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川千里別,惆悵上津橋。日暮人歸盡,山空雪未消。
鄉雲心渺渺,楚水路遙遙。林下方歡會,山中獨寂寥。
天寒驚斷雁,江信望回潮。歲晚流芳歇,思君在此宵。
臨蒸且莫歎炎方,為報秋來雁幾行。林邑東回山似戟,
牂牁南下水如湯。蒹葭淅瀝含秋霧,橘柚玲瓏透夕陽。
非是白蘋洲畔客,還將遠意問瀟湘。
臨老傷行役,籃輿歲月奔。
客愁無處避,世事不堪論。
白道含秋色,青山帶雨痕。
壞梁斜斗水,喬木密藏村。
易破還家夢,難招去國魂。
一身從白首,隨意答乾坤。
臨海銅燈喜夜長,蘄春笛簟怨秋涼。
世間生滅無窮境,盡付山房一炷香。
臨異境,林石湧奇峰。
萬笏朝天驚鬼斧,千巖競秀詫神工。
人在畫圖中。
臨機一味放憨癡,其毒尤深棒喝時。
堪笑人來誇敏手,得便宜是落便宜。
臨別慇勤贈我詩,一披何喜得如之。
怪來筆下能高妙,元是胸中自崛奇。
長悵頃時才一面,方欣今歲殿雙眉。
明年莫負論文約,要向新元副所期。
臨風梳短髮,蕭颯晚涼新。
不識市朝客,何如江海人。
沉吟憑棐幾,欹側戴紗巾。
濁世事無盡,東窗聊放神。
臨別我傷悲。
送歸子自適。
劉金不可散。
卜蓋何由惜。
從來重分陰。
未曾輕尺璧。
故任情一異。
於是望三益。
爾自高樓寢。
予返東皋陌。
寄語落毛人。
非復平原客。
問捨且求田。
音亂無可擇。
勝門成好事。
盤紆欲何索。
臨砌復臨流,栽初尚未稠。
長因帶風雨,遠似在汀洲。
靜閒宜紅蓼,閒棲稱白鷗。
前春應更好,江上夢潛休。
臨別哦詩比贈蘭,聖賢學問貴先難。
歸與休用嗟離索,來歲時時到歲寒。
臨水依山偶占家,數間茆屋半欹斜。
雲邊腰斧入秦望,雨外舞蓑歸若耶。
從宦只思乘下澤,忤人常悔讀南華。
病來更怯還鄉夢,頻鬻廉泉試露芽。
臨汝差池再,長沙邂逅初。
飄零渠念我,留滯我嗟渠。
盤礡雖雲久,追隨固若疏。
未知從此別,後會復何如。
臨風玉笛調孫郎,百字塵昏紙尚香。
細認黃家元佑鄶,似人殊喜見他鄉。
臨淮終日鑒修眉,水外遙山尺五低。
我欲騎雲叫閶闔,請將捕寇付平西。
臨賀山泉清似政,公廚釀酒色如泉。
囚山相望雖千里,豈是江頭無便船。
臨濟陰涼樹已枯片無霜葉擁禪趺。兒孫不解澆培得,
翫作山門境致圖。
臨歧約共屠蘇酒,及飲屠蘇汝未歸。
縱使舉頭瞻日近,可堪返顧見雲飛。
索長安米難淹久,回剡溪船果是非。
別後安書如束筍,眼穿新歲雁來希
臨風玉管吹參差,山塢春深日又遲。
李白桃紅滿城郭,馬融閒臥望京師。
臨高始見人寰小,對遠方知色界空。
回首卻歸朝市去,一稊米落太倉中。
漢字臨的意思
臨
(會意。金文字形,右邊是人,左上角像人的眼睛,左下角象眾多的器物。整個字形象人俯視器物的樣子。本義:從高處往低處察看)
同本義 [look down from above]
臨,監臨也。從臥,品聲。--《說文》。按,隱幾視下之稱。》
臨,視也。--《爾雅》
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勸學》
上帝臨女。--《詩·大雅·大明》
有亭翼然臨於泉上。--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又如:居高臨下;如臨深淵;臨軒(在殿前平台上接見臣屬);臨下(從高望下);臨見(居上視下看見)
引申為從上監視著 [keep watch on]
臨長晉國者。--《國語·晉語》
臨(臨)lin
⒈從高處往低處看:居高~下(形容不可阻擋的形勢)。
⒉到,遇到:身~其境。雙喜~門。~渴掘井。
⒊將要:~走。~別。
⒋面對,挨著,靠近:~戰。~街。~危不懼。
⒌對照著字、畫摹仿:~帖。~摹。
⒍〈古〉帝王上朝:~朝。~政。
⒎[臨時]
1到時候,當時:事先準備好,免得~時著急。
2暫時,短期,非經常的:~時措施。
⒏[臨盆]分娩。
⒐[臨床]醫學上稱醫生給人診治疾病。泛指醫學業務實踐:~床經驗。
⒑[臨頭]指為難或不幸的事落到身上:大禍~頭。
────────────────—
臨lin 1.哭吊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