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太微,法璇璣。
辟紫宮,清九圍。
甄符命以膺歷,廓氛祲而建靈旗。
同車書之文軌兮,納民物於雍熙。
升堂拜慈母,容色穆以和。
兩孫慰目前,炯炯瓊玉柯。
呼名使之拜,拜罷仍撫摩。
問我之金華,與子相見麼?再拜覆母言,道取嚴陵過。
平安致母辭,所處居有那。
行行及二旬,始達江之沱。
慇勤上槐省,聞子行已他。
櫧概早晚來,又恐說者訛。
同袍重交遊,為子笑且歌。
香搴紫薇花,酒泛金叵羅。
好懷盡傾倒,不覺衰顏酡。
西軒盡瀟灑,地僻情不頗。
風生綠槐枝,月轉烏龍坡。
銀燈漏疏,照見庭前莎。
高踞嚴武床,微作杜甫哦。
諸公憐髦荒,不復加譴訶。
雖然出歡愛,狂簡同一科。
睡覺雙目明,殘星在銀河。
慨然會真意,披衣舞婆娑。
明發不可留,王事毋蹉跎。
題詩勖佳友,美玉思琢磨。
閒情渺無窮,扁舟溯晴波。
升之升之子其歸,白雲鴻雁天邊飛。
我嗟不能從子歸,煩子為我尋松溪。
松溪頭,萬株松樹平安不。
升元古寺寶靈珠,照影東西與眾殊。
本為仁皇賁潛府,豈知今日鎮留都。
升也初見我,膚腴仍潔白。
今何苦而老,手腳皴以黑。
聞有道人者,於今號禪伯。
嬲汝以一句,西歸瘦如臘。
汝觀青青枝,歲寒好顏色。
此松亦有心,豈問庭前柏。
升沉大分係於天,決匪人謀所必然。
告爾往來通達者,不須贅贅鬼神前。
升堂惟光,千乘惟權。
陵暴知非,委質可賢。
折獄言簡,結纓禮全。
惡言不耳,仲尼賴焉。
升沉惡足論,事體到頭均。
一片蓬蒿地,千年雲水身。
收成時正好,寒暖氣初勻。
自此過從樂,諸公莫厭頻。
升堂知孝子,即事每思親。
根本由先世,栽培得後人。
一林香自好,四序感如新。
勿作商顏戀,家傳漢幄臣。
升煙既罷,良夜未曉,天步下神邱。鏘鏘鳴玉珮,煒煒照金蓮,杳藹雲裘。彩仗初轉,回龍馭、旌旆悠悠。星影疏動與天流。漏盡五更籌。大明升,東海頭。杲杲靈曜,倒影射旗旒。輦路具修。蔥鬱瑞光福歸來雙闕看御樓。有仙鶴、銜書赦囚。萬方喜氣,均祉福,播歌謳。
升陽曖春物,置酒臨芳席。高宴闕英僚,眾賓寡歡懌。
是時尚多壘,板築興頹壁。羈旅念越疆,領徒方祗役。
如何嘉會日,當子憂勤夕。西郊郁已茂,春嵐重如積。
何當返徂雨,雜英紛可惜。
升龍門內屋千楹,玉宇金題映紫庭。
卷帙異書三十萬,至今光彩動奎星。
升元閣前懡{左右羅},洛陽峰畔乖張。
皮髓傳成話霸,雙履無處埋藏。
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升沉元有命,不大巧謀身。
政使魁廷彥,兼能位諫臣。
一時儕惡黨,百世號憸人。
所得都能幾,風花瞬息春。
升天舊說有神龍,今睹蜿蜒在目中。
莫道已騰霄漢了,願施霖雨作年豐。
升高無過胡孫擂,行險勝於老鼠梯。
何事將身來試比,要參大士石橋西。
升龍德,當位富春秋。受天球。膺駿命,玉帛走諸侯。寶閣珠樓臨上苑,百卉弄春柔。隱約瀛洲。旦旦想宸遊。那知羽駕忽難留。八馬入丹邱。哀仗出神州。笳聲凝咽,旌旗去悠悠。碧山頭。真人地,龜洛奧,鳳台幽。繞伊流。嵩峰岡勢結蛟虯。皇堂一閉威顏杳,寒霧帶天愁。守陵嬪御,想像奉龍輈。牙盤赭案肅神休。何日覿雲裘。紅淚滴衣韝。那堪風點綴、柏城秋。
升危躡石梯,已覺毛骨異。
玄龕剖山腹,六月霜雪至。
佛台磨青瑤,紺滑不留水。
巍巍數天人,蒼玉刻冠佩。
老僧拂高崖,上有昔人字。
國都已蕭瑟,山澤隱遺事。
西軒俯空闊,晝夜納蒼翠。
卜築莫後時,林中有餘地。
升山南下一峰高,上盡層軒未厭勞。
際海煙雲常慘淡,大寒松竹更蕭騷。
經台日永銷香篆,談席風生落麈毛。
我亦有心從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升山游罷到賢沙,松檜陰中一境賒。
自愧簪纓趨仕路,翻憐泉石屬僧家。
尋窮越國真仙跡,見盡閩封好物華。
幸接憑熊擁千騎,紅旌歸去照殘霞。
漢字升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