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律中年悟,嫌工更恐肥。
獨行無與語,每出又空歸。
姜棗頻煎藥,袍衫屢換衣。
病身自無賴,猶忍洩天機。
詩人說盡山中佳,一原春色秦人家。
松自宮商竹自羽,空明樓觀溪明霞。
微言到耳萬世事,香氣熏人百種花。
同欄立盡聽吾語,蟹眼湯成催客茶。
詩禮家聲重,田園活計饒。
自甘為野客,不願仁王朝。
時為花開眼,誰因米折腰。
此心安出處,何日不逍遙。
詩家事業可憐生,骨朽人間有集行。
鍛煉鬼猶驚險語,折磨天亦妒虛名。
長騎驢背嫌肩聳,欲拔鯨牙恨力輕。
吟得擅場成底事,不如黃策挹浮榮。
詩來已報平安好,猶恨得公詩不早。
忽聞單舸下滄浪,卻喜此翁元未老。
折腰耐辱來皇州,大手妙割無雞牛。
平生拄腹五千卷,百未一究真難休。
我昔從之曾竭蹶,刮眼期公空歲月。
老來猶足舉千鈞,豈是周郎獨英發。
苕溪獵獵蘋花風,溪樓萬瓦如鋪筒。
未須黃帽催歸去,尊酒一笑期君同。
詩人如不頌,誰識太平心。
石老碑文古,庭荒蟻穴深。
白雲生絕壑,斑竹鎖疏林。
行客自南北,青山共古今。
登臨尋勝跡,望望日西沉。
詩至中山不可加,直將幽澹掃穠華。
寧依處士墳前竹,不愛都人擔上花。
老子騷魂常住世,郎君吟筆又名家。
遙知丈室無天女,紙帳香篝瘦影斜。
詩論心膽見天真,酒逐羈懷若有神。
一夕所思惟我友,四時最樂是熙春。
詩歌召伯意懷哉,愛及甘棠勿剪摧。
自是慶源鍾草木,故將多瑞秀雲來。
詩家才子酒家仙,游宦曾依積水邊。
窗戶動搖三島樹,琴尊安穩五湖船。
羅浮道士分瓊液,錦席佳人艷楚蓮。
今日相逢朗吟罷,滿城砧杵一燈前。
詩人多清峭,餓死抱空山。白雲既無主,飛出意等閒。
久病床席屍,護喪童僕孱。故書窮鼠嚙,狼藉一室間。
君歸新鬼鄉,我面古玉顏。羞見入地時,無人叫追攀。
百泉空相吊,日久哀潺潺。
唧唧復唧唧,千古一月色。新新復新新,千古一花春。
邙風噫孟郊,嵩秋葬盧殷。北邙前後客,相吊為埃塵。
北邙棘針草,淚根生苦辛。煙火不自暖,筋力早已貧。
幽薦一杯泣,瀉之清洛濱。添為斷腸聲,愁殺長別人。
棘針風相號,破碎諸苦哀。苦哀不可聞,掩耳亦入來。
哭弦多煎聲,恨涕有餘摧。噫貧氣已焚,噫死心更灰。
夢世浮閃閃,淚波深洄洄。薤歌一以去,蒿閉不復開。
登封草木深,登封道路微。日月不與光,莓苔空生衣。
可憐無子翁,蚍蜉緣病跡攣臥歲時長,漣漣但幽噫。
幽噫虎豹聞,此外相訪希至親唯有詩,抱心死有歸。
河南韓先生,後君作因依。磨一片嵌巖,書千古光輝。
賢人無計校,生苦死徒誇。他名潤子孫,君名潤泥沙。
可惜千首文,閃如一朝花。零落難苦言,起坐空驚嗟。
耳聞陋巷生,眼見魯山君。餓死始有名,餓名高氛氳。
戇叟老壯氣,感之為憂雲。所憂唯一泣,古今相紛紛。
平生與君說,逮此俱云云。
初識漆鬢髮,爭為新文章。夜踏明月橋,店飲吾曹床。
醉啜二杯釀,名郁一縣香。寺中摘梅花,園裡翦浮芳。
高嗜綠蔬羹,意輕肥膩羊。吟哦無滓韻,言語多古腸。
白首忽然至,盛年如偷將。清濁俱莫追,何須罵滄浪。
前賢多哭酒,哭酒免哭心。後賢試銜之,哀至無不深。
少年哭酒時,白髮亦已侵。老年哭酒時,聲韻隨生沉。
寄言哭酒賓,勿作登封音。登封徒放聲,天地竟難尋。
同人少相哭,異類多相號。始知禽獸癡,卻至天然高。
非子病無淚,非父念莫勞。如何裁親疏,用禮如用刀。
孤喪鮮匍匐,閉哀抱郁陶。煩他手中葬,誠信焉能褒。
嗟嗟無子翁,死棄如脫毛。
