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魚未得食,沙岸往來行。島月獨棲影,暮天寒過聲。
墮巢因木折,失侶遇弦驚。頻向煙霄望,吾知爾去程。
求田問捨向吳津,欲著衰殘老病身。
未拜君恩賜剡曲,歸來且醉監湖春。
求祿亦常事,出門寧自由?苦留雖惜別,細話卻生愁。
雨急投村市,鍾殘過寺樓。
只應今夕夢,先汝到江頭。
求治翻為罪,明時誤愛才。
伏屍名士賤,稱疾詔書哀。
燕市天如晦,宣南雨又來。
臨河鳴犢歎,莫遣才心灰。
求識尤太史,泛舟維豫章。
秋天值搖落,行色況蒼茫。
竟乏驚人句,莫升君子堂。
學詩雖老矣,獲擬遍諸方。
求聽存靈響,冥心合太虛。
清融浮想盡,名曰小無餘。
求位不由己,求道不由天。
位即無以求,道可使進焉。
且務由己者,己能盡心源。
勿問由天者,天高擅化權。
求佛施功早晚成,一念無心道自明。
枯木寒灰渠自在,無功用智等空平。
求之不見,來即不見。不見不見,君之素面。火裡曾飛,
水中亦見。道路非遙,身心不戀。又不知有返陰之龜,
回陽之雁。遇即遇真人,達即達其神。一萬二千甲子,
這一壺流霞長春。流霞流霞,本性一家。饑餐日精,
渴飲月華。將甲子丁丑之歲,與君決破東門之大瓜。
求魚指鹿共誣天,駟馬嘶聲更可憐。
不下但嗔機上叟,中庭猶有淚如泉。
求名當著鞭,訪道亦重趼。
二邊俱不住,三昧不如懶。
向來南嶽師,自謂極蕭散。
收涕且無緒,客至那可款。
爭如懶窩高,門外轍常滿。
殊不妨嘯歌,秉燭苦夜短。
天寒雪欲花,屋角黃雲晚。
徑須煩二妙,對洗玻璃盞。
求仙不在煉金丹,輕舉由來別有門。日晷未移三十刻,
風騷已及四千言。宏才尚遣居卑位,公道何曾雪至冤。
斂板塵中無恨色,應緣利祿副晨昏。
求賢每勞。
得士方逸。
有覺斯順。
無文鹹秩。
萬箱惟重。
百鍰載恤。
屈草戒諛。
階蓂紀日。
求比舊前憂,依述最亨知。
休以祐然留,希佛背生推。
求全傷德義,欲速累功名。
玉要藏而待,苗非揠故生。
未妨徐出晝,何苦急墮成。
此道今亡矣,嗟誰可與明。
求利有何限,將松入市來。直饒人買去,也向柳邊栽。
細葉猶粘雪,孤根尚惹苔。知君用心錯,舉世重花開。
求福招提小步廊,憶攜詩卷共追涼。
年來行處常迂路,才近君家即斷腸。
求富誠非憎執鞭,安貧隨分樂丘園。
兩間茅屋青山下,贏得浮生避世喧。
求佚徒將意揣摩,臨高又惜歲蹉跎。
隔江山禿秋煙空,入樹風號夜浪多。
童子得錢思遠引,鄰翁借酒強高歌。
謾傳客路饒孤笛,若老山村只短蓑。
求仙那得仙來訪,多積陰功至有餘。
欲悟東林沈東老,故留三十六玄書。
漢字求的意思
求
(《說文》以「求」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與戰國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義:皮衣)
「裘」的古字。皮衣 [fur coat]
樂正求。--《漢書》
姓
求 〈動〉
請求;干請;乞助 [ask;beg;request]
求,乞也。--《增韻》
因留懷王以求割地。--《史記·屈原列傳》
求救於齊。--《戰國策·趙策》
有求於我也。--《戰國策·齊策》
求其能千里也。
求救於孫將軍。--《資治通鑒》
又如:求浼(請求;央求);求神福(祈求神靈保佑;祝福);求張良,拜
求qiu
⒈尋找,想辦法得到:~解。~學。尋~。精益~精。上下~索。
⒉懇請,乞助:~人。~救。請~。乞~。
⒊需要:需~。要~。供~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