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占三吳勝,名因二陸雄。
海村宵見日,江市晝多風。
商賈通倭舶,樓台半佛宮。
歸來千歲鶴,應恨故巢空。
地水與火風,四大各一性。
和合乃養形,損增則成玻
圓覺著於品,岐伯峻其證。
君子知其言,窮理宜至命。
地比諸園小,池從前代開。
猶餘喬木在,曾見上皇來。
幽徑埋黃葉,空庭來綠苔。
荒寒吟思怯,落日獨徘徊。
地僻便知城市隔,心清自愛水雲閒。
障塵不用西風扇,香篆溟蒙正下關。
地上青草出,經冬今始歸。博陵無近信,猶未換春衣。
憐汝不忍別,送汝上酒樓。初行莫早發,且宿霸橋頭。
功名須及早,歲月莫虛擲。早年已工詩,近日兼注易。
何時過東洛,早晚度盟津。朝歌城邊柳嚲地,
邯鄲道上花撲人。去年四月初,我正在河朔。
曾上君家縣北樓,樓上分明見恆岳。中山明府待君來,
須計行程及早回。到家速覓長安使,待汝書封我自開。
地有招賢處,人傳樂善名。鶩池臨九達,龍岫對層城。
桂月先秋冷,蘋風向晚清。鳳樓遙可見,彷彿玉簫聲。
地僻人稀花自妍,世衰還喪道終傳。
天機妙處人難解,一局間棋學洞仙。
地僻僧棲隱,茆庵曲逕通。
雲浮秋水白,霞奪蓼花紅。
野鳥當窗下,疏煙入畫中。
採菱人未散,歸棹且從容。
地上有錢流,冥閒無半字。
自作槁木看,靜閱滄江流。
地熟桑麻易,村深氣象醇。
此行真不惡,今日似陽春。
地望掄魁重,冰術博士清。
棄官為隱計,因謗得計名。
水竹方成趣,松楸忽愴情。
鄉中耆舊盡,老滬漬銘旌。
地鎮標神秀,峨眉上翠氛。泉飛一道帶,峰出半天雲。
古壁丹青色,新花綺繡紋。已開封禪所,希謁聖明君。
地迥隔塵寰,石門雲閉關。
幽人澹無事,白鶴相往還。
地爐無火客囊空,雪似楊花落歲窮。
拾得斷麻穿壞衲,不知身在寂寥中。
地僻傳聞新事少,路遙牽率故人多。
地即尚書省,人惟鴛鷺行。審時傳玉漏,直夜遞星郎。
歷歷聞仙署,泠泠出建章。自空來斷續,隨月散淒鏘。
物靜知聲遠,寒輕覺夜長。聽余殘月落,曙色滿東方。
地下若逢秦相國,也應不說到沅湘。
地爐晨起撥寒灰,困睫濛濛尚嬾開。
正倚蒲團覓殘夢,一聲啼鳥又驚回。
地壓坤方重,官兼憲府雄。
桂林無瘴氣,柏署有清風。
山水衙門外,旌旗艛艓中。
大夫應絕席,詩酒與誰同?
地氣週遭逐處流,五羊漸已似中州。
海風吹斷山無瘴,炎月何妨作宦游。
漢字地的意思
地
用在狀語和中心詞之間 [used after an adj.,noun,adverb or verb,etc.to form an adverbial adjunct]。如:他認真地學習;天氣漸漸地冷了;有計劃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動態,相當於「著」。常附在立、臥、坐等不及物動詞的後頭
後妻向床上臥地不起。--《舜子變文》
還用於狀語後或補語前
相看月未墜,白地斷肝腸。--唐·杜甫《越女詞》
地
(形聲。從土,也聲。本義:大地)
同本義,與「天」相對 [the earth]
立字士力於一者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為地。--《爾雅·釋地》
地生養萬物。--《管子·形勢解》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