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十二峰。
上有往來飄忽之猿猱,下有出沒瀺灂之蛟龍,中有倚薄縹緲之神宮。
神人處子冰雪容,吸風飲露虛無中。
千歲寂寞無人逢,邂逅乃與襄王通。
丹崖碧嶂深重重,白月如日明房櫳。
象床玉幾來自從,錦屏翠幔金芙蓉。
陽台美人多楚語,秖有纖腰能楚舞,爭吹鳳管鳴鼉鼓。
那知襄王夢時事,但見朝朝暮暮長雲雨。
巫山高,偃薄江水之滔滔。
水於天下實至險,山亦起伏為波濤。
其巔冥冥不可見,崖崖斗絕悲猿猱。
赤楓青櫟生滿谷,山鬼白日樵人遭。
窈窕陽台彼神女,朝朝暮暮能雲雨。
以雲為衣月為褚,乘光服暗無留阻。
崑崙曾城道可取,方丈蓬萊多伴侶。
塊獨守此嗟何求,況乃低徊夢中語。
巫山雲雨峽,湘水洞庭波。九辨人猶擯,三秋雁始過。
旃裘吳地盡,髫薦楚言多。不果朝宗願,其如江漢何。
巫峽裴回雨,陽台淡蕩雲。江山空窈窕,朝暮自紛氳。
螢色寒秋露,猿啼清夜聞。誰憐夢魂遠,腸斷思紛紛。
巫峽中宵動,滄江十月雷。龍蛇不成蟄,天地劃爭回。
卻碾空山過,深蟠絕壁來。何須妒雲雨,霹靂楚王台。
巫山十二峰,參差互隱見。潯陽幾千里,周覽忽已遍。
想像神女姿,摘芳共珍薦。楚雲何逶迤,紅樹日蔥蒨。
楚雲沒湘源,紅樹斷荊門。郢路不可見,況復夜聞猿。
巫山不可見,翠岫幾重重。
雲外藏三島,江頭認九峰。
淡煙迷暝色,疏雨浥秋容。
目斷凝貞路,松風傳連宵。
巫岫郁岧嶢,高高入紫霄。白雲抱危石,玄猿掛迥條。
懸崖激巨浪,脆葉隕驚飆。別有陽台處,風雨共飄颻。
巫嶺岧嶢天際重,佳期宿昔願相從。
朝雲暮雨連天暗,神女知來第幾峰。
巫山一何高,積翠擁陽台。
俗賂楚臥誅綺語,莫問襄王來不來。
巫祝讙言歲事祥,叢祠十里鼓簫忙。
衣冠優孟名孫□,□□□□□□□。
□□閼氏成妒婦,幻教穆滿作□□。
□□□□□□□,何必區區笑郭郎。
巫山一何高,鸞停鵠飛舞。
上頭有路通紫霄,正恐朝元從此去。
巫歌瓦鼓自村村,下鬼安能謁帝閽。
盡室每愁風捲屋,何時得見雨翻貧。
久無蚯蚓來堂上,頗說飛蝗集谷根。
投老躬耕營一飽,客懷歲晚不堪論。
巫子驚湍天下聞,商人望拜小龍君。
茹草染榴紅紙,好剪凌波十幅裙。
巫峽見巴東,迢迢出半空。雲藏神女館,雨到楚王宮。
朝暮泉聲落,寒暄樹色同。清猿不可聽,偏在九秋中。
巫閭析木天空闊,桐柏終南水亂流。
邑里蕭條無吠狗,田疇蕪穢少耕牛。
萋萋蔓草隨人遠,淡淡殘陽向客留。
遲莫飄零偏感舊,幾回垂淚睇神州。¤
巫山古縣。老杜淹留情始見。撥悶題詩。千古神交世不知。雲陽台下。更值清明風雨夜。知道愁辛。果是當時作賦人。
巫山十二郁蒼蒼,片石亭亭號女郎。曉霧乍開疑卷幔,
山花欲謝似殘妝。星河好夜聞清佩,雲雨歸時帶異香。
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間來就楚襄王。
巫山峰十二,環合隱昭回。俯眺琵琶峽,平看雲雨台。
古槎天外倚,瀑水日邊來。何忽啼猿夜,荊王枕席開。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陽。裴回作行雨,婉孌逐荊王。
電影江前落,雷聲峽外長。霽雲無處所,台館曉蒼蒼。
巫女廟花紅似粉,昭君村柳翠於眉。
誠知老去風情少,見此爭無一句詩?
漢字巫的意思
巫
(象形。據甲骨文,像古代女巫所用的道具。小篆象女巫兩袖舞形。本義:古代稱能以舞降神的人)
同本義 [shamman;witch]
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說文》
一駝背巫。--《聊齋誌異·促織》
巫從旁望空。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唐·韓愈《師說》
商代的巫地位較高。周時分男巫、女巫,司職各異,同屬司巫。春秋以後,醫道漸從巫術中分出
然疑家巫有蔡嫗者。--《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萬歲。」--《韓非子·顯學》
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為河伯取之。--《史記·滑稽列傳》
又如:巫
巫wū裝神弄鬼,裝模作樣,專搞迷信活動,騙取錢財的人:~婆。女~。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