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三郎威德尊,女巫簫鼓走鄉村。
萬家長見空山上,雨氣蒼茫生廟門。
梁苑有修竹,移來正得時。
新開一齋館,分植兩軒墀。
璅碎青金影,纖圓碧玉枝。
物應人共美,性與地兼宜。
漸喜聲成韻,毋傷色暫衰。
寧因惡土變,自與好風期。
窗闥常相對,闌幹不用施。
看憐朝露爽,坐覺晝陰遲。
擬富非侯等,親鄰見鳳姿。
燕杯留幾席,畫筆置藩籬。
護長防將折,刪枯欲更滋。
破憂談將解,化恐誤仙騎。
節聳蛟螭骨,苞翻虎豹皮。
竿長終勁挺,根困任離披。
肯顧柯亭賞,休思渭水持。
吟餘毫亦健,灌罷器頻欹。
戴譜須書此,淇園未羨之。
七賢嘗伴侶,六逸重猶夷。
緬繼斯人躅,如吹仲氏篪。
蕭然發清思,賴爾作良知。
梁土皇帝,南天太子。
相見端的,不識妙旨。
廓然不識莫公私,太子皇帝對面時。
一片檀香爐上火,殘紅吹起發花枝。
梁園寒早雪霏微,親友將分一棹歸。
客舍蕭條風送柳,離筵淒慘酒沾衣。
霜台二妙君相繼,幕府三端我所依。
況是汴渠今不涸,留連猶得奉音徽。
梁山蒼蒼寒日低,武皇昔年留羽旂。
層宮突兀天上出,舉手欲引仙人衣。
仙人不來怨空老,索莫時從東海歸。
銅盤千里渡漳水,茂陵草荒秋螢飛。
梁甫高吟一幅巾,聯翩眾盜肯同群。
久蟠丘壑雖龍臥,默計江山已鼎分。
庸蜀欲開來日月,隆中先見會風雲。
雜耕初動明星落,千古英雄泣渭濱。
《梁甫》不可追,何由繼華躅。
永懷古達人,未易食人粟。
寧將七尺軀,甘爾隱屠牧。
誰待明月珠,卻向窮塗哭。¤
梁家天子抱琵琶,淚灑華林御苑花。
今日聞韶無處所,雁煙蛩雨屬他家。
梁王籍寵就東藩,還召鄒枚坐兔園。今日好論天下事,
昔年同受主人恩。石頭城下春潮滿,金柅亭邊綠樹繁。
唯有音書慰離別,一杯相送別無言。
梁代真人上紫微,水盤山腳五雲飛。
杉松老盡無消息,猶得千一年度歸。
梁公壯節就夔魖,陶令清身托酒徒。
政在房陵成底事,年稱甲子亦何須。
江山彭澤空遺像,歲月柴桑失故區。
末俗此風猶不競,詩翁歎息未應無。
梁山回首幾悲辛,來對江城拂塞塵。
枕麴漱醪真下策,推書撲筆更癡人。
如君自是聲華舊,及我相逢笑語新。
便倒詩筒費褒飾,坐知搖落變青春。
梁苑沙墩路幾千,客情冷落逼殘年。
兔園賓酒樊樓妓,一曲琵琶欲雪天。
梁園開勝景,軒駕動宸衷。早荷承湛露,修竹引薰風。
九醞傾鐘石,百獸協絲桐。小臣陪宴鎬,獻壽奉維嵩。
梁王雪裡有深知,偶別家鄉隔路岐。官品共傳勝曩日,
酒杯爭肯忍當時。豫章地暖矜千尺,越嶠天寒愧一枝。
還有釣魚蓑笠在,不堪風雨失歸期。
梁木今其壤,誰能問大鈞。
恩深兩宮賻,哀動四州民。
已矣天人策,傷哉社稷臣。
吾生良可恥,不及見斯人。
梁苑春歸,章街雪霽,柳梢華萼初萌。非煙非霧,新歲樂昇平。京兆雍容報政,金狨過、九陌塵輕。朝回處,青霄路穩,黃色起天庭。東風,吹綠鬢,薄羅剪綵,小綰流鶯。比渭濱甲子,尚父難兄。滿泛椒觴獻壽,斑衣侍、雲母分屏。明年會,雙衣對引,談笑秉鈞衡。
梁武慈悲不鼎烹,蒙恩豢養亦虛名。
狐狸口腹應潛飽,就死多於日放生。
梁漢起天中,形連百二雄。
萬山爭地立,一路與雲通。
樹杪過人影,崖頭嘯虎風。
我行三月暮,悵望華陰東。
梁湖莽蒼外,後去未雲遲。
縣市容吾戀,江潮不汝期。
漢字梁的意思
梁
(會意。從木,從水,創聲。從「木」從「水」,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橋。本義:水橋)
同本義 [bridge]
梁,水橋也。--《說文》
梁麗可以沖城。--《莊子·秋水》。司馬註:「小船也。」
除道梁溠。--《左傳·莊公四年》
謹關梁。--《禮記·月令》
十一月輿梁成。--《孟子》
十月成梁。--《國語·周語》
津梁之上。--《國語·晉語》
造橋為梁,不顯其光。--《詩·大雅·大明》
茲鄭子引輦上高梁而不能支。--《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澤無舟梁。--《莊子》
又如:河梁(橋,又借指送別之地);津梁(渡和橋樑);橋樑(橋);梁
梁(
⒈樑)liang
⒈支撐屋頂的橫木:屋~。棟~。
⒉橋:石~。架橋~。
⒊物體中間高起成條狀的部分:山~子。鼻~兒。
⒋物品上面便於提攜的弓形物:水壺~子。抓穩菜籃子的提~兒。
⒌朝代名:
1南朝(宋、齊、~、陳)之一,公元502-557年。第一代君主是肖衍。
2五代(~、唐、晉、漢、周)之一,又稱"後梁",公元907-923年。第一代君主是朱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