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發年多籍半空,虎符招補至閩中。
莊農戎服來操戟,太守儒裝學拍弓。
去日初辭鄉樹綠,到時愁見戌旗紅。
募金莫作纏頭費,留製衣袍御北風。
調羹商相業,粉額漢宮妝。
寄遠與卻月,六朝用彌彰。
犯寒清而潔,騷經何獨忘。
擁卷懷靈均,靈均亦沉湘。
調御出火起正念,薩埵捧香生信心。
二士之意在筆外,彼太古者何情深。
調與時人背,心將靜者論。終年帝城裡,不識五侯門。
調發煩三郡,跳梁滿四郊。
欲平綠林亂,先革白茅包。
清晝狐歸穴,和風燕返巢。
姑行龔遂策,不必待鋒交。
調絲曲房下,援鏡綺窗西。
妝罷金星出,歌殘璧月低。
留歡夜未足,恨殺汝南雞。
調和風雨順星辰,幸是人間自有人。
老賴獨眠無疾病,閒能早起更精神。
胸中羲後先天易,物外塢不太古民。
頗怪吾廬舊山色,不隨時世與俱新。
調冰弄雪,想花神清夢,徘徊南土。一夏天香收不起,付與蕊仙無語。秀入精神,涼生肌骨,銷盡人間暑。稼軒愁絕,惜花還勝兒女。長記歌酒闌珊,開時向晚,笑浥金莖露。月浸欄干天似水,誰伴秋娘窗戶。困殢雲鬟,醉敧風帽,總是牽情處。返魂何在,玉川風味如許。
調笑何郎莫漫嫌,一杯為洗太官膻。
品題今自東湖始,湯沐新封羹頡邊。
短制牙籌防易斷,半和{左麥右駿去馬}粉借微堅。
山雞雋永堪司薦,豈是從來野性便。
調笑胡姬夜不歸,日高春酒不停揮。
下樓忽聽中山獵,白馬煙中一點飛。
調埃野馬謾勞形,遠相高標愧此生。
已許過從陪杖屢,敢辭來往涉途程。
幔亭山色長如畫,破衲秋風自有情。
更待焚香參太極,朱統端為發奇聲。
調笑胡王坐玉鞍,蛇矛丈八躍如湍。
天子戎衣遙按劍,將軍直為斬樓蘭。
調苦歌非樂,岐多淚始零。
羞彈長鋏劍,終戀五侯鯖。
陌草薰沙綠,江楓照岸青。
南陔動歸思,蘭葉向春馨。
調弓遣猿悲,削鋸奪神造。
伊人天分高,甘以一事老。
奈何握寸穎,特自矜粉藻。
沈約僅如奴,子建何足道。
率爾為一快,公論日杲杲。
德藝有貴賤,君子廓懷抱。
調燮火工非小,差殊只在毫釐。鼎爐汞走黑鉛飛。從此恐君喪志。須共真師細論,無令妄動輕為。幽微玄妙最深機。言語仍須避忌。
調度如儒素,相門中近難。
一心唯好佛,半世懶求官。
星近緹屏落,墳依宰木寒。
遺恩滿溪麓,魚島亦辛酸。
調理三關,安和四體,靜無憂擾相煎。太微冥契,元始語諸仙。玉宇重修妙典,西台□、南嶽題篇。崇□好,身田在世,心向太清天。雲邊。曾降聖,金壇夜拜,高駕留連。論瓊華靈液,形與神全。形體須憑妙氣,神來捨、黃闕丹田。真精旨,明光輔相,天地保長年。
調御無他念,萬行俱無欠。
只是老婆心,三乘分頓漸。
調瑟勸離酒,苦諳荊楚門。竹斑悲帝女,草綠怨王孫。
潮落九疑迥,雨連三峽昏。同來不同去,迢遞更傷魂。
調雲闋兮神座興,驂雲駕兮儼將升。
騰絳霄兮垂景祜,翹丹懇兮荷休征。
漢字調的意思
調 diao
(形聲。從言,周聲。本義:聲音調和;協調)
選拔或提拔官吏 [select or promote]
調故吏。--《漢書·昭帝紀》。註:「謂發選也。」
調關東輕車銳卒。--《漢書·宣帝紀》
十年不得調,亡所知名。--《漢書》
婿竟不調。--明·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又如:調頭(換地方;自主的妓女遷居);調職(公務員調換服務單位)
徵用,提取,征發 [allocate;take over for use;requisition]
特選橫調。--《後漢書·左雄傳》。註:「征也。」
又如:調發(征發);調練(徵調操練);調取(發命令取人)
調動 [shift;transfer]
我是個調虎離山
調 diao
1調動;分派:~離、~兵譴將。
2曲調:音樂上高低長短配合而成的一組音:二黃~、詠歎~。
3調式;決定整首樂曲取音高低的類別:F大~。
4聲調。也指說話、讀書、朗誦的腔調。又見tiao。
【調號】〈音〉音樂符號。指定樂曲主音高度的符號。五線譜中在G譜號、F譜號或C譜號上加升記號或降記號來標明,標記在各行譜表的最左方。簡譜中用1=C或1=G等符號,標記在樂曲的左上方。
【調虎離山】比喻用計謀調動對方離開原來的有利地位,乘機達到自己的目的。
【調遣】調派;分派。
【調式】〈音〉按照一定關係組織起來的一組音(一般在七個音之內),並以某一個音為中心(即主音)、組成一個體系。如七聲宮調式、自然大調式。
【調性】〈音〉調式類別與主音高度本身所具有的特質。如以C音為主音的大調式稱C大調;以a音為主音的小調式稱a小調。
────────────────—
調tiao
⒈配合均勻適當:~色。~味。風~雨順。
⒉使和諧:~解。~停(使爭端平息)。
⒊戲弄,挑逗:~戲。~唆。~撥。~情。
⒋頑皮,愛開玩笑:~皮。
⒌[調劑]
1配藥。
2調配,調整,使均勻:適當~劑。~劑原料。
⒍[調整]為適應新情況的需要而重新安排、配備:~整產、供、銷結構。
────────────────—
調zhōu 1.朝,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