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道宮,肅肅太清。禮光尊祖,樂備充庭。
罄竭誠至,希夷降靈。雲凝翠蓋,風焰紅旌。
眾真以從,九奏初迎。永惟休祐,是錫和平。
煌煌英烈照穹蒼,清節高名錦繡腸。
千卷共傳詩燦爛,萬鍾能鄙德馨香。
清芬自是流餘慶,佳氣終當及後昌。
逸韻雲孫風味好,鵬搏九萬看翱翔。
煌煌茂英,不根而生。
蒲茸奪色,銅池著名。
晨敷表異,三秀分榮。
書於瑞典,光我文明。
煌煌雞冠花,飛昂麗前軒。
異物尚貴少,焉用此卉繁。
翰音賦首飾,鳴將雄其群。
植物復肖之,天巧詎可原。
細視足詭怪,惡多謂宜芟。
嗟哉近霜草,十九已不蕃。
獨茲峙榮豔,豈不勝枯樊。
留以伴嘉菊,亦足華我園。
煌煌儀物,繹繹鼓鐘。
奉茲寶冊,至於階東。
上公相德,列辟盡恭。
拜手慈宸,福如華高。
煌煌後稷,實配於天。
司檣作稼,民以有年。
匪神之私,幾以楞告。
酌彼泰奠,於德之報。
煌煌鳳字,玉氣宛延。
天門崛岉,飛驂後先。
龍簨四合,奏鼓淵淵。
母備天下,何千萬年。
煌煌五星聚,瑞世啟文治。
明道十事奏,橫渠一方議。
有志不得行,曲學竟持世。
六經亡其一,此責竟誰諉。
煌煌茂英,不根而生。
蒲茸奪色,銅池著名。
晨敷表異,三秀分榮。
書於瑞典,光我文明。
煌煌真宗,善繼善承。
經武耀德,臻於治平。
對祀禮光,丕昭鴻名。
陟配文廟,皇圖永寧。
煌煌大毛照坤維,忽見文星下紫微。
萬里江山渾改觀,九重紳笏更爭輝。
占松不假刀形夢,換馬端期鵠趁飛。
試問郫筒故鄉酒,路人應唱踏花歸。
煌煌南方老人星,天邊飛來地上行。
秀眉方瞳瑣骨聳,升降步履如風輕。
生平見說勇為義,十指團欒一和氣。
只今福壽天所報,眼底曾孫家四世。
瑞祥融作合干松,豈惟義聚蒙天封。
義人合得松樣壽,孫枝蓊勃環老龍。
先生教人忠與孝,家法可為民則傚。
道中有福理自然,必收詩書仁義效。
子孫森列皆有文,次公長公為弟昆。
曾孫早娶見玄孫,蒲輪迎召登金門。
煌煌冊寶,天子受之。
言徐其行,肅展迺備。
其德維何,劍佩黃麾。
鶯駕清蹕,從瞻九過。
煌煌斗柄垂南北,浩浩斯人江漢堂。
橫吹三川秋月遠,雅歌九姓暮天長。
頗聞病後精神好,最是秋來飯食強。
誰識得名因伯氏,飛鴻送盡更茫茫。
煌煌使者軒,新扁煥群目。
周爰遠有華,不可居無竹。
天風泠然來,雲氣滃而簇。
知君子猷趣,一笑等榮辱。
每雲安樂窩,似勝相州纛。
憑欄對此君,竟日玩不足。
余亦慕姱節,時時賦猗綠。
閒思載醪去,悠悠想九曲。
新詩帶仙姿,霞餐謝粱肉。
原言植梅友,疏影橫水澳。
煌煌儀物,繹繹鼓鐘。
奉茲寶冊,至於階東。
上公相德,列辟盡恭。
拜手慈宸,福如華高。
煌煌神武,再御開軒。
時惠南土,旋定太原。
車書混同,聲教布宣。
維天祐之,億萬斯年。
煌煌佳菊花,開遍溪傍道。
後時難獨立,得伴秋光老。
孤芳迫霜露,采采及未槁。
浮我白玉醪,色香相媚好。
悠然盡數酌,人棄我所寶。
一榻醉曲肱,何必遊人表。
煌煌金節按江城,驛路梅花正小春。
聞說爭迎來滿道,定將可術慰斯民。
憩棠異日誇南國,懷橘歸時拜壽親。
漢澤會看均一路,要令治象復熙淳。
煌煌炎宋興,奕世開燕謀。
建隆聖人出,庚年寶運周。
祥符帝子生,巳月神光流。
稽首頌儲君,昭哉遹嘉猷。
吹銅協乾陽,主鬯彌千秋。
星暉狼弧低,海潤青齊收。
金輪整鶴駕,玉觴侍龍樓。
無逸能為壽,乾乾謹時休。
漢字煌的意思
煌
(形聲。從火,皇聲。「皇」亦兼表字義。本義:光明;光亮)
同本義 [bright]
煌,煌煇也。--《說文》
煌,光也。--《蒼頡篇》
煌光馳而星流。--《東京賦》
煌然而成篇謂之篇。--姚華《論文後編》
又如:煌煌燁燁(明亮光輝。形容火勢旺盛);煌熠(光明燦爛);煌榮(輝煌);煌熒(閃耀);煌熠(輝耀);煌耀(輝煌)
有火光的,閃耀的 [sparkling]
煌,火狀。--《廣韻·唐韻》
煌huang
⒈明亮:輝~的燈火。明星~ ~。
⒉鮮明:~ ~熒熒,奪人目精(精:通"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