爻斡氣玄黃。攝進退陰陽。造化數符周火候,動清風、遞轉天罡。簡易浮沉變態,吐消息,*瓊漿。仙童觥飲奏宮商。引歌舞悠揚。半醉式微明月下,主邀賞、笑傲中堂。脅服群魔遁讜,擅祖意,轉清涼。
漢字乾的意思
乾〈動〉
(俗作乾。形聲。從乙,朝聲。乙,像植物屈曲生長的樣子。本義:上出) 同本義 [go up]
乾,上出也。--《說文》。段註:此乾字之本義也。自有文字以後,乃用為卦名,而孔子釋之曰健也。健之義生於上出,上出為乾,下注則為濕,故乾與濕相對,俗別其音,古無是也。」
乾 〈名〉
八卦的首卦;天 [the first of the Eight Diagrams;sky]
達於上者謂之乾。凡上達者莫若氣,天為積氣,故乾為天。--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乾,天也。--《易·說卦傳》
乾,陽物也。--《易·系辭傳》
乾剛坤柔。--《易·雜卦傳》
乾為天、為圜、為君、為父、
乾qian
⒈八卦之一,代表天。
⒉見干(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