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在南,分自豫章。
重山復江,魚鳥之鄉。
俗野不文,吏亦怠荒。
禮失不知,習為舊常。
高台明月照花枝,
對月看花有所思。
今夜月圓花好處,
去年花病月昏時。
飲杯酬月澆花酒,
做首評花詠月詩。
沉醉欲眠花月下,
只愁花月笑人癡。
高樓臨古岸,野步晚來登。江水因寒落,山雲為雪凝。
遠村雖入望,危檻不堪憑。親老未歸去,鄉愁徒自興。
高齋復晴景,延眺屬清秋。風物動歸思,煙林生遠愁。
紛吾自窮海,薄宦此中州。取路無高足,隨波適下流。
歲華空冉冉,心曲且悠悠。坐惜芳時歇,胡然久滯留。
高台突兀玉千尋,尚想當年翠輦臨。
坐守夕陽移半塔,我吟未了讓蟬吟。
高侯吾所畏,學問覷壺奧。
秋水瑩精神,春華麗詞藻。
三館朅來游,兩鬢青未皓。
何心玩歲月,刻意事探討。
二志既崇成,八書可偕考。
烏台佇風采,綸闈須典誥。
引疾遽有祈,勇退一何早。
丹丘非大名,泥軾僅小好。
會看有詔追,豈必俟身到。
行矣即輕安,愷悌神所勞。
高僧隱青山,宴坐咀白石。
不知幾何年,人猶訪遺跡。
顧我頑鈍姿,但知能肉食。
回首仰高風,捫心有慚色。
高青遠綠映回塘,菡萏菰蒲細細涼。
蘸水瀛紅羅襪渡,舞霓綃翠綺襦香。
瓊珠碎落風前雨,蘭櫂夷猶月下觴。
老帥如何太風味,兩年池上送殘陽。
高情推謝守,善政屬綿州。未落紫泥詔,閒登白雪樓。
晴江如送日,寒嶺鎮迎秋。滿壁朝天士,唯予不系舟。
高僧不出住花宮,百毳袈裟手自縫。
遙想千巖秋色裡,六時放梵下虛空。
高興每論詩,非才獨見推。應當明試日,不比暗投時。
出口人皆信,操心自可知。孤單雖有托,際會別無期。
取捨知由己,窮通斷在茲。賤身何足數,公道自難欺。
澤國違甘旨,漁舟積夢思。長安未歸去,為倚鑒妍媸。
高秋夜方靜。
神居肅且深。
閒階塗廣露。
涼宇澄月陰。
嬋娟影池竹。
疏蕪散風林。
淵情協爽節。
詠言興德音。
闇道空已積。
干直愧蓬心。
高士高無敵,騰騰話入燕。無人知爾意,向我道非禪。
栗徑穿蕃塚,狼聲隔遠煙。槃山多道侶,應未有歸年。
高山迥欲登,遠水深難渡。杳杳復漫漫,行人別家去。
高苑之樹枯已榮,淄川之水渾已澄,鄒邑之民僕已行。
高門寒沼水連雲,鷺識朱衣傍主人。
地肺半邊晴帶雪,天街一面靜無塵。
朝回座客酬琴價,衙退留僧寫鶴真。
從此幾遷為計相,蓬萊三刻奏東巡。
高廣融結,實維中央。
宣氣報功,利彼一方。
坎壇以祀,六樂鏘鏘。
靈其有喜,酌以大璋。
高人亦未閒,來往楚雲間。劍在心應壯,書窮鬢已斑。
落帆秋水寺,驅馬夕陽山。明日南昌尉,空齋又掩關。
高樓望所思。
目極情未畢。
枕上見千里。
窗中窺萬室。
悠悠長路人。
曖曖遠郊日。
惆悵極浦外。
迢遞孤煙出。
能賦屬上才。
思歸同下秩。
故鄉不可見。
雲水(一作外)空如一。
高城石井下成池,對自初分混沌時。
雖小古今無涸溢,卻憐江海有盈虧。
漢字高的意思
高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樓台重疊之形。漢字部首之一。從「高」的字多與高大或建築有關。本義:離地面遠;從下向上距離大)
同本義 [high;tall]
高,崇也,像台觀高之形。--《說文》
巽為高。--《易·說卦》傳
窮高極遠,而測深厚。--《禮記·樂記》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荀子·勸學》
無楚、韓之患,則大王高枕而臥,國必無憂矣。--《戰國策·魏策》
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曹植《野田黃雀行》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公孫丑下》
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清·姚鼐《登泰山記》
又如:高平(
高gāo
⒈跟"低"相對:
1由下至上距離大的,離地面遠的:~山。~原。~樓。~空。
2等級在上的:~等。~級。
3超過一般標準或平均程度:~溫。~速。~質量。
4聲音大,響亮:~聲喊。~歌一曲。
⒉品德才能優秀的:~尚。~手。~明。崇~。
⒊敬詞:有何~見?請問~壽?
⒋大,興奮熱烈:情緒~。志氣~。興~采烈。
⒌[高低]
1指程度、優劣、深淺、輕重等:未知~低。
2到底,終究:~低合適了。
3無論如何:不管~低,一定要做好。
⒍[高山族]我國少數民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