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歌惆悵欲為別,風景闌珊初過春。
爭得遣君詩不苦?黃河岸上白頭人。
笙歌登畫船,十日清明前。
山秀白雲膩,溪光紅粉鮮。
欲開未開花,半陰半晴天。
誰知病太守,猶得作茶仙。
笙簧繚繞,書鼓聲喧,佳人對舞繡簾前。高卷鋪襯,廣列華筵。人人獻香祝壽,捧流霞,永慶高年。名香爇,睹重重華蓋,金獸噴煙。一願皇恩頻降,松柏對龜鶴,彭祖齊肩。二願子子孫孫,盡貢三元。石崇富貴也休誇,陸地神仙。更三願,願年年佳慶,永保團圓。
笙鏞皦繹,簨虡騰驤。
奉觴介壽,龍袞黼裳。
盛儀克舉,至德用章。
刑於四海,化洽風揚。
笙歌宛轉,
如上吳王宴。
宮女如花倚春殿,
舞綻縷金衣線。
酒闌畫燭低迷,
彩鴛驚起雙棲。
月底三千繡戶,
雲間十二瓊梯。
笙磬分均上下堂,(舊說堂上之樂,皆受笙均;堂下之樂,皆受磬均。
)游魚舞獸自奔忙。
朱弦初識孤桐韻,(舊樂金石聲高而絲聲微,今樂金石與絲聲皆著。
)玉琯猶聞秬黍香。
(舊法以尺生律,今以黍定律,以律生尺。
)萬事今方咨伯始,一斑我亦愧真長。
此生會見三雍就,無復寥寥歎未央。
笙歌宛轉。台上吳王宴。宮女如花倚春殿。舞綻縷金衣線。酒闌畫燭低迷。彩鴛驚起雙棲。月底三千繡戶,雲間十二瓊梯。
笙歌淒咽離亭晚,回首高城半掩門。
疊疊遠山橫翠靄,娟娟新月耿黃昏。
未嫌雙櫓妨欹枕,自是孤舟易斷魂。
遙想柯橋落帆處,隔江微火認漁村。
笙簧世所貴,正調多溺沉。
有人懷古心,臨風理瑤琴。
一彈秋月高,忽覺開塵襟。
或疑澗泉聲,忽作鸞鳳吟。
得意自怡悅,子期難再尋。
銅壺一枝梅,盡可為知音。
笙歌日日醉春風,簾卷畫堂花影中。
不是鳳凰飛不到,更無一樹是梧桐。
笙簧聲合隘春風,春在江梅第一叢。
月旦姓名光上國,日邊步武便南宮。
看花自是長安客,對客當如橫浦翁。
杯酒慇勤相屬處,崢嶸頭角已爭雄。
笙鏞間玉宇,文物昭清輝。晬影臨芳奠,休光下太微。
孝思期有感,明絜庶無違。
笙歌無復醉南樓,燕雀淒涼草木秋。
記得小時來撲蝶,幾枝摘盡好花頭。
笙歌籥舞屬年韶,鷺鼓鳧鍾展時豫。
調露初迎綺春節,承雲遽踐蒼霄馭。
笙流觶揚,少長位辨。
已事而竣,不誡用勸。
笙歌只是舊笙歌,腸斷風流奈別何。
照物二年春色在,感恩千室淚痕多。
盡將魂夢隨西去,猶望旌旗暫一過。
今日尊前無限思,萬重雲月隔煙波。
笙鏞洋洋,庭燎煌煌。明星有爛,祝史下堂。
籩豆斯撤,禮容有章。克勤克儉,無怠無荒。
笙歌喜慶爭催曉。篆煙舞、龍鸞縹緲。香羅上、不盡壽仙人,獻一段、長生壽草。一心一意同歡笑。兩心事、卒難得了。教傳語、天上太白星,剩借娶幾千年好。
笙歌車馬東方曉,風月山川北固涼。
笙歌蘇小樓前路,楊柳尚青青。畫船來往,總相宜處,濃淡陰晴。杖藜閒暇,孤墳梅影,半嶺松聲。老猿留坐,白雲洞口,紅葉山亭。
漢字笙的意思
笙
(形聲。從竹,生聲。本義:簧管樂器) 同本義 [sheng a reed pipe wind instrument]
笙,十三簧象鳳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說文》
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爾雅》
笙長四尺。--《風俗通》
三人吹笙,一人吹和。蓋小者。--《儀禮·鄉射禮記》注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小雅·鹿鳴》
又如:笙弄(弄笙);笙簧(簧管樂器);笙咽(笙的音質失調);笙竽(笙和竽);笙匏(笙和匏);笙築(笙和築);笙暖(對笙簧加熱,使音質清亮);笙籟(笙和籟。古管樂器);笙鏞(亦作「笙庸」。古樂器名)
笙shēng簧管樂器。通常用長短不同的若干(十三至十九)個竹管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