聖人哭賢人,骨化氣為星。文章飛上天,列宿增晶熒。
前古文可數,今人文亦靈。高名稱謫仙,升降曾莫停。
有文死更香,無文生亦腥。為君鏗好辭,永傳作謐寧。
詩禪同所尚,邂逅在長安。
為客間相似,趨時懶一般。
分題秋閣迥,對坐夜堂寒。
未遂歸山計,流年鬢已干。
詩癡正自不煩攻,只為英才輒墮中。
今日已成風俗後,後生個個入樊籠。
詩書以沃其中兮,睟生盎乎吾之餘。
衣冠以正其外兮,儼自媚乎吾之初。
情周乎與物兮,於由由而介介。
義見乎應事兮,於膠膠而舒舒。
庶乎免於今之世兮,其將進於馬少游王彥方之徒與。
詩才妙入江南畫,畫手工傳渭北詩。
一段澄心卷湘水,吟軒長對喚船時。
詩酒清狂二十年,又摩病眼看西川。
心如老驥常千里,身似春蠶已再眠。
暮雪烏奴停醉帽,秋風白帝放歸船。
飄零先是關天命,錯被人呼作地仙。
詩樓郡城北,窗牖敬亭山。幾步塵埃隔,終朝世界閒。
憑師看粉壁,名姓在其間。
詩景紛拿且按鞭,壞橋危磴已鳴泉。
雲根道店多沽酒,山崦人家亦種田。
谷鳥驚啼沖宿雨,野梅愁絕閉寒煙。
玉梁閣皂堪行遍,回得臨江即上船。
詩眼眈眈細八荒,小亭徙倚濕山光。
飛鴻影落遙岑外,興與飛鴻更渺茫。
詩老作詩窮欲死,序詩乃得歐陽氏。
序言人窮詩乃工,此語不疑如信史。
少陵流落白也竄,郊島摧埋終不起。
是知造物惡鐫鑱,故遣饑寒被其體。
嗟我少小不解事,失身偶落翰墨裡。
年來百念已灰滅,只有宿心猶在此。
後來不作諸老亡,冥行恐墮澗谷底。
雖雲黃卷可尚友,糟粕詎能臻妙理。
率然有作每自厭,一紙真成再三毀。
庶機穮蔉望豐年,亦學乘流到涯涘。
那知事乃有大繆,藝未及成窮已至。
皆言詩工固可俟,窮為先兆自應爾。
坐茲不復置追梅,志在溫飽誠足鄙。
玄泓管楮日相從,固異人小甘若醴。
朅來中書忽告老,一朝左右手俱廢。
嘲風詠月不耐閒,按圖姑聽求諸市。
我詩縱不稱犀象,葦管雞毛那慣使。
紛紛著墨與水浮,勢如絲亂安得治。
戲題滿幾輒大笑,翻憶兒詩污窗紙。
操舟無長病河紆,我詩固說當罪己。
又聞工欲善乃事,未有不先資利器。
作箋搜乞累朋友,往往猶吾歎崔子。
錦囊籐篋世不乏,鼠齧蟲攻誰料理。
那知我輩有百艱,此事且然他可比。
漢字詩的意思
詩
(形聲。從言,寺聲。本義:詩歌)
同本義 [poetry;verse;poem]
詩言志,歌永言。--《書·舜典》
詩,志也。--《說文》
詩所以合意,歌所以詠詩也。--《國語·魯語》
教六師,曰風,曰賦,曰比,曰典,曰雅,曰頌。--《周禮·大師》。毛詩序,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臨清流而賦詩。--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又如:詩筒(裝詩稿的竹筒);詩瓢(放詩稿的瓢勺);詩友(以詩詞唱和的朋友);詩虎(作成詩句的燈謎);詩流(詩的流別系統);詩案(因詩獲罪的案件);詩眼(詩句中最為工巧傳神的一個字);詩債(指向他人乞詩或索和未及酬答);詩傳(詩集);詩獄
詩shī
⒈文體名。形式很多,它是可以歌詠或朗誦的韻文。
⒉[詩經]的簡稱,它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編成於春秋時代,共三百零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