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君臥病知何病,醫者難從脈上尋。
自是讀書多損氣,或緣憂國重驚心。
飽參妙理床頭易,細寫幽懷膝上琴。
蛇影無疑自無恙,此方何止直千金。
聞道瞿塘灩澦堆,青山流水近陽台。
知君此去無還日,妾亦隨波不復回。
聞說居官睡,千峰近九疑。
合流皆楚水,高石半唐碑。
香草寒猶錄,清猿夜更悲。
其中多隱者,君去得逢誰。
聞君仙袂指洪崖,我憶情人別路賒。知有歡娛游楚澤,
更無書札到京華。雲開驛閣連江靜,春滿西山倚漢斜。
此處相逢應見問,為言搔首望龍沙。
聞道夫人遣子時,丁寧捧檄是歸期。
青衫到手非難事,白髮驚心祗自悲。
長翣忍聽蒿里句,短檠休唱蓼莪詩。
九原精爽應長在,列戟松楸莫恨遲。
聞說飄零亦異鄉,登樓吟望益悲涼。
當時欲別言難盡,他日相逢話更長。
蟬噪水村千萬樹,雁過雲岫兩三行。
明朝策蹇還無定,空倚危欄到夕陽。
聞築船亭就,能來共看花。
鯗枯庖海物,豆乳買鄰家。
稍可從容飲,猶當委曲賒。
歸途有底急,不肯後昏鴉。
聞道西興去,全家共小舟。
別離江北岸,懷抱海東頭。
閃閃風帆遠,滔滔雪浪福
苕溪在何許,應為故人留。
聞君出宰山水縣,家教所推民俗淳。
田里定知耕遜畔,市廛安得訟分人。
聞道樓居好,翬飛百尺餘。
箕裘能襲舊,丹雘遂如初。
生理萬鍾粟,義方千卷書。
家聲將益大,車馬炫門閭。
聞似磻溪隱姓名,阿鬟仍是許飛瓊。
涼風昨夜驚新雁,想見吹簫又月明。
聞道不嫌晚,悟了莫悠悠。遇時不煉,今生烏兔恐難留。些子乾坤簡易,不問在朝居市,達者盡堪修。火候無斤兩,大藥本非遙。守旁門,囚冷屋,望升超。迷迷相授,生死不相饒。未識先天一氣,孰辨五行生剋,不向眼前求。試道工夫易,福薄又難消。
聞說天台髻未髽,中年方遂此煎茶。
不行四邊十九盤嶺,那見二千餘盞花。
架壑橫空瘦龍脊,崩雲裂石怒雷車。
他時乞我三椽地,莫郊曇猷滴兩窪。
聞我解征鞍,相看喜復歎。
主貧奴僕傲,兵起道途難。
藥許求鐘乳,花先問牡丹。
親朋聊共醉,老幼幸俱安。
聞說南州異,寒來正月並。
聞君隨謝脁,春夜宿前川。看竹雲垂地,尋僧月滿田。
熊寒方入樹,魚樂稍離船。獨夜羈愁客,惟知惜故年。
聞說永平全盛時,如雲冠蓋會京師。
新來逐客令嚴甚,肉食滿朝無李斯。
聞郎夜上木蘭舟,不數歸舟祇數愁。
半幅御羅題錦字,隔牆裹贈玉搔頭。
聞說烏衣國,低連海上樹。
春來避霜雪,秋去長兒孫。
華屋語如訴,故巢多不存。
雙飛惱幽獨,紅袖有啼痕。
聞道行人至,妝梳對鏡台。淚痕猶尚在,笑靨自然開。
漢字聞的意思
聞
(形聲。從耳,門聲。本義:聽到)
同本義 [hear]
聞,知聲也。--《說文》
聞耳之聰也。--《墨子經上》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禮記·大學》
聞佳人兮召予。--屈原《九歌·湘夫人》
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史記·項羽本紀》
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後漢書·列女傳》
聞屏障中。--《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又如:聞聲不食(聽到動物的叫聲就不忍心吃它的肉);聞所不聞(聽到從未聽過的事情。也說「聞所未聞」);聞風響應(聽到風聲,
聞wen
⒈聽:耳~目睹。~過則喜。~風而起。
⒉消息,聽說的,聽見的:新~。奇~。~所未~。
⒊出名,有名望:~人。~名。
⒋名聲:丑~。令(好的)~。
⒌知識:見~。博~強志(記)。
⒍用鼻子嗅:~著煙味。~到香味。
────────────────—
聞wen 1.聲譽,名聲。 2.通"問"。慰問。 3.通"問"。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