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銅和氣集佳祥,鬱鬱蔥蔥震色蒼。
山嶽東明開寶禁,星辰南極注瑤觴。
龍樓照日浮秋曉,像輅朝天馥御香。
分土莫陪班賀末,詠歌惟祝壽無疆。
吹帽風初起,那堪吹別離。
才臨放騑處,已是聽猿時。
楚服裁應短,湘山望轉疑。
歸期指籬落,莫比菊花遲。
吹斷碧雲春晝永,落殘紅雨曉風輕。
吹去飛來似有情,禁煙時節遍春城。
比氈鋪徑何其窶,擬雪因風得許清。
閱武活殘兒命薄,章台走倦尹才輕。
滿池無處看金鯽,閒猗朱闌聽唼聲。
吹盡浮雲天宇清,城頭疊鼓報三更。
平生無此一杯酒,玉笥峰頭看月生。
吹角營門擁大旗,白猿黃石佐兵機。
燕支月冷啼金鏃,鷿鵜泉清洗鐵衣。
戰馬到秋分陣牧,獵人穿燒射生歸。
郅都尚作雲中守,衰草連天無雁飛。
吹將二十四番愁,錦樣群芳逐急流。
風信到花春自往,霜華著子晚誰收。
樹攢密萼屯陰重。瓣落高枝綴蘚稠。
霞外曾傳香醉詠,鶯鶯未囀舌應柔。
吹香亭上送飛鴻,且把行藏寄蜀桐。
老境只須尋遠志,世途還要避沙蟲。
公於天地初何憾,道在丘園固未窮。
曾是轅門投卷客,應憐聽雪臥薩藭。
吹面北風來,拂鬢堅冰至。
軒冕委道途,袞繡易氈毳。
百年雜丑好,始酬四方志。
浩歌激浮雲,亭亭復攬轡。
吹面無寒,沾衣不濕,豈不快哉。正杏花雨嫩,紅飛香砌,柳枝風軟,綠映芳台。燕似談禪,鶯如演史,猶有海棠連夜開。清明也,尚陰晴莫准,蜂蝶休猜。朝來。應問蒼苔。甚幾日都成錦繡堆。念四方賓友,不堪渭樹,一年春事,已屬庭槐。宿酒難醒,多情易老,爭奈傳杯不放杯。如何好,看鞦韆戲劇,蹴鞠恢諧。
吹簫跨鸞。香銷夜闌。杏花樓上春殘。繡羅衾半閒。衣寬帶寬。千山萬山。斷腸十二闌干。更斜陽暮寒。
吹無孔笛,和氈拍版。
父子和同,冰炭相反。
末上之機果若何,定州元出花瓷碗。
吹沙復噴石,曲折仍圓旋。野客漱流時,杯粘落花片。
吹面風來杜若香,離離煙柳拂鷗長。
人家鸚鵡洲邊住,一向開門對漢陽。
吹一個,彈一個,唱新行大德歌。
快活休張羅,想人生能幾何?
十分淡薄隨緣過,得磨陀處且磨陀。
吹笙何處伴乘鸞,窺牖誰人見阿環。
便有唐家今夕意,月和風露滿驪山。
吹盡西陵歌舞塵,當時屋瓦始稱珍。
甄陶往往成今手,尚托聲名動世人。
吹徹瑤笙鶴未還,小橋流水碧潺潺。
夜深夢醒推窗看,白月無痕雪滿山。
吹殺梅花影裡燈。
吹簫人去行雲杳。香篝翠被都閒了。疊損縷金衣。是他渾不知。冷煙寒食夜。淡月梨花下。猶自軟心腸。為他燒夜香。
漢字吹的意思
吹
(會意。從口,從欠。「欠」是出氣的意思。本義:合攏嘴唇用力呼氣)
同本義 [blow;puff]
吹,噓也。--《說文》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莊子·逍遙游》
又如:吹火筒;吹火(吹氣使火旺盛。古多用竹筒以口吹之);吹網(吹氣於網中,欲使之鼓滿);吹吁(吹氣和哈氣)
颳風 [blow]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又如:風一陣陣地吹;暴風吹得船擱淺了;吹雲(吹起雲氣;鼓的別稱)
引申為吹奏樂器 [toot]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韓非子·內儲說上》
又如:吹手(吹鼓手);吹打(吹打樂器。指演奏樂曲);
吹 chuī
1合攏嘴唇用力出氣:~口哨、~燈。
2吹氣演奏:~簫。
3(風、氣流等)流動;衝擊:風、雨打。
4誇口;說大話:你別、了,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5(事情)不成功:他倆的事、了。
【吹笛的男孩】〈美〉油畫作品。法國畫家馬奈創作於1866年。描繪一個正在吹笛的近衛軍鼓笛隊的少年。
【吹風】
1被風吹,身體受風寒:別坐在門口、,小心著涼。
2洗髮後,用吹風機把頭髮吹乾。
3有意識地從旁透露意見使人知道:你說的那事,他今天來也給我~了。
【吹鼓手】
1辦婚喪喜事時吹奏鼓樂的人。
2無原則地對他人進行吹捧和宣揚的人(含貶義)。
【吹毛求疵】吹開皮上的毛細找毛病。比喻有意挑剔,尋找差錯。疵:小毛病。
【吹噓】誇大地宣揚。
────────────────—
吹chuī
⒈撮起嘴唇用力出氣:~簫。~毛求疵。
⒉(使)空氣流動:風~雨打。~風機。
⒊宣揚,誇張,說大話:大~大雷。~噓。~捧。~牛。瞎~。
⒋事情不成功或感情破裂:這事~了。她倆~了。
────────────────—
吹chui 1.管樂器的吹奏。 2.指管樂器。 3.管樂之聲。 4.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