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城春色知何處。試聽流鶯語。江頭別有小壺天,喚起一番花柳、弄芳妍。主人元是虯髯種。胸次吞雲夢。一尊何翅祝長年。看取金枝從此、更聯。
呂侯妙章句,珠玉走鄰境。
想當落筆時,豪邁不淹頃。
智果古精舍,松篁轉岡嶺。
幽人所盤礡,俗客作遠屏。
春雲忽解剝,林日光炯炯。
門迎有高僧,烏用賦渴井。
開緘讀數過,令我發深剩
老來習懶放,萬事廢不整。
猶憐閒中趣,日月頗增永。
何當遂浮家,百口具舴艋。
不見六一翁,夢寐在清穎。
人生會如意,向晚果得請。
呂望當年展廟謨,直鉤釣國更誰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須供使宅魚。
呂生家潯陽,昂藏若饑鷂。
持刺望門拜,不復資介紹。
手持縹囊書,蠅頭寫芒秒。
病眼花暈生,力覽始能了。
詞鋒剛且銳,無異晙斯趙。
汗菜盡薅劉,糜芑植如旐。
風枝動姍姍,秋實垂裊裊。
豈比稗與荑,難復稱舂搗。
似爾才患多,堪為世珍寶。
文華固交絢,荒志咎非少。
憶當弱齡時,頗亦耽葩藻。
精神應冥會,或夢吞羅鳥。
射侯抗熊犴,萬舞持皇翿。
五采染夏翟,三就薦周繅。
自謂頗俊爽,分得天孫巧。
俯視占畢徒,孤篁出叢葆。
有時被余酒,便指腹為稿。
赫蹄薄如葉,鴉蚓恣揮掃。
春苑集穠艷,秋陵失干薧。
下則陳姬周,上複述軒皞。
古今萬沿革,毫髮無不考。
終然立門庭,焉敢望宦窔。
古聖制為經,白日行黃道。
流光逮幽隱,爛然天下曉。
誰騁螢爝微,欲以斗玄造。
若非靈台昏,致此明目眇。
曷以七尺軀,不解分白皂。
末俗狂瀾奔,湖江決堤堡。
郊原化巨浸,何地有桑棗。
魚鱉舞神奸,廬舍作洲島。
非加回障功,未易就平燥。
只緣正學微,本末遂顛倒。
邇來深知非,筆硯稍焚燎。
遺經置枕傍,寤寐事蒐討。
尚慚弓力微,不足穿魯縞。
荏苒余十齡,晦朔幾朒朓。
未見宗廟美,憂心惄如搗。
爾才十倍丕,雅志復精皦。
當思不遠復,改轍謝纏繞。
蒸沙豈樂饑,裹糧足充飽。
先廬長山東,結蘭以為橑。
非獨繁牙籤,亦自饒魚稻。
念爾何當來,相與探深窈。
躬行驗所知,勿憚心形剿。
翻翻逐時移,毋類風中纛。
皮革可登器,所貴在柔鞄。
大羽金瓜鏑,亦務端其笴。
千里孰雲遐,舉足始一蹻。
煌煌作聖功,須知此其兆。
勉旃復勉旃,勿謂吾言矯。
呂秦御大柄,國富兵亦強。
耽耽為虎視,黔首愚莫當。
一夫忽作難,鹿走中原常雲胡萬年業,乃止二世亡。
王綱盡崩裂,狂羈烏能長。¤
呂園未肯輕沽我,且寄田家砌下栽。
他日秋花媚重九,清香知自故人來。
呂城街裡聽雞鳴,豈料三年在上京。
風雨淒淒今又聽,舊時雙耳舊雞聲。
呂氏一門,我朝韋平。
衣冠既南,孰為典型。
猗歟北扉,翰墨騰英。
難進之風,藹於心聲。
其進維何,風雷隱砰。
賤霸尊王,萬古作程。
天將開之,以豁聵盲。
孰遏其萌,維盜實憎。
觀公初心,何止懲羹。
親朋斯升,方喜匯征。
私書之飴,猶欲卻行。
豈原空言,與乳臭爭。
道之將宏,非人所能。
俯首事讎,眾方若酲。
詎知禍胎,自漢公卿。
淪胥一談,大呂為輕。
綸音一頒,四海竦聆。
臧宮鳴劍,賈誼請纓。
書下奉天,已識中興。
曲筆誰歟,反肆譏評。
陰險何知,雲收霧明。
公帖初猶,我心未寧。
謂彼噂沓,臆度以情,
是或鼠腐,猶疑鴻冥。
既見公書,懇懇至誠。
視彼儻來,雖寵若驚。
肯以王言,屈於奸朋。
