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避臘不肯下,欺花凍草還飄然。光填馬窟蓋塞外,
勢壓鶴巢偏殿巔。山爐癭節萬狀火,墨突乾衰孤穗煙。
君披鶴氅獨自立,何人解道真神仙。
迎春纔十日,應月已三蓂。
池面開新素,山光復舊青。
灰飛空玉琯,醅動漲金瓶。
剩作尋芳具,當筵忌獨醒。
迎侍閩川去路長,才名官職過歐陽。
翰林貴族誇東榻,史館清銜慶北堂。
別酒正逢寒菊綻,歸舟應見早梅香。
拾遺健羨吟詩送,莫笑蹉跎兩鬢霜。
迎錫清風掃宿埃,煙霏空翠畫圖開。
西山山上千年鶴,認取年年一度來。
迎和門外據雕鞍,玉蝀橋頭度石欄。
琪樹瓊林春色靜,瑤台銀闕夜光寒。
爐香縹緲高玄殿,宮燭熒煌太乙壇。
白首豈期天上景,朱衣仍得雪中看。
迎親辭舊苑,恩詔下儲闈。
昨見雙魚去,今看駟馬歸。
驛帆湘水闊,客舍楚山希
手把黃香扇,身披萊子衣。
鵲隨金印喜,烏傍板輿飛。
勝作東徵賦,還家滿路輝。
迎馬玉簪看作竹,浸籬鴨綠已盈溝。
田園秀潤吾無著,卻要江湖一小舟。
缽囊有潤何瘠,魚鼓無聲太寂寥。
更向沖衢見車馬,可能不過虎溪橋。
迎得韶光入壽杯,披香華殿倚雲開。
只應王母瑤池宴,又送新春寶勝來。
迎潮小舸滿旗風,回首津亭暮靄中。
惆悵今宵歸去夢,迢迢直至海門東。
迎得新年送臘回,一朝生意動寒荄。
玉塵後夜籠金闕,元是春風帶雪來。
迎隨小躍低飛,無謂二蟲何知。
卻因毗陵畫手,憶我田間杖藜。
迎愁斂黛一聲分,吊屈江邊日暮聞。
何事遏雲翻不定,自緣蹤跡愛行雲。
迎婦金貂宅,之官銅雀台。
俱新是婚宦,有素獨憐才。
簿領時能撥,圖書日可開。
無勞歎州縣,自足脫塵埃。
迎風嘯未已,和雨落穀穀。
千枝與萬枝,不如一竿竹。
迎得春光先到來,
輕黃淺綠映樓台。
只緣裊娜多情思,
更被春風長挫摧。
迎佛何年至,駝經事恐虛。
行宮方聽法,休上退之書。
迎陽舐掌餐朝霜,虎額分白狐裘黃。
野人供之未敢嘗,聊比澗沚溪毛將。
方其潛遁嵌空去,塞向固然知墐戶。
藏身為地抑何拙,令人開戶知其處。
貴重榮稱玉面郎,尾以牛後誇奇章。
世間丑好誰爭強,賢否一語由臧倉。
諗季貍兮美南國,范我馳驅非詭獲。
衣褐褐見脫脫兮,雪綽通身妙藏白。
人言可以貢金門,芹美猶雲欲獻君。
倘幸珍稱供玉食,全勝肥遁老邱園。
侑以詩篇煩筆削,詩欠活眼覓一著。
迎日香苞四五枝,我來恰見未開時。
包藏春色獨無語,分付芳心更待誰。
迎侍雖然勝左遷,戀鄉畢竟怕離筵。
讀書不合能譏佛,罰向潮州住幾年。
迎祥競獻雙條達,續壽初纏五色絲。
共仰齋莊隆內訓,永觀蕃衍藏仙枝。
漢字迎的意思
迎
(形聲。從。本義:遇,相逢)
同本義 [meet]
迎,逢也。--《說文》。段玉裁註:「夆,悟也;逢,遇也,其理一也。」
以迎歲於東郊。--《淮南子·時則》。註:「逆春也。」
迎日推策。--《史記·五帝紀》。正義:「逆也。」
又如:迎霜(遇霜)
迎接;歡迎 [welcome;greet]
冕而親迎。--《禮記·昏義》
親迎於渭。--《詩·大雅·大明》
哀公迎孔子。--《墨子·非儒下》
每迎女婿固不遣。--明·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又如:迎風板子(迎風。指新官上任,為樹權威先訪拿數人杖責四十。然後視情節再行發落);迎豬(趕豬回家);迎
迎ying
⒈接,熱情接待:~接。~賓。歡~。喜~。
⒉向著,對著:~面而來。~風而去。~頭趕上。
⒊[迎合]為了討好別人,故意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別人的心意。
────────────────—
迎ying 1.往迎。常特指迎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