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休暫解簿書圍,醉草今年頗入微。
手挹凍醪秋露重,卷翻狂墨瘦蛟飛。
臨池勤苦今安有,漏壁工夫古亦希
樨子問翁新悟處,欲言直恐洩天機。
賜沐山行策最長,遊人此日卻相妨。
洞天只得東邊賞,開過燈花斷殺腸。
賜對雲簾幾刻留,東南公利入牙籌,
方船萬粟浮江下,封府三錢出地流。
驛路塵清迎弩密,省台薰歇護衣愁。
不妨遍歷騷人國,金橘丹楓互占秋。
賜免清朝分所宜,故園風月副幽期。
四愁那似張平子,三黜還同柳士師。
田徑荷鋤鳴犢晚,獵原吹角射禽時。
振衣自笑年來事,野醉川吟更屬誰。¤
賜花新剪茜香羅,篸遍烏紗未覺多。
花重紗輕人更老,抬頭不起奈春何。
賜也能言未識真,誤將心許漢陰人。
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甕區區老此身。
賜告恩稠疊,聞喪上震驚。
秋原無喜色,夜雨有悲聲。
世路嗟存沒,公心達死生。
蓬山預讎校,新見史書成。
賜禊追三日,聞鶯囀萬年。
恩深重湛露,氣暖入非煙。
睿作端知聖,清尊不翅賢。
眼明驚既醉,奎彩下雲天。
賜羹佳事傳青簡,續壽長絲獻紫宸。
帝祉薦彰符盛德,聖心勤恤為生民。
賜來三載錦囊盛,今日重看倍覺榮。
元白當時皆謫宦,不聞將得御書行。
賜牆那及仲尼宮,妄意堅高立下風。
志士有求雖汲汲,鄙夫無得漫空空。
詩鳴寡學安能善,酒聖多愁詎敢中。
惟賴有朋想博約,過情之譽豈宜蒙。
賜酒於君,飲不知味。
執法在前,鞏懼無既。
當此之時,一斗而醉。
宗族滿堂,既孝且悌。
尊卑以親,少長有齒。
當此之時,二斗而醉。
賓之初筵,蹌蹌濟濟。
獻酬百拜,升降有禮。
當此之時,三斗而醉。
裡旯櫻縲秩緄堋?/p>
時和歲豐,情懷歡喜。
當此之時,五斗而醉。
朋友往還,講道求義。
樂事賞心,登山臨水。
當此之時,八斗而醉。
男女雜坐,杯觴不記。
燈燭明滅,衣冠傾圯。
當此之時,一石而醉。
賜休暫許養衰殘,靜院翛然晝掩關。
釀酒移花調護悶,弄琴洗硯破除閒。
與人多忤讒消骨,報國無功愧滿顏。
一寸歸心向誰說,小屏依約剡中山。
賜食金盤出寶閨,玄熊掌映紫駝蹄。
侯家但詫承恩澤,豈識山廚苦虀?
賜對金鑾下九天,旋聞熊軾為驅前。
人從芸閣初分直,桂折蟾宮乍得仙。
刺史江山聊復爾,翰林風月自依然。
下車快草東封疏,今去祥符正百年。
賜車高掛得長閒,猶寄南宮事下官。
招隱新君無怨鶴,趨朝舊路記翔鸞。
滄浪濯罷垂纓懶,礧磈澆餘著酒寬。
行到昔人知足地,羨君容膝易為安。
賜得淵書下太微,淵靈元已載雲旗。
便從碧海方瀛去,清道鸞歌與鳳吹。
賜帖不知其幾,而今猶其一。
四印之錯出,百年之湮鬱,
神呵鬼護,見此遺物。
嗚呼,經固先德之所寓,
而匪止於絕世之名筆。既軼而猶此繡質,
子孫守之謹勿失。
賜帛寬租澤未休,四方緩急有餘侯。
餘威不賴刳蛇劍,倉卒誰梟老濞頭。
賜酒盈杯誰共持,宮花滿把獨相思。
相思只傍花邊立,盡日吟君詠菊詩。
漢字賜的意思
賜
(形聲。從貝,易聲。從「貝」,表示與錢財有關。本義:賞賜)
給予;上給予下 [bestow;grant]
賜,予也。--《說文》
上予下曰賜。--《正字通》
長者賜,少者賤者不敢辭。--《禮記·曲禮》
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樂府詩集·木蘭詩》
大王及宗室所賜幣帛,盡以與軍吏、士大夫。--劉向《列女傳·趙將括母》
若從君惠而免之,三年將拜君賜。--《左傳》
又如:賜光(賞臉,賞光);賜環(將放逐之臣赦罪召還);賜第(皇上敕建的府第);賜田(君主所賜予的田地);賜官(賜予設置家臣以治家邑的權力)
請給 [please]。如:賜函;賜示
賜 ci
1賜予。~敬辭。指所受的禮物:辱承厚~,受之有愧。
【賜教】敬辭。給予指教: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