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瓢者厭喧,聽松者嫌靜。
兩翁總多事,未到相忘境。
與物同委蛇,妙於無所期。
此泉如此人不齊,道士弗愛我愛之。
我欲賦詩泉上題,道士笑雲泉不知。
棄被拋裘入老林,一冠一鋸一提琴。
滿懷流水高山意,一片蒼松翠柏心。
冬至襖冠爭蝶舞,夜深弓鋸共龍呤。
明朝風捲人琴去,墓誌滇南董漢芩。
棄置仍為客,言歸久未能。
素枝霜樹月,獨夜草蟲燈。
河漢秋來坼,關山夢到曾。
明朝對青鏡,應見鬢絲增。
棄浮榮,忘羈絆,勝秋蓬。樂天命、所遇皆通。隨緣一飽,算來奚用祿千鐘。甘閒守拙,捱清貧、豈顧頑銅。陪霞友,邀風月,臨溪石,對巖松。論坦然、出世家風。烹金煉玉,斡旋牝虎與玄龍。而今重悟,萬緣空
棄卻金輪尊貴人,要來平地討艱辛。
如斯面目塵埃甚,更說優曇別是春。
棄入修門訪舊遊,故人相見喜還愁。
茂林修竹君鬊碧,折葦枯荷我鬢秋。
莫把升沉著懷抱,古來覽聖幾公侯。
一尊追送江東棹,夢逐清波弄白鷗。
棄金輪王位,尊貴不尊貴。
凍餓深雪中,冷地裡短氣。
見明星,沒巴鼻。
更言大地一切眾生成正覺,吽吽,
棒折也未。
棄婦丁寧囑小姑,姑恩莫負百年劬。
米鹽種種家常話,淚濕紅裙未絕裾。
棄官了無事,飯余心境空。
清琴或數弄,濁酒時一中。
人生苦不閒,得閒須從容。
閉門適吾樂,三籟皆同功。
棄兒啼草間,瘦妻臥路傍。
公廩已告匱,私戶猶多藏。
嗟哉守錢奴,盜竊勢且昌。
莫保千金軀,汝富安得長。
鍊炭不及炊,寶玦空自將。
獨有黃巾寇,下入鄭公鄉。
高賢古所貴,薄俗今可傷。
棄官學道勾山許,學到至人本無怒。
赤子(左角右戢)(左角右戢)如魚頭,不堪妖孽腥上流。
鉗鍵長潭鐵樹立,摩挲穹石寶劍濕。
當時豈忍如是觀,毒流不可開眼看,英風凜凜萬古寒。
棄卻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戀□中金。
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覺從前錯用心。
棄甲以歸,處彼北隩。
千斯年兮,永以為好。
邊人其安,養幼送老。
民有肥田,馬有茂草。
威德遠兮,思我聖考。
棄官謂逍遙,勞苦殊未既。
荒疇須墾闢,破屋久塗塈。
疾深藥難求,食盡谷暴貴。
安能作經營,但覺睡有味。
秋高霜露逼,更苦薪炭費。
雖雲未遽死,饑凍亦可畏。
頗思從李廣,小獵聊吐氣;復恐灞亭歸,邂逅逢醉尉。
棄材倖免雜輿薪,收拾緇衣出洛塵。
漸老得閒才是性,謾言成謔且隨人。
能傳身後須文字,要識胸中隻鬼神。
俗子不勞輕毀譽,問天長乞醉鄉春。
棄榮華,披破席。養假崇真,茶飯需求覓。忘了從前親與識。此別鄉關,恣意閒遊歷。主人翁,須愛惜。六賊三屍,慧劍頻頻劈。逗引靈童常跳躑。真榮真閒,大道成無極。
棄地瓦礫間,茲桐偶誰樹。
憶見擁西牆,俄成劃煙霧。
得時花棄鮮,照影清泉助。
當軒蔽赤日,對臥醒百慮。
惜哉稟受弱,妄使鸞凰顧。
商聲動猶微,秀色觸已沮。
低摧亂繁條,逼迫畏清露。
暄晴幸未闋,飄落儻可拒。
噫號沖飆回,激射陰霰聚。
此勢復可言,瞪視空薄暮。
棄官杜甫罹天實,辭令陶潛歎義熙。
暖日浣溪仍舊跡,春風粟裡只前時。
苗生阡陌培嘉種,花繞林塘發故枝。
佳與二公能領會,可能胸次太多詩。
棄置乾坤事,歸休水竹居。
不因徵急債,盡可讀殘書。
虀糝畬田粟,姜羹石澗魚。
論文同小酌,未覺故人疏。
棄瓢巢父固雲稀,解印陶潛未是非。
風雨似知人世換,溪山自愛主翁歸。
時消孤悶有茶屋,天把獨醒存芰衣。
我亦歲寒松下草,相望百里借春暉。
漢字棄的意思
棄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個頭向上的嬰孩,三點表示羊水,頭向上表示逆產。中間是只簸箕 ,下面是兩隻手。合起來表示將不吉利的逆產兒倒掉之意。小篆寫法大同小異。本義:扔掉;拋棄)
同本義 [throw away;discard;abandon]
棄,捐也。--《說文》。段註:「棄者,不孝子人所棄也。」
天之棄商也久矣。--《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拋子棄草間。--王粲《七哀》
舉以予人,如棄草芥。--蘇洵《六國論》
敵棄炮倉皇遁。--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子孫棄者。--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棄其婦。--清·周容《芋老人傳》
棄
棄(棄)qi捨去,拋掉:捨~。拋~。~舊圖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