公義既昭,公論既明。
迨今百年,猶歉混並。
時歟數歟。迄莫我聽。
公帖雲煙,公心日星。
彼犬之狺,何吠非形。
天澄氣清,修竹蘭亭。
閱此帖焉,對於汗青。
呂將軍在守襄陽,十載襄陽鐵脊樑。
望斷援兵無信息,聲聲罵殺賈平章。
呂梁三十仞,縣水莫知源。
雨歇山如沃,波狂岸欲翻。
黃雲撲古塞,青草織平原。
最是關情處,秋霜一夜猿。
呂梁觀已遠,沂水浴應難。
卻倚亭前柳,時時照影寒。
呂望非熊,□□□伯與太公,
千千歲,無此逢。
使伯蚤而出獵兮,公方沽酒之匆匆。
使伯遲而出獵兮,公已埋骨乎東海之東。
潦倒龍鍾,齒豁頭童。
誰知而韜略胸,誰知而干戈功。
邂逅一笑蘆花中,未語肝膈先玲瓏。
望殺我家白頭翁,我車轆轆公我同,
盍歸乎來造我豐。公亦當哀人命窮,
霜髯一掀許之從。畢郢宰木悲我風,
嗟嗟往事隨飛鴻。宇宙飄忽未有終,
波濤洶湧愁拍空。鷗邊多少閒英雄,
黃馘著書釣夕紅。夜半夢起搥蛟龍,
豈不欲往煙霧重,西山日斷無來蹤。
伯之來兮民之福,伯不來兮公何哭。
鱸魚肥,蓴菜熟。
呂公遺壘沈高罔,落日西風草木荒。
王氣縣知南國在,不妨北面儼冠裳。
呂叟年八十,皤然持釣鉤。意在靜天下,豈唯食營丘。
師臣有家法,小白猶尊周。日暮駐征策,愛茲清渭流。
呂子有奇氣,少年事詩書。
不肯衣逢掖,而隨市井儒。
白紵霜雪袍,朱纓貫金殳。
大醉必走馬,長呼挽雕唬
興罷有餘歡,清歌倚簫竽。
春風動狂思,夜席擁妖姝。
群兒傍笑之,謂子脫撿拘。
而我獨知子,壯茲真丈夫。
屑屑五斗米,其重無錙銖。
何為愛瑣屑,妄自苦其軀。
子亦愛我拙,相逢每躊躇。
論詩夜齋靜,秀氣出璠璵。
遠官無與歡,見君心獨娛。
如何忽告別,決去如驚鳧。
矯矯黃鵠姿,枳棘非所居。
清明擇士日,子豈久泥塗。
送別動苦懷,乖離感羈孤。
搔首歲暮天,詩成悲有餘。
呂子奇才非復常,詩來起我醉中狂。
大音誰和陽春曲?真色一空時世妝。
東合獻諛無轍跡,西湖寄傲有杯觴。
病懷正待君湔祓,墨妙時須寄數行。
呂公清德著吾鄉,生愛茲山死便藏。
顧我來游雖恨晚,尚思杖屨共徜徉。
呂氏早皆期正獻,范家晚竟相忠宣。
不成二十年聲望,久坐難兄一舊氈。
--呂卿豪傑士,家世兩申公。
小試為郎日,深知有祖風。
名高中興後,病著半生中。
遂作青山去,嗚呼萬事空。
呂氏強梁劉氏危,宮中枕臥復誰知。
釀成外戚中官禍,興漢已開亡漢基。
漢字呂的意思
呂〈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脊骨形,是「膂」的本字。本義:脊樑骨)
同本義。「膂」的古字 [backbone]
呂,脊骨也。象形。--《說文》
氏曰有呂。--《國語·周語下》。註:「呂之為言膂也。」
尻髖脊膂腰背呂。--《急就篇》。顏師古註:「呂,脊骨也。」
我國古代音樂,十二律中的陰律,有六種,總稱六呂[bamboo pitch-pipes used in ancient china]。如:呂律(我國古代以管的長短來確定音的不同高度。從低音管算起,成奇數的六個管稱「律」,成偶數的六個管稱「呂」,總稱「六呂」、「六律」,簡稱「律呂」)
通「旅」。客舍 [inn]
自今以來,
呂lǚ〈古〉我國音樂用語。指樂器聲音的清濁高低,分陰陽各六,共十二音,陰的稱"呂",陽的稱"律",合稱"律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