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丘巍巍,動植其依。
高大之性,各極樂宜。
王道坦坦,皇獻熙熙。
仁壽之域,孫民允躋。
崇丘峨峨,動植斯屢。
高既自遂,大亦自足。
和風斯扇,膏雨斯沐。
我仁如天,以亭以育。
崇岡回首路縈盤,夕照明邊小憑欄。
船合淺沙催客上,玻璃影裡見長安。
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終日提綱,神號鬼哭。
崇巒九疊破天慳,地遠塵囂隔幾關。
方恨重雲封皓月,俄驚半夜老青山。
莫嫌臘後欠三白,且喜春前露一斑。
幾度冬來逢上瑞,更祈盈尺送舟還。
崇仁送行役,回首十周星。因今常武丞去,衣繡記曾經。西北桃源山峻,東北洞庭春盡,浩浩際滄溟。鄂渚玉薪米,連月雨冥冥。天氣佳,殊未暮,莫揚*。便令綰印遲上,誰奪老槐聽。一語嗟卑烏用,覽鏡還宜自重,如此鬢毛青。軒冕暮塗看,馭日與鞭霆。
崇崇其壇,屹矣屢級。
佩約步趙,降登中節。
左瞻右睨,祥風藹集。
斿旆羽紛,昭鑒翊翊。
崇軒寫物體模分,爽拔風攜顥氣升。
玉粲消憂思眺聽,本初持飲滌煩蒸。
金烏不轉銅壺箭,碧碗時分玉井冰。
每見喜公如玉雪,更因執熱服吾膺。
崇崇壇階,靈既降止。
有嚴執奠,承祀茲始。
明靈在天,式顧庶察。
澤潤以時,永拂荒札。
崇崇壇階,靈既降止。
有嚴執奠,承祀茲始。
明靈在天,式顧庶察。
澤潤以時,永拂荒札。
崇台窮石照,氣味樂偷間。
南陸朱明馭,西闌白雪山。
茶甌回舌本,塵尾落談間。
欲綴風煙句,彌高不可攀。
崇桃穠李亦不惡,一笑海棠尤可人。
徐熙趙昌俱骨朽,翠袖卷綃誰寫真。
崇飾山園孝理深,萬方同感聖人心。已聞東閣招從事,
每向西垣奉德音。公府從容談婉婉,賓階清切景沈沈。
與君跬步如同捨,終日相期此盍簪。
崇岡散新陽,寒日舒短晷。
晴飆一披拂,波影上沙尾。
意行遂忘疲,情語相慰喜。
賜宅知已非,歸舟更誰艤。
樹暗山始夕,川明月初至。
停杯成慨歎,覓句聊徙倚。
前林樵唱來,驚鴻下寒水。
崇蘭梅蕊並時芳,更得春風為發揚。
還似高人有常德,年年只作舊時香。
崇台穹窿,高靈下墮。
慶陰彷彿,從坐肉峨。
宵升於丘,時通槿火。
維天之命,百祿是荷。
崇崇泰畤,肅肅嚴禋。粢盛既潔,金石畢陳。
上帝來享,介福爰臻。受釐合祉,寶祚維新。
崇師金聲,居士玉振。
芝蘭道同,萬塗一進。
妙語領略,後學標準。
如是如是,雲駛月運。
崇朝遘行雨,薄晚屯密雲。緣階起素沫,竟水聚圓文。
河柳低未舉,山花落已芬。清尊久不薦,淹留遂待君。
飛雨欲迎旬,浮雲已送春。還從濯枝後,來應洗兵辰。
氣合龍祠外,聲過鯨海濱。伐邢知有屬,已見靜邊塵。
崇文德化洽,新殿集賢初。庸菲參高選,首濫承明廬。
殊私光輔弼,榮送列簪裾。座引中廚饌,杯錫上尊餘。
翠葉濃丹苑,晴空卷碧虛。忝同文史地,願草登封書。
漢字崇的意思
崇
(形聲。從山,宗聲。本義:山大而高)
同本義 [lofty]
崇,嵬高也。--《說文》。按,字亦作嵩、作崧。
融降於崇山。--《國語·周語》。註:「崇,崇高山也。夏居陽城,崇高所近。」
又如:崇亙(高峻綿延);崇崖(高峻的山崖);崇阿(高大的山丘);崇山(高山); 崇崇(高聳的樣子)
高;高大 [high;tall and big]
崇,高也。--《爾雅》
與黃比崇。--張衡《西京賦》
崇崇圜邶。--揚雄《甘泉賦》
廣與崇方。--《考工記·梓人》
大侯之崇,見鵠於參。--《儀禮·大射儀》
於是封之,崇四尺。--《禮記·檀弓》
明道德之廣崇。--《史
崇 chong
1高:~山峻嶺。
2尊敬;重視:~敬、推~。
3姓。
【崇高】極高的;最高尚的:~的敬禮、~的理想。
【崇厚】(1826-1893)清末大臣。字地山,完顏氏,滿州鑲黃旗人。滿族。舉人出身。曾任三口通商大臣。協助奕I簽訂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1878年出使俄國交涉歸還伊犁問題。次年,擅自簽訂喪失領土、主權的《裡瓦幾亞條約》。遭到輿論譴責、被撤職治罪。
【崇敬】推崇尊敬。
【崇明島】中國第三大島。屬上海市。位於長江入海口。面積1083平方公里,屬大陸島。農產以棉花、稻、小麥為主。是上海市副食品基地之一。
【崇山峻嶺】指高大的山嶺。
【崇禎帝】(1611-1644)明代皇帝。即朱由檢。廟號思宗。1627年即位後,殺魏忠賢,罷黜閹黨,整飭朝綱,意欲圖強。但隨即又寵信另一批宦官,殺害抗後金將領袁崇煥。為鎮壓農民起義,不斷加重賦役。1644年李自成率軍攻入北京後,自縊於煤山(今北京景山)。明朝滅亡。
────────────────—
崇chong
⒈高:~高。~山。
⒉尊重,推重:~拜。~敬。尊~。推~。
⒊〈古〉通"終"。終了。