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字開頭詩句,斯開頭的古詩,開頭字是斯字的古詩詞詩句,第1個字起頭字是斯字的詩詞

古詩詞開頭字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開頭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洞名華景,纍纍乳石懸。

虛崖疑月窟,絕頂瞰江湍。

巖底金仙寺,峰頭玉井蓮。

地形居眾外,氣象偉無前。

徙仗觀初日,歸輿觸暝煙。

蔽林排翠幄,封徑簇花鈿。

爽致資清賞,鐫題記昔年。

猿啼聲應谷,雲破月侵筵。

策蹇追華駟,鳴髇指墜鳶。

誰人能畫此,為倩老龍眠。

文一脈可傳家,囊帛籯金不足誇。

須信詩書涵潤澤,自今庭戶發英華。

謝蘭輝映方生玉,竇桂香含不斷花。

不但種芳妝種德,百年之計此為嘉。

文一線流,伊川師弟子。

萍梗記經行,丹青肖容止。

升堂如有聞。虛心探劂旨。

毋與時俗競,溺心於口耳。

道今猶古,相望百載間。

孤忠如白日,遺像對青山。

寂寞吾儒事,崎嶇世路艱。

聖朝仁脈在,先後慘生還。

文不於政,體用方殊觀。

頗聞罷謀曹,渠肯先學官。

而公獨古意,首欲尊儒冠。

果哉此道振,善俗良非難。

樓屢易名,一上一傷情。

白屋多為戍,青山半作城。

雨中春樹出,風裡晚潮生。

亦有歸鴉早,閒鳴四五聲。

張字遐周,歸安人。

故宗伯份之孫也。

少負雋才,為同裡吳允兆所許。

長與吳門王亦房賡唱。

善病,藥碗不去口,喀喀嘔血,猶伏床枕書。

年未四十而卒。

撰《廣博物誌》四十卷。

人負高概,情藝藹紛饒。

觸邪注冠影,雅志在公朝。

衣服近吾身,有如裘與蕉。

升蕉有涼燠,寒裘終不凋。

人乃可去,將無念霜朝。

西回太行軸,南縱廣陵橈。

有客從琅琊,從君獨酌謠。

巾帶若山人,玉鉤橫在腰。

他人富貴媚,人貧賤驕。

山中讀道書,玉女時相嬌。

但令有真骨,數至自飄颻。

靈阿發昭輝,逸駕動鳴椒。

雲冥深秀資,霞延仙隱標。

庶反山中駕,聊用倚逍遙。

人所甚厭,投畀每不受。

欲其少須臾,奪去惟恐後。

雲誰屍此職,無乃亦假守。

賦才有鉅細,無異斛與鬥。

胡不安其分,但聽物所誘。

時來各飛動,意合無妍丑。

坐令雞棲車,長載朱伯厚。

平生無一旅,既死吒萬口。

自聞與可亡,胸臆生堆阜。

懸知臨絕意,要我一執手。

相望五百里,安得自其牖。

遺文付來哲,後事待諸友。

伶俜嵇紹孤,老病孟光偶。

世人賤目見,爭笑千金帚。

君詩與楚詞,識者當有齲

但知愛墨竹,此歎吾已久。

故人多厚祿,能復哀君否。

不見林與蘇,饑寒自奔走。

去千年,冰生唐時。冰復去矣,後來者誰?

後千年有人,誰能待之。後千年無人,篆止於

嗚呼主人,為吾寶之。

道有顯晦,所憂非賤貧。

乾坤均一氣,夷狄亦吾人。

朋黨消廷論,鉏耰洗戰塵。

清時更何事,處處是堯民。

人何似似春雨,歌舞農夫怨行路。

君看永叔與元之,坎軻一生遭口語。

兩翁當年鬢未絲,玉堂揮翰手如飛。

教得滁人解吟詠,至今里巷嘲輕肥。

君家聯翩盡卿相,獨來坐嘯溪山上。

笑捐浮利一雞肋,多取清名幾熊掌。

丈夫自重貴難售,兩翁今與青山久。

後來太守更風流,要伴前人作詩瘦。

我倦承明苦求出,到處遺蹤尋六一。

憑君試與問琅邪,許我來游莫難色。

人氣尚雄,江流自千古。

碧血幾春花,零淚一抔土。[22]

不聞叱吒聲,但聽嗚咽水。[23]

夜夜空江頭,似有蛟龍起。[24]

文何罪竄南荒,來謁孤祠淚數行。

恐有遺書藏壞壁,豈無哀賦吊沅湘。

精神不受氛煙蔽,道義長涵日月光。

西壁蕭蕭香火冷,何人能與作堂皇。

文百官富,未易眾目窺。

共此一鳥過,誰其補三遺。

粗能述前輩,抗說不敢卑。

一朝得印可,寵若華袞辭。

神仙點金手,為脫瓦礫姿。

微吟水雪鏤,落墨星虹垂。

老成今幾人,縻以歲月遲。

未用五字工,護此兩鬢絲。

聖賢無盡藏,一一生物滋。

丐公且藏舌,尚結他時知。

文世不收,未絕僅如縷。

哦君古律詩,思君用心苦。

廩錢能幾何,茅舍月有齲

懷哉人歟,被褐止衡堵。

文推舊德,憂國變華顛。

夙夜勞三事,東西止百年。

溫辭聯冊秘,良史大都傳。

他日賢臣垅,心知望圃田。

人古少況於今,每恨諸賢識未深。

朝給賻錢方掩骨,家無餘帛可為衾。

向來夫子真知己,近世門生喜負心。

惟有天涯華發掾,獨揮衰涕望山陰。

人定何人,遊戲得自在。

詩鳴草聖余,兼入竹三昧。

時時出木石,荒怪軼象外。

舉世知珍之,賞會獨予最。

知音古難合,奄忽不少待。

誰雲生死隔,相見如龔隗。

人清唱何人和,草徑苔蕪不可尋。

一夕小敷山下夢,水如環珮月如襟。

斯字的釋義

漢字斯的意思

(會意。從斤,其聲。其所以盛木柿。斤,斧子。本義:劈;砍)

同本義 [split]

斯,析也。--《說文》

墓門有棘,斧以斯之。--《詩·陳風·墓門》

有斯明享。--《書·酒誥》。鄭註:「析也。」

廝(斯)輿之卒。--《漢書·嚴助傳》。註:「析薪者也。」

扯裂 [tear]

斯,裂也。--《廣雅》。王念孫疏證:「今俗語猶呼手裂為斯。」

分開 [divide]

斯而析之,精至於無倫,大至於不可圍。--《莊子》

距離;離開 [leave]

華胥氏之國…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列子·黃帝》

「斯」假借為「此」,這,這個 [this]

斯,此也。

斯sī

⒈指示代詞。此,這個,這裡:~人。~時。如~。至於~。

⒉連詞。就,乃,那麼:天下之道,理安,~得人者也。

⒊文言助詞。同"兮":哀我人~。

⒋[斯文]指文雅或文人:他是~文人。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